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心得体会及感悟 读孟子梁惠王下有感(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不学诗,无以言。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礼之用,和为贵。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有教无类。
2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2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9、听其言而观其行。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7、刚毅木讷近仁。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1、不学礼,无以立。
5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5、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6、巧言令色,鲜矣仁。
5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5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下是由名言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6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3、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6、过,则匆惮改。
7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8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0、巧言乱德。
描写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常识部分:
1. 作家作品:
《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__年第7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
《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二、课文的理解分析:
《巴东三峡》
1. 解题:我们曾学过郦道元写的《三峡》,那是一篇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刘大杰写的,那美丽的三峡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泛舟观赏,留下赞美的文章,《巴东三峡》就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游记。“巴东”是指四川东部,“三峡”是指我们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最为雄伟壮观的景象“山水画廊”。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它共长193公里。
2. 结构: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湖北的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总述三峡水的的险恶形势和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3—6):详述作者游西陵峡的经过。
第三部分(7—8):详述作者游巫峡的经过。
第四部分(9):详述作者游瞿塘峡的经过。
第五部分(10):写游后作者的心情。
3. 内容:这是一篇内容翔实的山水游记。作者叙述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开头引用民谚渲染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叙述自己的感受:叹其奇伟,恐其险恶。特别强调巫峡最为险恶。接下来,按照逆流而上的顺序,写西陵峡山势之高低和水势之缓急,还具体描绘了它的四段景色:略写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详写灯影峡两岸的景色:江北险而无味,江南玲珑秀丽;又详写了崆岭峡的险峻形势:山横江中水极窄,崆岭滩险如鬼门关,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上水行船难过;再写米仓峡(兵书宝剑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三峡中最美的一段是巫峡,所以作者在7、8两段里详尽的描述了巫峡水险山高,云雾多变的奇美景色。作者在写游瞿塘峡的经过时,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山水,又侧重描绘了两岸的人文景观: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作者以叙述自己走出三峡后“脱去危险”的愉快轻松,来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 主题: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详尽的描绘了我国的长江三峡的雄伟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 特点:①依次描述,层次分明。②抓住特征,详略得当。③多种手法,生动形象。④恰当引用,画龙点睛。
《周庄水韵》
1. 解题:这也是一篇游记。周庄,是一个镇名,在江苏苏州城东38公里处,昆山市西南33公里,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是“中国第一水乡”,“水韵”是指水的情趣。是作者在三次游了周庄后写出来的。
2. 结构:全文共有6 个自然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略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5——6):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 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
4. 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5. 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
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用
① 生字:
袅niǎo 崆k ōn g 浣h u àn 秭zǐ 瞿q ú 巅d i ān 夔k u í
滟y à n 滪y ù 橹lǜ 斑bān 斓l án 眩x u àn 谛d ì
娴x ián熟s h ú 璀cuǐ璨càn 湛zhàn 恬tián 逶wěi 迤yí
安谧mì 牦máo牛 潸shān然 娓wěi 繁衍yǎn 篝gōu 火 砭biān
脍kuaì 炙zhì 巉chán 擎qíng 皑ǎi 镢jué 烙lào印 镳biāo 炽chì
②多音字:
削xiāo 削皮 横hèng 横暴 哈hā哈哈大笑 抹mò拐弯抹角
xuē 剥削 héng 纵横 hǎ哈达 má 抹布
③词语:渺小 奇伟 清寒 斑斓 迷离 炫目 晶莹 参差 谛听 娴熟 摇曳 璀璨 凝重 缤纷 勾勒 颠簸 戈壁 肃穆 涟漪 妩媚 震慑 伫立 粗犷 安谧 篝火 沟壑 谦卑 灵感喧嚣 炫耀 猥琐 赫然 袅袅不断 如泣如诉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扑朔迷离 海市蜃楼 潸然泪下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自然而然 安家落户 世外桃源 虚无缥缈 超尘脱凡 重峦叠嶂 微不足道 自惭形秽 眼花缭乱 分道扬镳
2、精彩的描写句
① 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赏析: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语,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江水之险。语句整齐简短,给人深刻的印象。
②山的好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赏析: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峰有了人的动作,化静为动,显得生动有趣。
③“上有六龙回曰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李太白这几句诗,写得深,写得活现;没有夸张,没有虚伪,完全是写实,把巫峡这一段险恶奇伟的形势,表现出来了。
赏析:本句恰当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生动地突出了巫山险恶奇伟的形势,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且使语言富有文采。
④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赏析: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两个比喻的连用,与庐山的对比,突现了巫山云雾的神奇有趣。
⑤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赏析:此句细腻地描写出水声的婉转柔和,比喻巧妙恰切,语言优美动人,引起人无限的遐思。
⑥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赏析:此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独具的魅力:“蓝”。先用排比句描写出湖水的独特,然后联用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写出湖水的明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语言极为美妙动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请做仿写练习:
① 以“树的奇,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①句。
②以“车流”为话题仿写第②句。
③以“桃花”为话题仿写第③句。
④仿照第④句的两个比喻句,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巫山云雾的神奇多变。
⑤以“细细谛听,乐曲_____”开头仿写第⑤句。
⑥以“雨后蓝天的美,____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⑥句。
⒊多彩的语文常识——赏精美的古诗谚语
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猴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②青滩叶滩不
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心得体会及感悟 读孟子梁惠王下有感(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