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三个一感想(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三个一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xx县商务粮食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部署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引为镜鉴,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抓严抓实,把“改”字贯穿始终。以下是我此次学习探讨体会。
“一白遮百丑”。“刷白墙”事件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是暴露的深层次问题是干部虚夸的工作作风。“刷白墙”现象,虽属个案,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在现实中的反映,揭示出当前在扶贫心态、扶贫方式、扶贫考核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发人深省。
自以为“一白遮百丑”,实则掩耳盗铃,“刷白墙”没有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为群众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上,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这也凸显出少数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没有责任担当意识,没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真抓实干,而是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应付检查,抱有侥幸心理得过且过,完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导致在扶贫攻坚战中关键的一年,出现“刷白墙”事件,洋相百出。
“刷白墙”事件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上头”各种五花八门的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无不与其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的部门所掌握的资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部门为了使基层实施部门老老实实地听话,组织了专门的一班子所谓“专家”、“学者”、白领闭门造车,从扶贫理论到扶贫政策的实施进行顶层设计,“一个方子抓药”,不因地制宜修订扶贫实施政策,使每一个基层实施部门都无法逃出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部门的“五指山”,弄得县乡两级有关实施部门从年头到年尾整天琢磨迎接这些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评比的指标和应付办法,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去把实事做实、将好事做好,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体验和分享改革开放和扶贫攻坚中实实在在的成果,真真切切的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战的质量。
我目前担任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千人专班”王店孜乡高庄村工作组组长,在扶贫攻坚各项走访排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贫困户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大多属于“老弱病残、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者或教育文化水平低的贫困群众。一些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很大程度也源于因灾、因病,而界处在边缘户和返贫危险中。我根据走访排查实情,对本地各项帮扶政策了然于心,排查发现的贫困户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因病施药,因村因户因人制定“两不愁”方案,落细落小落实“三保障”措施,并及时反馈到村委会和乡政府,不让我走访排查发现的贫困户继续处于困境中。
今年,是脱贫攻坚年,是我县“脱贫摘帽”年,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学习为契机,汲取教训,引为镜鉴,把作风建设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确实发挥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杜绝“刷白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亲力亲为奋战在脱贫攻坚战斗中。
严明的纪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刷白墙”事件不是小事,关系着脱贫攻坚全局,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群众负责,我们必须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作风不严不实、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等违规违纪行为必须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唯此,才能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有关三个一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贯彻落实“三个规定”情况报告(检察院)
xx市xx党组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和《关于建立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作为切实落实中央重要部署要求、落实“两个维护”“四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将“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坚持“四个到位”,狠抓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公正廉洁司法。
一、确保学习认识到位
深刻认识落实“三个规定”及重大事项记录报告
三个一活动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三个一感想(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