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 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呢(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齐景公)

2、雨雪三日而不霁:多日下雪但是不转晴。雨(yù):名词作动词,下,落,降。三 :此为虚词,表多次。而:表转折,但是、然而。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3、公被狐白之裘(qiú):齐景公穿着白毛的狐皮 大衣。狐白之裘: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缝制的皮衣,非常珍贵。裘:皮衣 被(pi)同“披”。

4、陛:殿堂的台阶。

5、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6、有间:一会儿。

7、逸:安逸,舒适。

8、劳:劳苦。

9、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闻:听 命 ;辞命。

10、粟:谷子,旧时泛指谷类,此指救济粮。

11、饥寒:指饥饿寒冷的人。

12、涂:通假为“途”,路上。

13、里:指里巷。

14、循:巡,巡视。

15、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6、兼岁:两年。

17、明:阐明。、欲:欲念,愿望。

19、行:实行。

20、善:好的21、乃:于是。

22、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

23、谏:进谏。

24、对:对答,回答。

25、与:给。

26、见:朝见。

27、所欲:愿望。

28、侧:边上。

29、堂:朝堂

30、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好!我受到教诲了。”于是就拿出皮衣,发放粮食,给这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描写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③,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④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 )

(2)易于即自腰笏 ( )

(3)方春,百姓不耕即蚕 ( )

(4)偕骑还去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小题3: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小题1:曾经 就正 离开

小题2:百姓不是在耕种就是在养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剥夺。(意思符合即给分)

小题3:何易于的“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的语言和“即自腰笏,引舟上下”的行动,都表明他敢于直言,关心爱护百姓。(3分,结合言行1分,能说出“关心爱护百姓”2分,意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尝、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较为固定,应译为“曾经”、“离开”。“即、方”根据语境,应译为“就”“正,正在”。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耕、蚕、夺”等。“耕、蚕”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耕种、养蚕”。“夺”在此句中应用“占用、剥夺”代替。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选文,找出写何易于的言行的句子,如语言“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行动“即自腰笏,引舟上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言,关心爱护百姓,能为百姓着想。

描写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楚人养狙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

【注释】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l)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_________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①言未既,众狙皆寤 ②既克,公问其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种植 (2)等待

2.b(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 “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

b.均为动词,到……一去。

c.①“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

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

3.(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

(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

4.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

描写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魏文侯出游,道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明年,东阳上计,钱布十倍,大夫毕贺。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将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广,士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士夫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

魏文侯外出游玩,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柴草,魏文侯说:“(你)为什么反穿着皮衣背柴草呢?”那人回答说:“我喜欢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第二年,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大夫全来祝贺。魏文侯说:“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打个比方这同那个在路上反穿皮衣背柴禾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既要爱惜皮衣上的毛,而又不知道那个皮没有了,毛就无处附着这个道理。我的田地没有扩大,官民没有增加,而钱增加了十倍,这一定是从官员和百姓那征收到的。我听说过这样的话:百姓生活不安定,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乐了。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

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的国君。

反裘:反穿皮衣。裘:皮袄。

道:路上。

负:背。

刍:喂牲口用的草。

胡为:为什么。胡,通“曷”

东阳:魏国邑名,在太行山以东,广平县以北。

上计:战国时,每年年终,地方官员将本地全年的赋税收入的帐薄呈交朝庭。

布:古代钱币。

譬:打比方。

夫:表示实指,这个或那个。

加:更

士:官员

若:你,你们。

耶: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恃:依靠,凭借,文中意为“附着”。

尽:完。

说“臣”“臣”上文“臣爱其毛”中的“臣”,相当于“我”,是“负刍”者的自称,句意为我爱惜它的毛。

反穿皮衣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爱:喜欢。

居:坐(安坐享乐)。

魏文侯出游,看到路人背柴草,他们为了保护皮袄的毛而反穿皮袄,魏文侯从中认识到“下不安者,上不可居”的治国之道。本文向我们阐述的一个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舍本逐末,否则最终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

描写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习近平讲话之文言文

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中拉论坛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大家应该坚持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打牢整体合作政治基础。

2、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注释】东风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吹拂,树枝上的小花已经开始绽放。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作为讲话开头,表示新的一年来临,大家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充满喜悦。 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出自唐孟郊《游子吟》,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全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翻译略)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以及家庭的重要性。

4、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 【注释】摘编自《韩非子·显学篇》,作战勇猛的将领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贤臣良相也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表示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如王安石“治绩大举,民称其德”,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大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的制定方针政策。

5、

“善莫大于作忠” 【注释】忠心是最大的善行。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善莫大于作忠。” 6.

“为官避事平生耻。”

【注释】出自古语,

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 文言文写开公交车心得体会如何写呢(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