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好!

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20xx年度教师节。今天是我们教师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天,能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心情也特别激动。在此,我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在座的老师,向中国所有的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

各位教师,我们辛苦而又幸福: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们教师却离开妻子和孩子,拿着手灯在黑暗中穿行,到学校聆听心声朗朗的读书声;当别人端着饭碗,在桌子旁陪着家人吃饭的时候,我们教师却从学校急匆匆的回到家里,刷锅洗碗,忙着做饭;当别人吃过饭后开始午休的时候,我们教师又将来不及洗的碗筷扣在盆里,急忙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当别人开始下晌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教师却顶着落日的余晖,到田地里梳理自己的庄稼,当别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我们教师又在关心呵护着他们的花朵;当别人数着手中钞票的时候,我们教师却在默默地数着自己心中的学生,我们教师真是太辛苦了。我们愧对妻子和儿女,我们愧对丈夫和儿子,我们更愧对为家庭吃苦受累的爸爸和妈妈,但我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当我们看着一个个学生离开学校,飞向了他们向往的地方,当一个个学生见到老师以后向你问好的时候,当那些身居要职的领导握着你的手,向你问好的时候,当你读着一封封学子热情洋溢感激来信的时候,那一刻,你该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放眼看一看,普天之下,那些工人和士兵,那些科学家和工程师,那些市长省长和董事长,所有各行各业为祖国奉献生命和青春的人,哪一个不是我们教师的学子的时候,我们老师能不感到幸福和自豪吗?

各位老师,祖国繁荣强大了,我们才有了做人的尊严,才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祖国的繁荣强大靠什么,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我们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我们教师肩负着国家的未来,肩负着民族的使命,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表态:我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做学生最尊敬、最喜爱的人,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教师。

各位老师,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为了延津的明天,努力吧,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吧!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教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节日快乐!

谢谢!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xx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11月2日凌晨3时48分逝世,享年86岁。

1949年进入师范班学习俄语,同时在教务处任职,1953年起至1990年一直在外语系任教,从事外语教学37年。

1980年任副教授、1988年任教授,曾担任教研室副主任。

热爱祖国、热爱外语教育事业,她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外语教育事业上,是一位优秀的外语教师,曾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为人忠厚老实、正直善良;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曾担任黑龙江省语言学会、黑龙江省翻译工作协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微机辅助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受到学生和同事们的广泛赞扬和尊敬。

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同事、好朋友,是我们外语教育事业的损失。

xx教授安息吧!

xx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xx年11月4日(周三)上午8点整在东华苑举行。11月4日早6点50分在电机楼门前有车前往,望生前好友相互转告。

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xx年11月2日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一、填空题。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脊梁(jǐ liáng ) 黄芪(huáng qí) 戏谑(xì xuè)

2、陋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凸的书写笔顺是(竖、 横 、竖 、横折折折 、横)。

3、下列成语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鱼贯而入(比喻 ) 一手遮天(夸张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钱塘湖春行 》。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小说《 聊斋志异》的评价。

6、议论文按其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属于(驳论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属于(立论 )。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教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

9、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10、《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 )。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论语 为政 》。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陨落 奥恼懊恼 心旷神怡 b、赃物 震憾震撼 德高望重

c、绵延 弛骋 顾名思意义 d、迁徙 颠沛 迫不及待

2、词语“详略”是由“详”与“略”一对意思相反的字组成。下列词语中,完全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一组是(c )

a、前后 快慢 运输 b、春秋 手脚 出入

c、优劣 曲直 装卸 d、问答 抑制 厚薄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被用来形容治学的第三境界。这句话借用哪一位作家的作品?(b )

a、柳永 b、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

4、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慷慨就义,并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的是( a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杨锐

5、下面作品中不是黄蓓佳所作的一组是( c )

a、《今天我是升旗手》《小船小船》 b、《我要做好孩子》《飘来的狗儿》

c、《我和我的影子》张之路《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

2d、《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

6、其著作被誉为“获得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 b)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xx年8月24日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将“九大行星”改正为“八大行星”,被排除的大行星是( c )

a、土星 b、天王星 c、冥王星 d、海王星

9、“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工作具有(c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连续性

1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 )和( b )。

a、孔子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子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6分)

1、“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哀”在本句中是“悲痛、悲哀”的意思。 (× )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强调了创作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 √ )

3、《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指出,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50 (× )

4、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 )

5、《课标》规定,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 )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老舍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 (× )

7、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8、当今世界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奖是诺贝尔奖,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等奖项。没有数学 (× )

四、连线题。

1、

《欧也妮 葛朗台》———— 巴尔扎克

《茶花女》———— 小仲马

《童年》———— 高尔基

《罗密欧与未丽叶》———— 莎士比亚

2、

卧薪尝胆———— 勾践

高山流水 ———— 俞伯牙

鞠躬尽瘁 ———— 诸葛亮

暗渡陈仓 ———— 刘邦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

五、简答题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果达到了这10条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3、新课程关于教学的建议是什么?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六、分析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插图,看看司马迁正在——

生:司马迁正在专心致志地写《史记》。

师: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他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

生:司马迁一手按住竹简,一手紧握毛笔,认认真真地写着。

师: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写完这本史书,完成父亲的遗愿。

师:大家能不能更具体地想象一下司马迁是怎么样写《史记》的吗?

生: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聚精会神地写着写着,他是那样的认真。

师:想象很不错啊!

生:夜深人静,窗外寒风呼啸,司马迁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搓了搓手,继续埋头苦写。

师:你说得更具体了。你们知道司马迁这样忘我的工作是为什么吗?

生: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

生:他要用实际行动来洗刷自己身受的耻辱。

生:他在想:我的死要有价值,要比泰山还要重。

生: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自暴自弃。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证明你们已经读到的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了,已经会读书了,真棒!这时,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

生:司马迁,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生:司马迁,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生:司马迁,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

案例分析:教者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司马迁这个人物的动作、神态、内心活动,引导学生触及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并顺势要求学生与人物“对话”,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我认为教者这样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他们意识到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不能只考虑一己私利,而要追求生命的价值。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真正意义所在。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让学生由表及里,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住了人物形象。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尊敬的老师们:

九月的天空飘溢着金秋收获的气息。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对我们每一个中学生来说。从顽皮孩童到青涩少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您永远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在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我们初一(7)班全体同学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贺。

老师,您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您像是一支蜡烛,虽然微弱,但有一份光热,发出一份亮。您耗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无私和奉献,让我们永志不忘。您的生活虽然清苦,却情系祖国的未来。您虽只是一尾红烛,却心联学子之心。您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毫无保留的呕心沥血,让我们铭心刻骨!

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您——伟大的老师,您的爱,如阳光一般温暖,如春风一般和煦,如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细致而温暖,您的爱,高洁而伟大!在庆祝教师节2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千言万语无法深深表达我们的感激,万语千言诉说不尽我们心中对您的爱!

愿我们学生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一个贺卡,黑板上一句祝福的话,讲台上一支鲜花或一杯茶,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带给您节日的快乐和欣慰的感受。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值此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我们尊敬的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衷心地对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让我们弘扬尊师重教,感念师恩的美德。在全班,乃至全校范围内营造人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我向您保证从身边小事做起,认真听好每位老师的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位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真正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热爱老师,关心老师,尊重老师。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为创造一个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祝愿全天下所有教师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对于教师保护儿童心得体会及感悟(4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