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施指南心得体会总结 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课堂教学实施指南心得体会总结一
也许是语文老师内心深处对于文化古迹情有独钟,一路上想着曹操的诞生地该会如何,能不能在xx重温关于历史与文学的记忆,于是一路憧憬,一路期盼。
也许是因为长途奔波,好不容易找到宾馆,看到狭窄的房间,潮湿的被子,阴沉的天气,心里有几多失落,再加上景点也没能去成,只能寄希望于明日的高效课堂了。
第二天早晨七点四十左右,驱车六公里许,赶往xx二中,这是一所仅次于xx一中的xx省示范性高中,大门口醒目的大字彰显着学校在该省的显赫位置。进入大门,两排宣传图片展示学校在高效课堂方面的种种举措,给人眼前一亮,心中对即将开始的课堂展示充满了一些期待。
语文听课地点在六号教学楼,教室干净宽敞,座无虚席,头顶上四排梁柱上全部张贴着标语,例如:“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又如“多一份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应该说,氛围的营造还是挺好的。
上课伊始,班长喊起立,班级响起了大声的宣誓,虽然没有听清楚学生们在喊什么,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很激动,很自信。整节课,学生纷纷上台,敢于表现,勇于展示,这一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两节课里面,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性都非常高,教师也都充满激情。热闹的场面,频繁的掌声,似乎也在让我们反思,高效课堂终究是不是这样?看着最前面的横幅——第一届课改名师“同课异构”语文学科高效课堂观摩课——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后来的课后交流中,不少教师有共同的体会,看似精致的背后,实则有太多的粗糙。教师在演,学生在唱,似乎有点不合拍,课堂的生成与教师精彩的即兴发挥在既定的程式中成为机械的生产线。尤其是看到印发给观摩教师的课堂构想,竟然出现了很多标点之类的小问题,不禁让人想笑又笑不出。
走在校园里,看着一片片的运动场,美丽、大气,旁边是尚未完全施工的现场,一片泥泞,在精致的校园中,依然还有诸多粗糙之处,正如听课时候的感觉一样,形式很美,内容还需要更加美丽才是。
有关课堂教学实施指南心得体会总结二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广大实验区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操作猜想促进数学归纳与整个数学体系所包罗的知识相比,初中数学所包含的知识只是这汪洋大海中小小的浪花。借助于这些知识载体,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而“归纳”是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块,“操作猜想”这一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想与能力所起的作用更是妙不可言。
案例一:问: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启发:不妨采用数学家华罗庚“先退后进”的思想,通过特例来研究考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归纳问题的规律和性质。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当画第二条直线时,发现最多可有一个交点;当画第三条直线时,最多可与原有的两条直线相交并有两个交点,共有三个交点;渐渐发现很有规律的数据:根据高斯定理,可得:n条直线相交,最多可有n(n-1)/2 个交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没头绪到豁然开朗,正是操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能满足学生对外界新颖事物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感到好奇和兴奋,同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案例二:在“平方差公式“教学中,采用游戏切入,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由于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多项式乘法,它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简便计算,为此设置问题:
首先,做一做:
(1)写出你最喜欢的个位数
(2)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的差的积
师:同学们算得很投入,但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并请两位学生来试验
生1:我想的个位数字是4,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84
(100 4)*(100-4)=9984
生2:我想的个位数字是8,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36
(100 8)*(100-8)=9936
(由游戏切入,学生兴致十足,求知欲高涨,感叹算法奇妙)
师:想学这招,学完这节课,你就能解开它的奥秘
在小结处:回到游戏问题,说出其中的奥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教材的编写中列举了一些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观察生活、收集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些更有趣、更有价值的实例。
案例三:用“黄金分割”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经验的报幕员不站在舞台中央,而是站在离左边或右边多一点的地方,即接近黄金分割点,这样可使观众感到她十分大方、恰当、和谐,且音响效果最好;因为一般人的躯干与身高之比小于0.618,大约只有0.58~0.60左右,所以许多女士觉得穿高跟鞋更漂亮些、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踮起脚尖能给人以美的感觉。又如,飞机、轮船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可使它们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
课堂教学实施指南心得体会总结 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