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 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怎么写(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一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要想学生过这一关,实际操作很困难。学生自控能力差,要想他们自己去背,没有几人做到。于是我利用课下时间挨个过关

(2)过基本方法关。对于常见的解题方法要熟知

(3)过基本技能关。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另外给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如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这有利于学生以后解题节省时间。复习完每个章节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每次测试后要及时反馈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做到讲做错的题,可以给我

讲,也可以给组长讲。这样不但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去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争取让学生前100分不失分。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和考纲。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及时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给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学生做的题收上来进行阅卷。在上课讲解时,重点讲学生的错题。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难题留给成绩好的,易题留给学数学困难的学生。

(7)应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二、第二轮复习(4月6号——5月10号) 如果说第

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运动变化”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这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要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点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要求学生每天看错题,优等生重点看大题,中等生看前100分错题。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在讲解时提问学生涉及到的知识点。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三、第三轮复习(5月11号——6月10号)

这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这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注重细节部分,严格把关,既不打压学生,又要使学生明白啥时候步骤详写,啥时候略写。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或利用课间进行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

对于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二

一、引入新课

解决问题:

1、出示题1:“四(1)班有8组,每组6人,一共有几人?”要求学生解答。然后教师指出:解决问题就是根据“数量关系”来解实际问题。

2、出示题2:

(1)“方娟同学在第3小组,她前面有3名同学,她后面也有3名同学,问第3小组共有几名同学?”(现场表演)

(2)一根绳子要剪成3段,需剪几下?(现场操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些实际问题要用特殊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一)——用特殊数量关系解答的一些实际问题

[反思:从课题的复习开始,教师就注意抓住学生在解答时较易出错实际问题(前一道容易答“共有6名同学”,后一道容易误答为“要剪3下”)来引入新课,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思维的准确性,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的捕垫。]

二、讲授新课

(一)准备知识:

1、下面的每两个“○”中间摆一个“△”,每行要摆几个“△”?

(1)○ ○

(2)○ ○ ○

(3)○ ○ ○ ○

(4)○ ○ ○ ○ ○

(5)○ ○ ○ ○ ○ ○

①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演板,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试画。

②引导学生观察填空:

各小题有()个“○”,中间摆了()个“△”。

③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的个数总是比“○”的个数少一个。

④运用规律回答:如果有9个“○”,要摆几个“△”?12个“○”呢?

⑤教师小结:两个相邻“○”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间隔”,有几个“间隔”就可以摆几个“△”。概括得出:间隔数=物体的总数量-1。

2巩固规律:口答

①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如果每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一支粉笔(表演),可以夹几支?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两支呢?

②我们班一组有7个同学,1、3、5、7号同学站起来后,问:坐下的有几人?(现场表演)

[反思:善于运用“现场表演”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理性认识作了铺垫和准备。同时这种表演形式因为有学生的参与,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听讲和思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引导分析:

①问: 100米 里有几个 5米 ?100÷5=20(个)。准备20棵树苗够吗?

②看图帮助理解: 10

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 数学听评课心得体会语言精选怎么写(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