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动员队伍心得体会总结 创建工作心得体会(9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建设科技动员队伍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组织机构
㈠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区伟雄
成员:苏秀芳、苏 彪、唐少兰、张贵锋、廖仰平
㈡项目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苏秀芳
成员:廖仰平、张贵锋、易明广、刘 辉、刘洁芳
㈢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小组
组长:苏 彪
成员:陈燕凯、唐少兰、叶建新、王 立
二、建设目标
紧跟国内健康产业发展利好形势,围绕康复保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着力建设实训教学区、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等实训和临床实践功能区,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教产研发服务定于一体。成为行业一流、省内领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打造市级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样板工程,服务于当地健康产业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建设思路
㈠遵循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及通用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㈡定位准确,面向健康服务行业和基层社区培养技术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
㈢分期、分批、分阶段推进。早期,做好实训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中期,在实训中心初步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重点探索如何更有效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发展期,形成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在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㈣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在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实训中心中医康复和养生保健人文环境的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科学运行、师资培养等软件建设。
㈤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研究,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教产合一。
四、建设内容:
1.实训室扩建。购置一批先进的设备,对中医康复保健实训中心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增加120个工位数,以适应本专业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规模。
2.模拟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中社区康复中心配置要求和《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建设规范》,建设一间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作为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配套设施,以适应当地社区康复技术人才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的需要。
3.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建设。该中心将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医药研究院、云浮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学校门诊部融为一体,有独立的建筑和机构设置,集学生教学实训、保健按摩师和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医康复保健产业开发和中医养生理论研究、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社区康复保健服务、中医美容养生于一体。
五、进度安排
n 项目任务 建设进度时间
1 省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6月
地方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7月
学校自筹资金到位 20__年3月
其他资金到位
2 设备招投标 20__年7月-8月
3 设备到货 20__年9月
4 设备验收 20__年10月
5 设备投入使用 20__年11月
6 基地指导教师培训 20__年11月
六、绩效目标
项目评定指标 本专业现状 项目建设目标
实训设施
实训场地总面积(m2) 820 940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285 530
实训室总数 8 9
主要实训设备台/套数 132 216
实训工位总数 350 470
实训与培训
本校学生实训课时数(学年) 1220 1660
承接兄弟学校学生实训人数 0 100
承接师资培训人数 0 20
承接企业员工培训人教 0 100
承接其他社会培训人数(学年) 0 300
承接技能考证培训人数 709 1000
七、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金利用审查工作小组、项目验收工作小组,三个小组均制定工作制度,相对独立工作,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与。
㈡制度保障。科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严格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和学校《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设立独立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效率。
㈢资金保障。积极筹措经费,地方财政承诺划拨配套建设资金75万元;学校集中财力,自筹25万元配套建设资金,并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㈣人才保障。建设过程中聘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指导,由护理专业市级学科带头人牵头负责,本专业骨干教师参与。
八、附件
㈠设备采购清单。
㈡实训室建设效果图。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二〇__年六月二十日
主题建设科技动员队伍心得体会总结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发展了,经济随之腾飞,国家继而富强。这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之道。
与我国一衣带水之隔的日本,便是最成功的例子。明治维新时,日本将发展教育放在了国家建设的首位;甲午战争后,日本更是将从中国强索而来的“赔款” 二亿两白银全部投资于教育,终于使人民的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且造就了一大批振兴日本使之迅速成为世界列强的人才。而重教兴教的世风也为二战后使日本由一穷二白而重新振兴垫定了基础。
当我们惊叹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充斥着全球市场,其经济实力几欲动摇世界头号霸主美国的地位的时候,无不为日本人当初的大力发展教育的远见卓识而竖起了大姆指。
其实,早在古代,我国就有许多有识之士明确地指出了强国兴邦的必由之路:“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尊师重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因如此,所以,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两弹、卫星上天,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奇迹,令世人瞩目。遗憾的是,一场十年 浩劫,大革文化的命,以致几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可喜的是,今天,中国人民终于真正深刻认识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入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 目前,我们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
在各种媒体中,经常报道广大教师献身讲坛的无私奉献事迹,宣传广大教师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的美好品德,让更多的人感知为师者的艰辛与崇高,如今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正在形成。长期以来,教师就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面对如今优厚的社会、物质环境,作为教师更应不愧于这个称号,自身更应对师徳有较深刻的认识,爱教乐教,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徳修养。 所谓师徳,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无可争议地成为首要焦点,其中,师德修养由于其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尤其显得重要。
正因为教师的职业如此神圣,才更应该要求他们是人中的楷模,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求他们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作学生的榜样和模范。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
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社会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缺乏这一点,说明了缺乏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但是,遗憾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更多的是看重师道之“尊”而忽视对学生之“尊”,于是任意讽刺挖苦学生,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随意打骂学生等等现象屡屡出现在我们周围。这种对学生人格和自尊的不尊重,往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容易造成学生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学校,甚至不信任社会的严重后果。
当然,教师毕竟不是圣人,也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守身如玉”、一尘不染、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很容易的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改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总之,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就必须在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中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既是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其次,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作为园丁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把一片爱心化作春雨,浇灌每一棵幼苗,使之茁壮成长,最终满园花果四海飘香。
主题建设科技动员队伍心得体会总结三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合同标的物所处位置:
建设科技动员队伍心得体会总结 创建工作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