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研读新土地法心得体会怎么写 土地管理法心得(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精准研读新土地法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效率,规范扶贫资金使用流程,细化扶贫资金使用精度,根据《隆安县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办法》(隆政办发〔20xx〕89号)和隆安县脱贫摘帽第二片区会议精神,结合古潭乡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遵循“分级负责、精准识别、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原则,专项精准扶贫资金(以下简称为“资金”)必须安排给极端贫困户扶贫项目使用,项目实施原则上必须经过村、乡两级领导班子集体民主决策。
第三条 本细则仅适用于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
第二章 资金使用对象
第四条 资金使用的对象为我乡极端贫困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家中无18周岁至60周岁的有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成员,或有部分家庭成员有部分劳动能力仅可进行简单劳作;
(二)家庭自我发展产业能力严重不足,除国家保障收入外无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无稳固住房或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3平方米(含)且没有自筹建房能力;
(四)经乡领导班子讨论认为符合要求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 资金使用的对象必须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主动、自力更生,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不存在“等、靠、要”思想。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六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补助类别和补助标准参照《隆安县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办法》执行,每户每年补助总额不超过3万元;极端贫困户住房建设补助项目每户补助总额不超过5万元。
第七条 极端贫困户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基础上,提交《隆安县精准扶贫贫困户自选发展一户一策产业增收项目申报表》,可以申请一户一增收项目补助:
(一)一户一增收项目确实存在;
(二)通过一户一增收项目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三)一户一增收项目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并签订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帮扶合作协议,帮扶合作方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
(四)一户一增收项目通过村级评议,并提交所在村出具的同意申报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项目的证明文件。
第八条 极端贫困户向所在村委提出住房建设补助申请,并通过村级评议,提交《隆安县“有住房保障”未达标农户扶持项目申报表》可以申请住房建设补助项目。
第九条 村级评议由第一书记或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主持,评议代表9-15人(单数),由驻村干部、驻村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村教师和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生产队队长等了解评议对象户情况的人员组成,评议结果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的通过村级评议。村级评议的内容包括申请人资格、申请合作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
第十条 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极端贫困户因自身原因没有寻求到合适的帮扶人结对产业帮扶的,贫困户村民委员会有义务统一作为帮扶组织,统一安排合作项目,合作收益除去极端贫困户的分红外,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章 项目审核
第十一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通过村级评议后,汇总报乡镇人民政府研究审定,报县人民政府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第十二条 极端贫困户一户一增收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并公示3日后,可按照项目启动后、项目实施完成后两个阶段分两次填写《资金拨付申请表》提出补助申请。资金拨付申请经审核符合规定,项目启动后可先预付应得项目补助总额的80%,项目通过村、乡、县三级核查核验后再拨付余下的20%。
第十三条 由村民委员会统一帮扶安排的项目,项目启动后可以预付应得项目补助总额的100%。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专门的工作组对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按照申报计划进行。
第五章 项目的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极端贫困户向村委提出验收申请,村委收到申请后15日内完成村级核查,汇总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在15日内完成乡镇核验并向县项目主管部门申请县级核验。
第十五条 项目合作对象为本村村委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指派第三方进行村级核验。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一户一增收项目核验相关增收产业,极端贫困户个人银行账户、合作方项目台账等,听取极端贫困户对产业项目实施的评价,确保极端贫困户达到产业增收;
(二)住房建设补助项目核验“有住房保障”核验实体住房稳固性,以及项目结算单、材料单。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古潭乡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和隆安县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至全县脱贫摘帽“两年集中攻坚,一年扫尾巩固”行动结束时。
推荐精准研读新土地法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花园村是甘南州迭部县花园工作站所属的贫困村,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水平普遍较差。20xx年7月18日,帮扶队赴花园村驻村蹲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来到村里不久,帮扶队一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他们白天上山下川、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现状;晚上认真分析总结各种数据,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深入探讨交流,分析总结村里潜在优势和发展瓶颈。面对花园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情况和一系列群众难发展、难脱贫的问题,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和压力落在了每个帮扶队员的心上。
经过反复讨论,征求乡村干部、群众意见后,出台实施《花园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工作计划》,提出了花园村“683”精准扶贫思路,即实施好“农牧村党组织建设工程、贫困对象精准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富民产业培育工程、村容村居美化工程、制定村规民约”等六大工程,建设好“村级道路、人畜饮水、土地平整、引水灌溉、苹果基地、青稞基地、农网改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等八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花园村道吾山养殖产业带、花园旧村粮经作物产业带、花园村益高苹果产业带”等三个产业带。这让花园群众全面理清了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认识,一幅精准脱贫的“花园梦”变得清晰了起来。
基础设施是花园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是制约发展的直接因素,面对欠账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帮扶队的同志们下定决心要啃这块“硬骨头”。他们深入调查研究,先后争取投资35万元实施了花园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村的防洪安全隐患问题;争取投资21万元实施了花园旧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吃水难问题;争取投资18万元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解决了格益那、解办沟村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投资20万元的花园村益高水源保护项目实施完成;投资35万元的花园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实施完成;投资28万元的花园村路高加水源保护项目落实到位;投资20万元的花园村植被恢复项目全部完成;投资30万元的格益那村道建设实施完成;投资8万元的花园村青稞种植项目全部完成;投资2万元的花园村电子商务试点项目投入运行……
精准扶贫户46户190人,缺技术11户,缺资金18户,需要技术培训17户。这一笔笔扶贫账单,深深地刻在了帮扶队员的心中。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现状,他们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措施。
在帮扶队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先后协调各双联单位筹集资金1.9万元,扶持贫困户驾驶技能培训人员19人;筹集资金2.2万元,资助贫困户大学生11人;聘请林果专家李志光为花园村苹果种植技术顾问,培养科技示范户20户,每户带动3户,实现了全村苹果技能培训全覆盖;聘请农作物专家杨彪为青稞、药材种植技术顾问,培养科技明白人60人……花园村帮扶队多渠道筹集资金,还为花园村直肠癌患者赛更自发捐助医疗费10000元,为解办沟村异地搬迁资助20xx0元……
同时,帮扶队从群众关心的增收问题入手,按照“高山养殖、中半山粮经作物种植、下川苹果种植”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动员成立多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产业发展贷款165万元,产业发展入户资金40.6万元;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主要发展黄牛、蕨麻猪及毛驴等适宜本地气候的特有畜种,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带领群众以花园村宕迭二级公路沿线原有益高430亩基地为基础,开发平整荒台地200亩,铺设引水管道2800米,全面完成护网围栏、田间道路、水渠水池、大小门牌等,引进红富士、嘎啦等优质苹果品种,发展花园村苹果示范基地630亩。
花园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们说,乡亲们一张张感激的笑脸是他们得到的最好礼物。
推荐精准研读新土地法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xx县xx镇xx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xx村位于xx县xx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xx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xx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xx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 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xx村扶贫计划, 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xx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xx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xx年春节前夕,局党组
精准研读新土地法心得体会怎么写 土地管理法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