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防疫新阶段心得体会总结 防控疫情常态化心得体会(四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常态化防疫新阶段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是抓领导示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三会一课”、宣讲上级重大决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列席指导支委工作,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带头到所在支部或联系点上党课,均已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工委及时组织宣传反映,引导市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严”字当头、模范带头的共识。
二是抓责任明晰。为进一步加强部门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代拟《xx市部门党组(党委)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划分党组(党委)、党组(党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三个层面,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方面分别制定责任清单,全面构建了主体明确、职责清晰、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三是抓述职评议。组织召开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首次对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单独组织会议进行述职,由市委书记亲自对各党组(党委)书记的履责情况进行点评。结合实地核查、现场测评和平时情况,分“好”、“较好”、“一般”和“差”四个等次对书记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x个评定为“较好”及以下等次的各党组(党委)书记由市委进行约谈,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责任的普遍落实。
一是重督导机制健全。建立了市直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组联系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实行“工委领导联系片组促进重视、工委部室联系单位促进提升、工委干部联系支部促进落实”的“三联系三促进”督导工作机制,采取常态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直插xx个基层支部的“季初提示、季中督导、季末讲评”,坚持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点对点”帮带、“面对面”研究、“实打实”整改,真正建立了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党建工作部署、督导、整改一体化网络。
二是重督导流程规范。年初统一下发“一要点一细则一办法”,对督导要求、督导内容、督导方式等向各单位进行统一说明和预告。举办“市直机关党建督导专题实务培训班”,就每项工作如何看、如何查、如何导等进行详细讲解。改变过去以听汇报为主的做法,督导人员根据分工看记录、看资料、看台账、看氛围,并抽选部分党员干部了解情况,然后向被督导单位负责同志和机关党组织当面反馈督导情况,为促进后续工作开展找准了症结、拓宽了思路。
三是重督导结果运用。季度督导结束后,集中研究督导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并以季度讲评等形式通报季度情况。制定“销号管理”办法,每季度将所有督导单位的反馈意见清单整理存档,在下一季度督导时核查上季度问题整改情况,对督导问题较多的单位,组织约谈其机关党组织负责同志;对因部门党组(党委)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时和部门党组(党委)负责人进行沟通反馈,达到了以问责敲警钟促履责、以压力增动力促落实的良好效果。
一是搭建服务载体,增强渗透力。持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直接深入基层,直接接触群众,直接面对矛盾,不断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点和服务意识。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双岗履职、双方建档、双重管理、双向反馈机制,积极推动在职党员“8小时以内履职尽责在单位、8小时以外服务奉献在社区”。两项活动分别获评全国机关党建“最佳案例”和“十佳案例银奖”。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吸引力。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涌现出了“换位体验日”、“重温入党志愿书”、“三十分钟课堂”、“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组织生活、“寻找入党介绍人”、“微理论·微宣讲”等组织生活的生动案例,形成了创新组织生活的集群效应和发散效应。
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增强影响力。以“一部门一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讲述‘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所在的党支部’”活动,大力推介基层党支部在服务中心、推动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品牌。举办“身边的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分批在新华社、湖南红网等媒体对x个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强化典型引路的辐射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关于常态化防疫新阶段心得体会总结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为进一步加强全局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动员、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
(一)大动员。通过多种措施,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提高党性修养水平,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大培训。以“环保大讲堂”活动为平台,将党课、廉政教育等活动有机融合,“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教授、邀请老党员作报告,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对象,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走访与座谈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实效性。
(三)大调研。组织实施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大调研活动,党员干部人人参与,围绕主题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入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各支部每年提交调研报告一份,同时提倡人人撰写。调研结束后,组织调研成果专题交流会,评选优秀调研报告,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并汇总收集,作为分析检查、整改提高的基础资料。
(四)大讨论。党员干部对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和问题,组织进行讨论,逐一分析根源,制定解决措施,一一加以落实。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四风”问题,坚持“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个别听”与“集体谈”相结合,“走进群众问”与“组织群众评”相结合,广泛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对照检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五)大宣传。充分运用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纪录片、悬挂宣传横幅等各类手段,重视发挥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导向。建立健全环保志
常态化防疫新阶段心得体会总结 防控疫情常态化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