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 历史与文明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一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守礼仪,做一名彬彬有礼的小学生。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自小受到的教育。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更富有时代的新内涵。讲文明礼仪,传优良美德,建和谐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与礼仪,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准。
讲到文明,有人会问:“文明是什么?”其实文明很简单,它是路上相遇时的一次礼让或一个微笑、是见到亲人时的一句真诚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后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手之劳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说到礼仪,人们都家喻户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那么,“礼仪”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可以这样理解:礼,是表示尊重的意思;仪,是人的容貌以及举止。整个来说,“礼仪”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意识体现。比如说:我们每天早晨能干干净净上学、见到同学和老师能热情地打个招呼、每天早晨排队出操能够做到安静、迅速和整齐,每天能听从桌长的安排有秩序在食堂用餐不大声讲话、上下楼梯能够自觉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在课间休息时不和同学追逐打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的基本礼仪常识。
如今在我们同学身边不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比如说: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从楼上往下吐痰,这种举止对不对?食堂用餐时有的同学相互争吵,饭菜随意浪费,这种现象有没有?排队出操时有的同学拖拖拉拉追逐打闹,这种行为好不好?上下楼梯时勾肩搭背你争我抢不守秩序,这种习惯对不对?这些都是反映了我们个人文明礼仪素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虽然都是一些小的细节,但是,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及时加以改正!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文明校园,礼让他人,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在社会处处盛开。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校园》。
我们的祖国自古就有“礼仪只邦”的美称,礼仪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孔融让梨”、“张良拜师”、“廉蔺交欢”永远是我们值得骄傲和学习的典范。如今跨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已成为我们参与竞争的一项基本才能。而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又必须从文明礼貌抓起。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其实,我们从小就已开始接受礼仪教育:不乱扔纸屑、爱护清洁卫生、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候、礼貌待人等等。但是我们很多同学都没有养成文明的习惯,把礼仪丢在一边不管。更遗憾的是 在升旗议式中,我们都没有做到肃立致敬。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庄严肃立、目视徐徐上升的国旗、向其行注目礼,而不应该弯腰、低头或者瞻前顾后、东张西望。这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尊敬也是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的起码行为。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国家都不 尊重,那么凭什么去让别的国家来尊重我们呢?
在一般的社会交往中,我们更要尊重别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眼便知道你的修养。歌德就说过:“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所以如果想要让别人尊敬,让自己尊敬,就首先要去尊敬别人。相信我们都知道“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所以让我们传承起礼仪的使命,展示出新世纪学生的精神风貌,让文明礼貌的芳香弥漫遍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新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二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我国去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300万人次,是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一言一行代表国家形象,体现中国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修养。增强文明出游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在此,我们向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旅游从业者要履职尽责、率先垂范。从事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和所有领队、导游,要率先践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文明言行带动游客;规范经营,恪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信守合同;切实履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职责,做好行前说明培训、行中提醒引导、返程总结提高,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
二、广大市民要克己守礼,文明出游。公民出境旅游不仅代表自己,而且关系国家形象。每位市民都应遵守法律,恪守公德,讲究礼仪,爱护环境,尊重旅游目的地文化习俗,做到文明礼让、文明用语、文明娱乐、文明就餐、文明购物,以文明言行举止为自己加分,为中国添彩。
三、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共创文明、共树新风。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要褒扬先进典型,扶正祛邪。勇于对有损国格、违背公德的出境游不文明行为说“不”,用公众监督的力量推动文明旅游风尚的形成。
我们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升出境游文明素质,充分展示文明长治、好人城市的风采,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明旅游行动领导小组
20xx年x月x日
最新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文明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简单地来讲就是要懂得礼貌、明事理。
做文明人,就要讲文明话,不讲脏话、粗话。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在课间活动中,总会听到一些刺耳的脏话从同学那里随口而出,他们自己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可这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别人会对这些同学投以鄙视的目光,这些同学的自我形象也会大打折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请大家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文明用语,拒绝脏话,远离粗俗!
