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 打过长江去心得体会(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终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奔流至奉节,形成了我们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我们现在说的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西起奉节白蒂,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三个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陡峭,西起奉节白蒂,东至巫山县大溪镇。长8公里,最短;武侠深沉而美丽,重庆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大东渡口全长45公里;西陵峡是一个多险多急的海滩,全长70公里,西起湖北省巴东交渡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
说起三峡工程,不得不提举世瞩目,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三峡工程。他于1994年破土动工,持续了20xx年。它是一座长600多公里、面积1000平方公里、坝高185米、水位175米的峡谷型水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游客朋友们,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宁河小三峡,也就是著名的巫山小三峡。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中南部山区,流经重山和大小峡谷,容纳了所有河流的清流,经过巫溪与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在巫峡西出口处汇入浩瀚的长江。大宁河神秘莫测。在过去隐藏了很久。近年来,由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它显示了它的真实面貌,即一鸣惊人。有人称赞它“不是三峡,而是比三峡好”,“神绝对神奇,神奇”。大宁河三峡是龙门峡、铁关峡、崔迪峡的统称,是大宁河风光的精华。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厂古城,全长约60公里。
龙门峡,从巫山县逆流而上,第一个峡是龙门峡,长约3公里。峡谷就像瞿塘峡的“夔门”。峡谷两边的悬崖高耸入云,山峰相对。它像一扇铁门,雄伟壮观,因此被称为“小夔门”。进入峡谷后,海峡两岸的山峰巍然屹立,悬崖峭壁高耸,悬崖峭壁上竹林青翠。河东岩壁上,有一股清泉汩汩入河,名曰“龙门泉”;河西的绝壁上可以看到石洞的一侧,石洞有序地向黑水河延伸了300多公里。这些石洞是古代栈道的遗迹。
铁关峡,出龙门峡,是著名的险滩“银窝滩”。这里山转水回,海滩险急,其实是航行中的一条险路。穿越险滩后进入铁关峡。铁关峡长约10公里,两岸岩石嶙峋,形成一群群天然雕塑,都充满乐趣。东岸的悬崖上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长岩石,很像一条从外太空归来的龙,龙头已经进入洞穴;另一边的山腰上有一个山洞,入口处有一块黄色的巨石,就像一只老虎试图逃出山洞;西岸悬崖下倒挂着一簇簇钟乳石,看起来像两匹骏马。他们的头已经进山了,但是马尾辫和后腿还在山外。于是人们分别给他们取名为金龙、胡初和马桂山。除此之外,在铁关峡所在的河流东岸水面以上四五米的悬崖缝隙中,还有一口黑色的悬棺,俗称“铁棺”。经检验,这个“铁棺”是战国时期巴人的悬棺,不是铁铸的,只是颜色相近。目前保存最好的悬棺是在无锡县东北25公里的荆州坝,那里有24口黑棺。
崔迪峡,三峡中最长最迷人的崔迪峡。崔迪峡谷长约20公里,峡谷内遍布钟乳石,到处都是绿色的石头,因此得名崔迪峡谷。峡谷里有一座巨大的河岸陡峭的赤壁山,满是红色和黄色,一只小木船从它的脚下经过,就像巨人脚下的蚂蚁。这是宁河十二景之一,“赤壁摩天楼”;赤壁上覆盖着莲花般的钟乳石,是“红屏阿达”;直立河心的“关门岩”就像一把巨大的门锁,让船无路可走。在抵住岩石之前,我看到门开了一条缝,但只是挤过门缝。回头一看,门又关上了。太神奇了。
好的,我们将参观小三峡。接下来我们要去大厂古镇,我们的下一站。请准备下船。
推荐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代表宜昌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李乐,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还有句老话是“观景不如听景”,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就算我一句话都不说,您还是会由衷的赞叹一个字——“美”!老子说“大美无言”,今天就让您体会体会!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衢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也叫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别名。右边的名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现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好象有一层盐撒在上面。
这里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两根铁柱,是古代“铁锁关”的遗迹。铁锁关是用铁链“断江”或“锁江”。据载,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张武在瞿塘峡口“作铁捆,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建立铁锁关的目的,起初是防御外敌人侵,后来曾一度成为关卡,商旅往来均须缴纳税银。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巴东三峡巫峡长”,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山春秋为夔子之国,战国时是楚国的巫郡。据晋代郭璞《巫咸山赋》载,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一说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山。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可以开发,给游览巫峡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20xx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了。三峡工程共分为三期,严格的说是四期,1992年-1994年为筹建期,修筑了长28公里的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一期是从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相信大江截流时的壮观场面大家已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二期是从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从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台机组全部发电,大坝建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75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1991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8,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能再次见到各位。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推荐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三
《长江之歌》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前后两次出现,重复吟唱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2句表达了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反复吟唱的艺术渲染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这2遍重复是感情的升华,语气第2次比第1次更强烈、更激情,令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只需对个别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如:乳(rǔ)、哺(bǔ)、涤(dí)等。对于词语理解,五年级学生已习得了不少方法,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学,而在课堂中就可以争对个别重点字词结合课文加以理解,如:丰采、哺育、荡涤、磅礴等。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感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因为这是一篇主题鲜明、琅琅上口的诗歌,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
长江的心得体会精选 打过长江去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