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员工上台讲话心得体会如何写 一线员工工作感悟(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一线员工上台讲话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您们好!
我是一名学生,在屏幕前为疫情揪心,为你们担心,在此写下对你们的深深谢意。
立春已过,但今年的冬天却似乎长得没有尽头。-年,新冠病毒猝不及防地袭击了一些武汉市民。-年,疫情出现,为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向全国蔓延,武汉封城,全民防疫战打响了。病毒无情,人间大爱,阖家团圆的春节,来自全国各地一批批优秀的医务人员们,你们挺身而出,告别家人,逆人流而行,迎灾难而上,冲上最危险的第一线。你们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你们赤脚追光,都是最美逆行者!
你们中,有耄耋老者。17年前,钟南山院士执旗迎战非典,“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84岁高龄的他,又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敢医敢言、勇于逆行的他,是大众的定心丸。七十三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说:“没事,不累。”他们研究病毒,舒缓人们的恐慌焦虑,他们拼尽全力,奋战病毒,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
你们中,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是普通的人,拥有温暖的家庭,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人在亲吻酣睡的孩子后毅然签下请战书,有的人再次——也许是最后一次握紧父母满是皱褶的手掌,有的人挥别爱人的不舍和叮嘱……“孩子别哭,妈妈去打‘怪兽’了!”“家里的事情,小孩和父母都由我来照顾,我每天会发宝贝的视频给你看,全家期待你凯旋归来,记住我们的约定,一生一世。”……
你们中,有朝气蓬勃的90后青年。十七年前的非典时期,是被呵护的花朵,如今摇身一变,厚重的防护服一穿,便是披上铠甲的超级英雄。脱下防护服,双手被汗水浸得发白,起皱;摘下口罩,被勒出红色印子的青涩脸庞提醒我们,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们“不计报酬,不计生死”,奔赴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赤脚追光,驱赶黑暗,与死神直接开战。你们面对着数以万计的确诊病例,面对着数以万计的脆弱生命,也面对着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新冠病毒”感染的巨大风险。截至2月24日,全国有3387例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肺炎,其中还有22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李文亮,刘智明,彭银华,夏思思……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千千万万在与死神赛跑的你们,都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英雄!谢谢你们的一切努力,也盼胜利早日来临!请你们在与病魔战斗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你们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在后方的我们,积极做到宅家少出门,为社会添一份力,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不久后,病魔消散,凛冬远去,春光正好,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繁花与共!
平安顺利,凯旋归来!
写信人:
日期:
描写一线员工上台讲话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249例,其中武汉市39462例。
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征——
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向湖北已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军队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医务子弟兵。
“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嘱托,满怀“我们定能赢”的必胜信心,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谁没有自己的亲人,谁不知道平安的可贵,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同病魔决战,与死神较量,他们毅然决然告别家人,挥别家乡,义无反顾冲上火线,冲上战场!
火速驰援共克时艰
除夕之夜,这样一张照片刷屏: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女兵扭着头、抿着嘴,挽起袖子打针。
这名女兵,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照片的场景,是医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刘丽已在机场过了安检,准备去看女儿。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当晚就赶往武汉。
出发前,刘丽只是给妈妈打电话说有任务需要驰援武汉。七天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这张照片又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妈妈才知道,她是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勒痕在女儿脸上,疼痛在母亲心里。妈妈哭着打电话来问“你的脸还能恢复吗?”刘丽却满不在乎:“当然能,我还是你漂亮的乖女儿。”
经中央军委批准,除夕夜,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坐军机出发支援武汉。医疗队中,有不少是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医护人员。
武汉市民刘朋说,人民子弟兵来了,胜利就不远了!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今年才22岁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朱海秀在汉口医院隔离病区上班,需要提前一小时去医院穿好防护服;工作中,防护服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下是满满一层雾气,但仍然一刻不肯停下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从祖国各地向武汉集结。
“我们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你们哪个医院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武汉天河机场。紧急驰援武汉的山东、四川2支医疗队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山川磅礴任风雨,砥砺同袍抗疫情。除了“东齐鲁”“西华西”,还有“北协和”“南湘雅”,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尽锐出战。
在武汉当地,有6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1.5万余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连接了8个电话。到现在,他已经在疫情中坚守近两个月,常常是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工作协调,突发事件处理,应接不暇。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大的
一线员工上台讲话心得体会如何写 一线员工工作感悟(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