做文明人,就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人是文明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比如课堂上老师正在上课,或者同学在发言,而你却在下面开小差,做小动作而不认真听,这就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长大以后我们要去应聘求职,招聘人员在问你,如果你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挖鼻掏耳。那好,你不用回答了,人家一定让你走,为什么?因为你不讲基本礼貌,动作不文明。
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举止,要拒绝暴力,远离野蛮。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误会、摩擦。有的同学会一笑了之,有的同学则采取极不理智的做法,以拳头论英雄。结果,无论轻重,学校都要给予批评和处分。轻了,老师会批评你;重了,家长要掏钱给人养伤不说,你家长还要给人赔礼道歉,你的尊严,你家长的脸面都会被你一时的不理智毁掉,这算哪门子的英雄?请同学们记住:暴力,是一种野蛮的行为,用暴力是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文明礼仪不是代表着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永久的习惯,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祖国变成一个文明的国家,让外国人更瞧得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让文明礼仪一直留在我们心中,变成如同上班上学一样的平常,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提醒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人,也是个文明的小公民,让外国人把以前对我们的印象全部删除,让他们重新对我们另眼相看吧!
同学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却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让我校的文明礼仪之花在结出累累硕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四
同志们、朋友们:
三年矢志奋斗,一朝梦圆怀川!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我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四的优异成绩被正式命名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焦作的最新实践成果,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总结弥足珍贵的创建经验,庆祝来之不易的出彩成绩,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把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引向深入,书写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绚丽新篇章!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付出艰辛努力、作出无私贡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朋友们!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
当我们把岁月的时钟拨回到2017年初,面对重塑政治生态的艰巨任务、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此作为凝聚全市合力破困局、开新局的有力抓手,作为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誓举全市之力干成之。三年多来,我们攻坚克难、破冰搏浪,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我们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此时此刻,当我们回望来时路,往事历历在目,万般感触涌上心头。
三年多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创建之路。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建理念,构建了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党群联心、服务联动的创建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带群建促创建的新路子。5万余名党员、近百万群众在党旗指引下,投身波澜壮阔的创建一线,而创建成果也最大程度地惠及了全体市民。创建以来,我们共改造提升城中村、棚户区54个,农贸市场18个,背街小巷161条,老旧小区859个,受益群众超90万人。我们相继建成苏蔺、府城两座水厂,98万群众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我们让利于民,将近90%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群众,就地安置在总干渠附近的城市黄金地段,让他们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不远离故土。
三年多来,我们聚焦提升颜值、涵养气质,走出了一条精致品质的创建之路。以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为目标,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心灵寄托。创建以来,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北部山区生态复绿71.5平方公里,南水北调绿化带华丽蝶变,大沙河涅槃重生,苏蔺体育公园、沁泉湖公园以及60余个“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点缀全城,中心城区绿地和生态水面面积较2016年分别增加1.03万亩、0.64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我们新建改建主次干道96条,全面消除建成区内14个黑臭水体,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我们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pm10、pm2.5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城市环境大为改善。现在的焦作,山青、水秀、天蓝,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三年多来,我们着眼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走出了一条春风化雨的创建之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先育“文明人”,再建“文明城”,使城市充满道德滋润、向善力量和文明之风。创建以来,我们大力宣扬全国道德模范谢延信、维和英雄申亮亮、人民功臣程传信、最美导游韩滨、优秀共产党员李志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最美医生”赵童、“二次出征”靳双周等先进事迹,把一个榜样树成一面旗帜,让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市。我们倡树文明新风,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一景,全市39万“小红帽”“红马甲”志愿者如同一粒粒“文明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文明已经成为焦作最靓丽的城市底色。我们弘扬诚信文化,“白求恩式好医生”赵飞琴开出1毛9良心药方,被媒体称为“良心医生”,“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在焦作深入人心。
三年多来,我们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协调的创建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比翼齐飞”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从2016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到2018年学成都佛山,拉开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的帷幕;再到2019年学徐州扬州,吹响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冲锋号。一路走来,我们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思路的大创新、发展的大突破。2019年全市gdp达2761.1亿元,是2016年的1.3倍,实现了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6∶58∶36.1优化为2019年的5.4∶53.6∶4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16年提高12.2个百分点。2018、2019年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我市分别位居第二、第一;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2018、201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三年多来,我们叫响一线锻
中国文明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 历史与文明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