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秋节的古诗10首(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秋节的古诗10首篇一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八月十五夜》
第一句为神来之笔,有空灵之境,写景兼有兴发。中秋之夜,万里青天无片云,一穹青镜笼九州,又到了一年中最团圆的节日。第二句写景,用“冰彩”、“水光”来形容月光,衬托出月色之纯净、明亮、轻柔;第三句也是写景,却驰骋想象,描写高山之寒影似乎倒影杯中, 海潮白浪之壮观。全诗文辞华美,感情明朗,意境开阔。
唐人性情豪放,具有浪漫气质,兼之才气纵横,写中秋月多为清辞丽句,意境华美空灵。而且不似后世诗歌中充斥着离情别绪,更多是对明月时令的真心赞美。唐代中秋诗,一片神行,意境清澈明净。如权德舆《酬裴端公八月十五夜对月见怀》:
“良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动摇随积水,皓洁满晴天。”
此诗写雨后清秋明月的皎洁,给人以明朗阔大、安详宁静之感。
亦如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中秋节的古诗10首篇二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
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最壮阔的中秋诗词
中秋节的古诗10首篇三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除了这十首最
最新中秋节的古诗10首(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