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青山不墨代代相传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青山不墨代代相传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非常高兴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您相识在美丽的江城“丹东”。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那么你们的这次旅游生活中的导游工作,就由我来为大家做。现在我仅代表某某旅行社的全体员工,热烈地欢迎您的光临,同时在此预祝你们的旅游生活开心、愉快!
各位朋友,在我们旅游过程中,你一路上可称我为刘导或小刘都行,如果你有什么需求,请不要客气,只要是在合情、合理和可能的情况下,我将会尽力满足你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位为我们服务的司机师傅,他姓,现在我们用掌声来感谢司机师傅的辛苦工作。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将要游览的是丹东著名的省级风景区——青山沟,它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境内,距丹东市城区160公里,景区面积约127.4平方公里,汽车行驶约3个小时。“青山沟”、“飞瀑涧’’、“虎塘沟”三大景区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全区共有126个景点,大小瀑布36条,是一个完美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区。这里风景秀丽,水秀山青,气势恢弘,植被多为原始林态,树林葱郁,峡谷幽深,怪石林立,溪水潺潺,飞瀑壮观,景色十分迷人。这里季相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别有特色。春夏可见万绿丛中点点红;深秋可见千红风叶黄斑谰;冬季则是白雪覆盖,峰恋如玉。在我国北方是一流的景色,在全国也是上乘的,可谓“西有九寨沟,东有青山沟”。中国第一画家村就在这里诞生。由于这里四季分明,它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别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现已列为辽宁省风景名胜区。
青山沟景区内有7个村、36个村民组,人口约有8000人,有汉、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但以满族居多,有浓厚的满族文化风情。青山湖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鸭绿江的最大支流——浑江流经景区35公里。一九八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卫星观测,把青山沟列为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在这里居住的人平均寿命88岁,是世界上少有的长寿之乡。由于景区风光秀美,人杰地灵,曾被新加坡新闻界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来源:考试大
青山沟风景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景区内现有高、中、低档宾馆、饭旅店30余个,可同时接待游客4000人,拥有船只18艘可同时乘载游客800人。在这里可以吃到青山湖的鲤鱼、多种河鱼、和无污染的各种山野菜等当地特产。
青山沟风景区群山环抱、层峦叠障,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呈东低西高之势,森林覆盖率为80%,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最低气温—28摄氏度,最高气温3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180天。
青山沟风景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区有植物98科、1900种,其中木本植物就有200多种,珍贵植物有8种,即人参、东北刺参、钻天柳、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黄蘖等。森林树种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有柞树、板栗、枫树、榆树、桦树、杨树、白腊等。名贵药材有人参、细辛、贯众、辽五味、黄芪、贝母、天麻、三枝九叶草等,还有各种野生菌菇,如:松伞蘑、玉黄蘑、针蘑、青蘑、元蘑,以及人工种植的香菇、滑菇等食用菌,滑菇全区年产2500吨,景区盛产山楂、板栗、核桃、棒子、木耳等,板栗年产量可达400吨。景区还盛产驰名异国的蕨菜、刺龙牙、大叶芹等山野菜。动物资源有各种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200余种。山上有黑熊、獐、狍、狐、兔、水獭、鸳鸯、灰鹭、及各种山雀。水中不仅有珍奇稀有的龙爪龟、娃娃鱼等两栖动物,还有鼋鱼、高背鲤、桂鱼、池沼公鱼、林蛙、泥鳅、溪水龙虾等。
风景区土壤呈中性偏酸,浑江水的硬度为1.17毫克/升,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硬度1.96毫克/升低得多。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由于景区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无工业和大气污染,江、河、涧、溪极为清澈,大部分溪水可直接饮用,甘甜可口,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资。好,景区的概况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行驶了60分钟,大家先休息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找导游。
大家好,我们的目地的就要到了,请把你的行李收拾好,一会儿我们先分房间,10分钟后,下楼用餐,然后我们直接游览青山湖,请大家带好相机以及所要用的水、眼镜等等。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素有“塞北漓江”称谓的青山湖风景区,距青山沟镇8公里,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下面我把青山湖的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山湖景区水域辽阔。湖面最宽处可达1500米,上下长达百余公里,水深30——70米,因下游太平哨发电厂大坝截断浑江、遂蓄水成湖。湖水清澈碧绿,荡舟湖上,但见两岸青山相对出,扁舟踏破水中山,山光水色,浑然而成仙境。青山湖景区已经到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幢欧式造型的楼阁,这就是“雨桂山庄”。它是1993年7月由我国著名国画家宋雨桂先生出资650万元,占地3800平方为建造而成的是集吃、住、娱为一体的高级宾馆。
一会儿上船时,请大家注意安全,并拿好的自已的贵重物品,特别是在船上,很容易丢失东西,或掉到水里,同时大家在船上要互相照顾,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使我们的游玩能更轻松、更愉快。
