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实用 认识与体会的区别(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实用一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抓住本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这一教学重点,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 会数是数出来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 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 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根的小棒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根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的 小棒有多少根。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为了突破数位的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来读数和写数,说说哪个数位是几?表示几?来理解数位的意义。通过利用 计数器进行读数、写数练习,理解数的意义,必须以能用计数单位来表述数的组成为标志,如48里面有4个十和8个一,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个目标的实 现,是以建立起数的意义表象为基础的,如听到或看到24这个数,马上就会想起它在计数器上的样子,因而,借助计数器反复操作,进行数与计数器算珠的不断转 换,是建立数的表象进而抽象数的意义的有效途径。

不足之处: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2022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实用二

在本节课当中,根据需要我制作了各样的钟面幻灯片,有整体的,有局部的,也有动画的,清晰地显示出钟面各部分联系,在吸引孩子眼球的同时也帮助了孩子观察钟面变化的过程。如引入新课的时候,我就为孩子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钟面图片,看到这些可爱的小闹钟,教室里一阵沸腾。在指导孩子观察钟面的时候,我就出示了一个大而简洁的钟面,孩子清晰明了地看到钟面的各个结构。在观察大格的时候,我把幻灯制作成动画,孩子每数到哪一个大格,哪个大格便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在观察小格的时候,我展示的是一个局部的钟面,还给每一小格添上不同的颜色,让孩子一目了然。

钟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认识时间自然离不开时钟。课堂上我准备了一个真实的孩子常见的'时钟,在为孩子讲解时针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时的时候,在帮助孩子理解1时到1时55分这段时间内时针的位置变化的时候,我都直接通过拨钟面,简单、明白、真实地把知识呈现在孩子眼前。

现实生活中的小闹钟款式精美,如果课堂上我把生活当中的小闹钟作为学具,孩子往往容易被这些小闹钟美丽的外观所吸引,而且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同时存在,容易对孩子认读时间造成困绕。而外观简洁、钟面只有时针和分针的学具小钟就刚好能突出孩子的主要观察部分,不易让孩子分神。而且,运用学具,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更重要是通过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认识整5分的知识难点。

回顾整个课堂,虽然不尽完美,也有遗憾,孩子的观察和操作超出了预想中的时间,导致不能顺利地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有限的时间成本里,我仍然坚持喻之与形的直观教学,只有符合孩

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实用 认识与体会的区别(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