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二氧化硫总结(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一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重点)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4.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初探]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升华]
[思考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联系
(1)co2+2naoh===na2co3+h2o和co+cuo△(=====)cu+co2两反应,谁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后者,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2)zn+h2so4===znso4+h2↑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哪种物质为还原产物?
【提示】zn被氧化,h2为还原产物。
(3)在反应2kclo3mno22kcl+3o2↑中,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是氧化产物?
【提示】氯元素被还原,o2为氧化产物。
(4)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一定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
【提示】不一定。如3co+fe2o3高温(=====)3co2+2fe就不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是氧化还原反应。
[认知升华]
升华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记忆口诀:
升→失→氧→氧→氧
降→得→还→还→还
升华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即: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冲关]
题组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判断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发生变化,a、c、d均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
c.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首先被氧化,另一种物质再被还原的反应
d.只有氧化没有还原的反应是不存在的
【解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答案】c
3.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答案】cuncuhno3nocu(no3)2
【题后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个“不一定”
(1)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0(cl2)+h2o===h-1(cl)+h+1(cl)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
(2)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反应2kmno4△(=====)k2mno4+mno2+o2↑中,参加反应的kmno4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某种物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被还原,如hcl→cl2是被氧化。
题组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4.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2so2+o2催化剂2so3
b.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cl2+2nabr===2nacl+br2
c.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反应:hcl+agno3===agcl↓+hno3
d.氧化钠跟水反应:na2o+h2o===2naoh
【解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此可知,a、d项属于化合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是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由此分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不难看出c、d项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它们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中的硫、氧元素,b项中的氯、溴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它们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下列反应是分解反应但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baco3高温(=====)bao+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2co+o2点燃(=====)2co2
d.co+cuo△(=====)cu+co2
【解析】a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是分解反应;d项,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b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
[探究·升华]
[思考探究]
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两种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h2+cuo△(=====)cu+h2o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3cl2+2fe点燃(=====)2fecl3
【提示】
[认知升华]
电子转移两种方法的书写步骤
(1)双线桥法的书写步骤
(2)单线桥法的书写步骤
【特别提醒】单线桥法与双线桥法的区别
(1)单线桥法表示时箭头是在反应物中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表示时只标转移电子的数目。
(2)双线桥法表示时①箭头由反应物中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一元素;②表示时要标出“得到”或“失去”;③电子数目且电子数目相等。
[题组·冲关]
1.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a项,电子转移的方向不正确;c项,zn失去2e-;d项,cu失去2e-。
【答案】b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注明“被氧化”、“被还原”。
①fe2o3与co在高温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lo3与mno2在共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2s气体和so2气体反应生成s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cu和agn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生成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发生氧化反应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是同一种元素
【解析】↑+2h2o中,nan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1moln2,转移3mole-,nh4cl中n被氧化,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均为n。
【答案】d
主题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二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思考等六个方面进行阐释,请批评指正。首先谈谈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如下: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那么,学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1、学生已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于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趣,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激情导入(约5分钟)
利用意大利——“死狗洞”的画面展示,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二氧化碳过多的原因,那么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是怎样获得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取呀?并让学生回顾可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同时我也演示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几个反应。并让学生分析利用哪一个反应制二氧化碳最为合适?
目的:让学生直奔主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诱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自学感知(约8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2)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你认为制取气体时应该考虑那些问题?如何设计?
目的:大家知道自学是一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就是不愿意去自学,本来简单的知识,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复杂的。
在此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大概。
3、合作探究(约22分钟)
问题1:学生回答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须考虑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法。
目的: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
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采用何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目的:教材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根据所需搜集的知识,建构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以便进一步地学习。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并展示成果,说出不同装置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4、巩固练习(约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学生作答,教师适当解释。
5、课后拓展(约2分钟)
1、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上网查找实验室为何不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为何反应一段时间后又不反应了?
目的: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改变目前我们农村学生只会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的现象,也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 2hcl=cacl2 h2o co2↑
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加热型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反之就小。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装置:固液常温型
2、检验: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主题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
二氧化硫排放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二氧化硫总结(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