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心得体会如何写 对艰苦生活的感悟(三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艰苦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顾名思义,初心,就是在人生奋斗之初所许下的诺言,是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正如强调的那样: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95年的风雨兼程,95年的沧桑巨变,从烟波浩渺的嘉兴南湖边的红船出发,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艰苦奋斗的火红年代,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历史的年轮中滚滚向前,披荆斩棘、千锤百炼、执着前行,承载着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以铁一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气概,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铭记历史,勿忘过去;不忘本来,开辟未来,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同志面对绞刑架,誓言豪迈:“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是他们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仰和担当得以诠释,为我们党铸造了永远的精神丰碑。
当前,国家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转型发展压力日益增大,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这也是考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精神状态是否振奋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航标,扬帆破浪、砥砺奋进,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不懈奋斗。
坚持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就要牢记党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正是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爱,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从广大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发展壮大。只有心中装有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尊重并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员,要保持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干人民之所愿。作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战线的一员,要立足行业实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大公共惠民服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
坚持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就要坚持履职尽责。责任重于泰山。能否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这既是检验一个人人格品质的“试金石”,更是考验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风向标”。作为党员,无论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铭记党员身份,坚信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战线上的一员,面对繁杂任务,面临困难挑战,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忠诚担当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到在顺境时不自满,在逆境时不气馁,把平凡的工作变成高尚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本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坚持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就要严守纪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南宋大学者朱熹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所谓敬畏之心,就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所拥有的敬重与畏惧心理。作为党员,坚持不忘初心,就要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尊崇党章党规,始终把敬畏融入言行,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责任,做到有权也不可“任性”。作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战线上的一员,就要把牢思想之舵,高擎理想之旗,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行动自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永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本色,时刻绷紧党的纪律规矩、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之弦,守住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这条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勤勤恳恳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党徽增辉、为党旗添彩。
有关艰苦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在江西视察指导工作时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书记强卫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要做到“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列”,进一步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引向深入,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努力做到“两个走在前列”,我们就要深入学习贯彻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用井冈山精神固根守魂、励志鼓劲、砥砺本色、凝心聚力,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用井冈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坚定执着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因为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今天,我们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固根守魂,在坚定执着追理想上提升新境界。
立牢政治之根。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基本功课,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思想方法和科学内涵,并切实用于指导思想和工作实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要深入学习党史、国史,自觉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净化思想灵魂,做到爱党护党兴党。
补足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井冈山斗争为生动教材,自觉锤炼党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对党的领导、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坚定看齐之心。起源于井冈山斗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其精神内核就是“看齐”。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要自觉激活红色基因,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不渝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任何时候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落地生根。
用井冈山精神励志鼓劲,在实事求是闯新路上谱写新篇章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井冈山斗争之所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今天,我们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励志鼓劲,在实事求是闯新路上谱写新篇章。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大力倡导“实事求是闯新路”,在党员干部中叫响改革创新关键词,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让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江西发展全过程,推动江西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紧紧围绕“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目标,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不断开创江西“绿富美”并进新局面。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需要开拓创新。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传承“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红色基因,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要始终立足江西实际,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改革方向,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加快实施具有基础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当前,要集中力量打好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围绕扩大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畅通同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经济连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把江西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内陆腹地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双向开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长珠闽”经济板块的重要战略腹地。
