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 在代理记账公司的工作经验怎么写(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一、吃透教材,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意图是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但是,教材中铺砖对于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比较抽象,不利于建立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把“原来铺墙砖”的题目改为“找两人的共同休息日”来建立概念。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充分利用课堂中最有效的时间是前15钟,做好这段时间的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吃透教材,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主要围绕,让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把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体现了新课标中“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要求。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把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体现新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的要求。
三、吃透教材,设计流畅的教学环节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月历纸的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给学生机会说动手之后的感悟,还可以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说法。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w ww.x x j x s 小学教 学设计 网
1、利用情境引入新课,通过月历探索新知。学生在月历上找出4和6的倍数的`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顺其自然地渗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探索后,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日期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上的有特征的数,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新知,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中顺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3、创设问题情境,尝试应用,方法提炼。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技能。
4、巩固练习、不断刺激,不断巩固提升。先让学会用最基本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这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排队问题,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次打通生活与数学的屏障。接着是找生日,铺墙砖,让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感受到求公因数与求公倍数的联系。
4、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将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
描写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文章摘要:如果有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则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约数,对于两个整数来说,指该两数共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巧用最小公倍数
例1一篮子鸡蛋,2个2个地数多1个。3个3个地数多1个,4个4个地数多1个,5个5个地数多1个,6个6个地数多1个,7个7个地数正好不多不少。试问这篮子鸡蛋是多少个?
解:鸡蛋数量是一个比2、3、4、5、6的公倍数多1,而且恰好是7的倍数的数。
2、3、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但60 1=61不是7的倍数。60的2倍、3倍、4倍加上1以后都不满足条件。
只有60的5倍加1能被7整除,所以鸡蛋数是:
60×5 1=301(个)
满足上述条件的数还有721,1141……但篮子里不可能装这么多鸡蛋。
例2孟老师负责运动会团体操的队形排列。他在操场上把参加团体操的同学排成10人一行,发现少1人;排成9人一行,还是少1人;排成8人一行,还是少1人;排成7人一行、6人一行……2人一行,每次总是少1人。孟老师生气了:真见鬼,怎么排都少1人!到底有多少人参加团体操?全校的学生都来了也不过3000人。
解:孟老师只要把自己算进去,那么10人一行也好,9人一行也好……,2人一行也好,都能恰好分完,就是说,正好是10、9、8、7、6、5、4、3、2的公倍数。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520,减去孟老师,所以是2519人。
例3三人绕圆形花园散步,甲45分钟绕一周;乙60分钟绕一周;丙72分钟绕一周。今三人同地同向同时起行。问经几小时后在原地相会?相会时各绕几周?
解:相会时必定是三人绕花园一周时间的公倍数,而最少时间为其最小公倍数。
[45,60,72]=360
原处相会需经360÷60=6(小时)
甲绕 360÷45=8(周)
乙绕 360÷60=6(周)
丙绕 360÷72=5(周)
例4某毕业班开茶话会,两人一盘桔子,三人一盘梨,四人一盘糖,共用盘65个。参加会议的学生多少人?
解:人数是2、3、4的公倍数,其[2,3,4]=12,即至少12人,用盘
12÷2 12÷3 12÷4=13(个)
因为实际用盘是13的65÷13=5(倍),所以参加会的学生是
12×5=60(人)
例5农机厂生产一批零件,单独做甲车间10天完成,乙车间8天完成,已知乙车间每天比甲车间多生产20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多少个?
此题解法很多,但都没有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得简便。
求出10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求出了至少要经过多少天,乙车间比甲车间多生产整整“一批零件”。
[10,8]=40 200×40=8000(个)
例6甲、乙两车同时从a至b,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甲车途中停留4小时,结果比乙车迟到1小时,求a、b两地的距离。
此题的解法也很多,但都比不上求最小公倍数的解法巧妙。
由题意可知,从a至b,甲车比乙车少用4-1=3(小时),可用求最小公倍数法求出至少行多少千米,甲车比乙车少用1小时,那么,3个这样的多少千米就是a、b两地间的距离。
[48,36]=144
144×(4-1)=432(千米)
例7两个小学生滚铁环,当甲环旋转50周时,乙环在同样的距离中转了40周,如果乙环的周长比甲环长0.44米,求这段距离?
解:[50,40]=200
这段距离为0.44×200=88(米)
因为50与40的最小公倍数是200,而200÷50=4,200÷40=5,说明都转200周时甲环行了4段这样的(88米)距离,而乙环又则行了5段同样的距离,比甲多出一段这样的距离。
例8一群鸭。三个三个地数,剩1只;五个五个地数,剩3只;七个七个地数,剩5只。连头带脚一起数,不超过500.这群鸭有多少只?
解:因为鸭头、鸭脚总数不超过500,而一只鸭的头和脚是3,所以鸭的总数不会超过200只。
鸭数用3除余1,用5除余3,用7除余5,它们的除数和余数都差2,加上2就一定能被这三个数整除。
[3,5,7]=105
鸭数为 105-2=103(只)
描写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3、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数学的自身规律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运用和列举法和短除法确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小组探究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准备复习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公因数?
2、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3、写出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
3和7 4和6 9和18 12和30
引出新课
二、师生共研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以4和6这组数为例,就在50以内数表中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
(1)4的倍数:4、8、12、13、20、24、28、32、36、40、44、48。
(2)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3)两个都有的:12、24、36、48。
引出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介绍短除法
(1)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看看如何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交流。
(2)反馈时围饶着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短除式中除数是2的什么数?
为什么在得出商2和3时不再往下除?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3)师生共同探究与交流。
(4)试一试:你能找出12和1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再用另一种验证。
重点反馈短除法。
3、探究特殊关系的两数怎样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交的新朋友是什么?你现在对它知道多少?
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先定关系
(2)确定用什么方法找
3、有什么问题或发现?
四、布置作业:
2、3、4、5
描写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一、片段一:故事引入
师: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 ,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远路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旧,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你会帮他选一选吗?
学生尝试着寻找日子,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课前发的日历纸上圈圈画画,有的在交头接耳……过了会儿,有几个学生露出了高兴的神情,但大多数学生显然还没有选出日子。
师:看来选准日子,还得讲究一些方法。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同桌两个同学能否先分一下工,一个同学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个同学找年轻渔夫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日子合起来对照一下,这样试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初步感受问题的挑战性,产生与他人合作的心理需求,教师再启发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和分工合作,引导学生选出日子,并进行了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板书:
老渔夫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年轻渔夫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二、片段二:探究提升
师: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上面这些数中的学问。先看老渔夫的休息日,把这些数读一读,你会有一些发现吗?(学生读后相继交流)
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双数。
生2:我发现每两个数之间相差4。
生
小公司代理记账心得体会如何写 在代理记账公司的工作经验怎么写(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