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中国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
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坚强的性我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可爱的中国,
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
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自豪你的精神,
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无论我走到那里,
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
无论我身居何方
有关中国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中国梦”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与美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待对中国梦的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中国梦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92-02
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在十二届一次人大会议闭幕式上,他从中国梦实现路径、科学了内涵、民族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发表了关于中国梦为主题的重要讲话,中国梦的研究随即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1 关于中国梦的特点研究
吴建民(原中国驻法国大使)认为中国梦有三个特点:“第一,规模大。中国的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人类历史上没有13亿人的国家崛起的先例。第二,领域广。中国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人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第三,与世界分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找到了自己企业发展的空间,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1]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汪玉奇研究员认为中国梦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最广泛的民族共识,二是有最强烈的民族情怀,三是有最彻底的民族信念。”[2]
孟东方、王资博认为中国梦有以下特征:“第一,中国梦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第二,中国梦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三,中国梦体现了世情与国情的统一;第四,中国梦体现了静态与动态的统一;第五,中国梦体现了合力与张力的统一;第六,中国梦体现了求同与存异的统一;第七,中国梦体现了刚性和柔性的统一;第八, 中国梦体现了国富和民福的统一。”[3]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梁丽萍认为:“中国梦萌发、形成于耻深痛极的近代百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作为一种最为朴素、浓烈的民族情感。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二是坚定的民族自信。”[4]
2 中国梦与美国梦研究
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研究,朱继东指出:“‘中国梦’和‘美国梦’体现了世界经济最强大的两个大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他们也有诸多差异。一是具体内涵不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奋斗和成功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二是文化背景不同。三是根本价值不同。四是实现途径不同。五是实现目标不同。六是前景不同。七是产生影响不同。”[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汀阳研究员认为:“从本质上说,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而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而中国的现代化梦想,不仅要实现物质上强大的梦想,还要实现“构思一个普遍有效的世界政治制度”的精神梦想。”[6]
还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美国梦”主要是指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受限制的机遇来追求财富、积累财富。在“美国梦”的追求中,私有财产被看作通向个人自由的通行证。财富带来排他性,个人聚敛巨大财富的成功被当作唯一的或主要的成功标准。在美国梦的笼罩下,人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主,过度消费。在美国社会,一切主要都围绕着占有、分配资本及保护私人财产权利展开,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都以各自的方式被设计为使财产利益增值。同时指出:“美国梦”就是以“最大自由去挣最多的钱”。而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具有“新中国精神”的新中国。[7]
3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
关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国梦’,不能没有党这个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选择。”[8]“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中国共产党人是做中国梦最热烈、最自觉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付出了最大牺牲、最大努力的先进政党。”[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10]
有的学者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第一,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三,坚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有机统一。第四,坚持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有机统一。第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第六, 坚持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有机统一。第七,坚持富国和强军的有机统一。第八,坚持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11]
辛鸣认为:“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12]
梁丽萍认为:“‘中国梦’不是精英梦、权贵梦,而是人民的梦。欲挽救深重的危机,实现民族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必须有待全中国人民的觉醒与奋斗。”[13]
辛鸣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14]辛鸣认为: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15]
参考文献:
[1]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12-3. [2]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考古,2013(1)。
[3][11]孟东方。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3(5)。
[4]梁丽萍。百年沧桑“中国梦”[n]。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2)。
[5]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思想理论,2013(2)。
[6]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 欧洲梦? 还是中国梦?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人民论坛,2011(9)。
[7]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9)。
[8]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1)。
[9]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考古,2013 (1)。
[10]肖贵清。畅想中国、实干兴邦[j]。党建,2013 (2)。
[12]辛鸣。“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13-3-11
[13]梁丽萍。百年沧桑“中国梦”[n]。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2)。
[14]唐洲雁。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3-28.
[15]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导报,2013(1)。
有关中国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古代时,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看到这里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以礼仪为美德,以至于人们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英国的坦布尔、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
坦布尔认为孔子学说是一部伦理学,涉及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说:“政府无道德,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老百姓无道德,政府无法安定与正常运转。”伏尔泰认为孔子礼仪中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们由于有如此鲜明的学术取向,被他们的同胞戏称为“欧洲孔子”。
孔子毕其一生制礼作乐,是着眼于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要通过礼、乐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两千多年后的欧洲得到很多外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是其思想魅力导致的结果。由此亦可令我们相信当年他们给予中国“礼仪之邦”
中国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东京奥运会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