(待大家坐好后)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4年初夏,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乡党委书记孔祥义等人到此旅游,在青山宾馆发现了一条20余斤重的大红鲤鱼,准备宰杀。他见到后花120元将这条鱼买下放生在青山湖,他坐船游览青山湖时,这条鲤鱼带领鱼群尾随船后,戏水跳跃,遥遥相送。真不知这条大红鲤鱼是通人性,还是有灵性。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丁香崖”,每逢暮春,山崖上便开满了绚丽的丁香花,远远的便会闻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与丁香崖相比,“花仙台”更显艳丽,春天来临之际,满山的野杜鹃争芳斗艳,竞相开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冠在上面题写了“花仙台”三个字。前面那一片长达百米的山崖是“钓鱼台”,这里是游人垂钓的最佳地方。大家再来看前面的山崖像不像只鼋鱼把头探入湖中,因此得名“鼋头戏水”。
前面就是“白云峰”了,“白云峰”笔立千仞,云雾缭绕,相传八仙曾从蓬莱驾云至此,饮酒放歌。“白云峰”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白云峰”下却有一个悲凉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山民常年在此放木排南下,换钱养家,一日,山民被江涛吞没,他的妻子不见丈夫归来,便迎风站在巨大的天然坪台上望夫归来,时间长了便跌入江中,于是人们便的把这座迎江而立的高台称“望夫台”。
大家向右看那株华盖如云的千年古松,高十余米,有双人合抱粗细,这株古松在宣统年(1920xx年)间,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一连三年枯枝,有一李姓人想把它砍倒为柴,可是他的斧头刚落下,古松便鲜血直流,那人也腹痛难忍,滚倒树下,从此再也没人敢砍它了,三年后,它竟奇迹般地复活了,而且更加枝叶繁茂。因此,人们称之谓“松神”。
前面那一座绵延千米,高达百米的铁壁绝崖就是“青铜壁”,“青铜壁”旁边的就是“大峡谷”,谷内另有一番景象,谷间流淌着“山音瀑”,两泉并流的“姊妹泉”,抗联遗迹“忠魂洞”等景点位于谷中,这里是理想的旅游野餐之地。
请大家向右看,这就是青山湖一绝——盛夏冰凌,即便是三伏盛夏,这里也是寒气逼人,也能看到鹅蛋大小的冰块生于石缝之中,每当晨曦初露,由“盛夏冰凌”处喷出一条白雾带横贯湖面,直奔大峡谷,久久不散,被人们称为“白龙过江”,这两种现象堪称举世奇观,成为不解之迷。
主题青山不墨代代相传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进一步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探索形成了很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
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完全符合恩格斯所揭示的自然界良性循环运行规律,告诫人类要妥善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刻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开辟了崭新的思路。全国各地无数实例有力地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典型的风口沙漠县,从建国初期开始,历任县委书记克服重重困难,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创造了绿色奇迹,造福了右玉人民。
类似的例子在全国还有很多。塞罕坝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将其变为美丽的绿洲。随着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植被恢复,不仅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积极影响,还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甘肃省嘉裕关市用10年时间,把戈壁滩治理成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花流域,从前人均8亩田(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亩产粮食80-100斤,人均产粮约600斤,吃不饱,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后来,大力进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优化了生态环境,建设人均两亩高产稳产田(水平梯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实现亩产粮食600-800斤,人均产粮1360斤。现在,粮食吃不了,其余6亩田退耕还林还草,人均纯收入1450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徽最大的优势之一。长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1989年3月,安徽省委在石台县召开山区会议提出“五八绿化规划”(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池州地区抓住这一机遇,以占全省2.5%的人口,提前一年消灭占全省16%的宜林荒山任务,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8.7%提高到1997年的54.4%。当时,安徽财力薄弱,全省用于“五八绿化规划”的省财政补助资金每年只有2000万元,在省委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建立林长制,全省确定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岭沿江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六大片区,设立旌德县等30个不同类型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立了省市县乡(镇)村完备的“林长制”组织体系。这些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可以说,“林长制”的实施,为实现“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安徽模式,提供了安徽经验。
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视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对此,我们应学深悟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将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用好了,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不仅可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做资本进行运营,还要学会经营生态环境,在治理改造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比如,安徽淮北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修复治理。塌陷浅的地方填土造地,发
主题青山不墨代代相传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