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活力仍然不足,必须始终保持追赶定力,实现后发先至。这就要用井冈山精神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向创新创业要活力,以创新气魄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以创新方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以创新举措在脱贫攻坚上领跑,以创新精神在特色产业上实现更大作为。要牢固树立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真正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有关艰苦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和国家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我们在新形势下怎样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一)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受到严重冲击
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冲破思想框框,反对本本和教条,创造一种活泼、自由的气氛。这是改革有前奏、开放的必需、发展的基矗但由此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思潮纷呈,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这个主流思想,也有国内儒家、法家等传统思想,还有国外的资产阶级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与党的理想信念格格不入,严重冲击着党员干部的信念世界。自党成立那天起,艰苦奋斗就成了共产党员人实现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早在1939年5月1日,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因为有了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党才得以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才得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发展进步。可是,在新的形势下,党内一部分人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这集中体现在对艰苦奋斗产生了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
一是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他们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物质条件困难时期提倡艰苦奋斗,是应该的。而现在是和平年代,是改革开放、物质丰富的年代,再提艰苦奋斗,就显得“太土气”了,“不合时宜”了。这实质上是对艰苦奋斗的曲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时代变了,艰苦奋斗物质方面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但艰苦奋斗作为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作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则是永恒的主题,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即使在物质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是很富裕,就是将来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要坚持艰苦奋斗。
二是认为艰苦奋斗是“没本事”。在有些人看来,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在当今社会应该拥有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办公楼要气派,装修要豪华,否则就显得“寒酸”,就是“没有本事”。共产党人的本事是什么?共产党人的本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水平。看一个共产党人有没有本事,一条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为群众谋得了多少利益,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多大贡献。那种把艰苦奋斗看作“没本事”的人,实质上是把表面的浮华与思想的精华相提并论了。在现实中,表面的浮华过多,就会让人玩物丧志、精神堕落,变成真正没本事的人、无所作为的人、没有灵魂的人,甚至变成坏人。
三是认为艰苦奋斗是“小事”。有的人把艰苦奋斗看成是无关大局的“小事”,把物质享受看成是生活小节。认为房子住宽一点,车子坐好一点,吃喝消费高一点,不过是生活上的小事。诚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必然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但作为党员干部,个人生活的欲望必须要有所节制。要知道,吃喝无度、享乐无度,就会腐化堕落,就会蜕化变质。
四是认为艰苦奋斗“吃亏”。有的人总感到自己能力强、贡献大,理应得到高额回报,提倡艰苦奋斗,克制个人欲望,那就太亏了。有的人甚至觉得这样活着就是“枉来世上走一趟”。这是十分糊涂的,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手中掌有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和人民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待遇,无论怎样艰苦,都不存在吃亏的问题。更何况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上四种认识,集中反映着我们少数党员干部对待艰苦奋斗的错误态度,表明这些同志的理想信念开始或已经发生动遥至于极少数人挥霍奢侈、骄奢淫逸则是腐败堕落的表现,更说明这些人的理想信念已完全丧失。不愿艰苦奋斗,就会讲享乐,而享乐就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财,从而引发假公济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奢侈享乐之风的滋长,使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作风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奢侈享乐之风滋长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龋一些党员干部精神不振,消极颓废,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逃避责任,得过且过。有的在各种错误思想和反科学、反社会的歪理邪说面前随波逐流,甚至烧香拜佛,算命占卦,从封建精神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
二是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一些党员干部沉缅于花天酒地、大吃大喝,利用各种机会出入豪华酒楼、饭庄宾馆和夜总会,利用公款进行各种名目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一掷千金毫不心痛。群众气愤地称这些干部是“白天学孔繁森,晚上学王宝森”。近年,原师桥镇西罗村党支部委员沈寅昌,用公款支付包厢费、陪舞女小费等13255元,被市纪委查处。
三是讲排尝比阔气,铺张浪费。一些地方和部门专门到风景名胜、气候宜人的地方召开会议,举办名目繁多的庆典、纪念活动,滥发纪念品和礼品,借机游山玩水;有的以考察、研讨等各种名义出国出境旅游。不论大事小情,不讲实际效果,盲目扩大场面,追求规格,讲究气派,大肆挥霍,劳民伤财。
四是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一些单位违规集资,超标准修建或装修办公楼。有的以培训中心、疗养院或办事处为名开宾馆、办饭店,实则主要为拉关系、搞创收,接待领导。有的单位在企业经营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动用巨额公款搞豪华装修。一些单位脱离工作需要,超标准配备高级轿车,滥配通讯工具。最近,市纪委对某些镇绕开审批监管,违规购置使用小汽车问题向全市发出了通报,并作出了处理。
五是骄奢淫逸,腐化堕落。个别党员干部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追求纸醉金迷、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谋取私利,贪污索贿,蜕化变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查处一批党员干部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案件。去年,庵东镇原副镇长许乐群就是因为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受到了留党察看二年,行政撤职的处分。今年,逍林自来水厂原副厂长兼会计岑增强,利用职务之便,以收入不进帐、少进帐、改帐等手段,先后占用逍林改水站上缴的水费、水发基金共计215万元。而他的堕落始于一个叫陈远玉的三陪女,为能有钱财供其与情妇吃喝玩乐,他打起了水厂的主意,肆意侵吞巨额资金,被市纪委查处。浒山街道界牌村原党支部书记朱晓其因骗人钱财近300万元、同时挪用集体资金600余万元,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判决。其中,朱晓其除了在赌球上一掷千金外,生活上也是极其糜烂,曾出资100余万元在温州市区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供情妇居住,而自己则是驾着用非法所得收入购买的宝马车去渡周末。
大量事实说明,一部分党员和干部确实忘记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形成了一股贪图享乐的不良风气,不仅大量浪费国家和人民的宝贵钱财,而且成为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得以蔓延滋长的温床,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缺乏长期的艰苦生活磨练,使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有可能丧失斗志。
从目前我国党员领导干部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建国以后出生的,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斗争的磨练、艰苦环境的考验。他们有的从学校到机关,从下级机关到上级机关,文化水平高,机关经验也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磨练、基层工作的锻炼,其中有些同志很难体会基层群众的感情。因为没有艰苦生活的参照物,也很难在心理产生满足感。相反,一旦接触那些所谓“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去仿效、追求,很容易被各种腐朽思想所侵蚀。现阶段在这方面的几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随大流”。有的人认为,党内有先进典型,也有腐败分子,自己既不想落骂名,也不想留美名。有的甚至认为现状就是这样,个人也改变不了社会,只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是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说穿了,就是立场不稳、党性不纯,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如果一遇风浪,他们是极容易“翻船”的。二是“降格以求”。有的领导干部不把自己看成社会先进成员的一分子,某些群众中的不健康行为他们有份,甚至某些群众所不齿的事情他们也干。这样的人在群众面前有什么威信可言?又怎能产生感召力?在这些人身上,已经看不到党的先进性了。三是“工作需要”。在某些人看来,坐高档车,住高级宾馆,这是“门面”需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这是“应酬”需要;搞豪华装修、购高档用品,这是“办公”需要。凡此种种,一切享乐的伎俩,都被与“工作”扯在一起,认为是工作的需要,既然如此,大家也就心安理得了。难道果真如此吗?这中间有多少是真正的工作需要?当年马克思深刻揭露资本家使“奢侈成为经营上的需要”,是为了攫取更多剩余价值而变换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资本家。执政为民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永远不能把奢侈作为工作上的需要。那些借口“工作需要”的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享乐找“由头”。
艰苦心得体会如何写 对艰苦生活的感悟(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