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读后感(9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进厂原燃材料质量情况
1.进厂石灰石未完成考核指标,质量波动相对较大,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平均值虽达到要求,但有时含有大量的矿山剥离土和泥灰质岩,在雨季时造成石灰石水分大,以致破碎机被堵多次。氧化镁含量平均值达到了指标控制的要求,但波动很大,特别是5、6月份进厂石灰石氧化镁最高的达17.51%。
2.进厂粘土化学成分基本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sio2含量波动比较大,合格率比较低。马岭土水分含量大,以致下料困难,牛膀子高硅土破碎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料的准确性。
3.进厂原煤整体质量比较好,平均发热量为5909.7kcal/kg,合格率为78.1%。因为进厂品种比较多,这为生产搭配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进厂石膏质量整体较好。主要是石膏粒度均匀,三氧化硫波动少。
5.进厂尾铁矿fe2o3平均为42.8%,合格率为52.2%,整体质量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6.进厂的外购熟料按指标性能从差到好:xx﹤xxx﹤xx﹤xx﹤xx。
二、半成品过程控制质量情况
1.出磨生料kh合格率没有达到考核指标,kh合格率为55.5%,n、p完成的还可以。其中影响kh合格率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料配料采用石灰石、高硅土(马岭土)和高硅砂岩(牛膀子)搭配、炉渣和铁矿五组份配料,其中石灰石又有两到三家不同品位的矿山供应,加上本身石灰石和高硅土波动造成配料上难以准确控制;二是质量部值班工艺员缺乏专业知识、配料水平不高,不会预先灵活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造成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
2.出磨煤粉细度平均值为2.24%,合格率为73.0%,低于控制指标,这跟煤的进料工艺稳定有关。
3.出窑熟料立升重完成比较好,合格率为98.4%。熟料全年平均值为1.54%,其中小于2.0%的合格率为74.2%,小于1.5%的合格率仅为59.1%,未完成考核指标。由于石灰石mgo偏高、配方的调整不到位、入窑生料成分和下料量的波动,加上操作上的问题,全年28天抗压强度平均值仅为54.2mpa。
三、水泥粉磨及成品质量情况
1.水泥粉磨:一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合格率都比较低,这跟生产管理不到位有关;二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合格率完成情况还可以,其中比表面积约低于考核指标,这跟生产a类水泥时要求高比表面积有关。混合材平均合格率为76.8%,完成了考核指标。
2.出磨水泥强度基本在控制指标内,而且质量相对稳定,富裕强度充足。
3.出厂水泥单包袋重合格率完成了控制指标,20袋总净重合格率约偏低,有待改进提高,但相对同行业已经是不错的表现。
四、质量部目标完成情况
1.由上表知,出厂水泥各指标和出厂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都达到了100%;
2.出厂水泥3天和28天抗压强度满足内控指标的要求,标准偏差基本合理;
3.分析组、物理组、控制组内部抽查合格率还比较高,但分析组与省站对比合格率还很低,这与自身水平低有关。
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进厂石灰石源头的质量把关还有待加强,同时加强与收料员的配合。
2.过程质量控制的较多环节完成的仍然很差,部分控制指标完成的结果与《水泥质量管理规程》最基本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出磨生料、入窑生料kh合格率、出窑熟料合格率均未达到要求,有待继续努力。
3.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配料、操作和控制值偏高等),导致熟料28天强度低于目标值。
4.质量部操作人员检验水平还有待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规划
1.加强进厂石灰石质量的把控,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早考虑自己的矿山;
2.继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力度,严把各工序质量关,尤其要加强进厂煤、粘土质量控制力度,努力消除其对生产的影响;
3.质量部和生产部必须密切合作共同监督石灰石、粘土和煤的搭配均化;
4.加强检验工和值班工艺员的培训和过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半成品、成品的实物质量;
6.由于生料均化库下料不稳定,需加强计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入窑生料质量稳定;
7.质量部和生产部共同配合找出合理的配方、合理的合格率和统一稳定的操作,努力提高熟料的28天强度;
8.及时的、有预见性的调整出磨水泥的混合材的掺加量以及其它控制指标,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
推荐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了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单位领导和周围同事在工作上对我的指引和帮助。单位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务实的文化底蕴,使我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进人工作角色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加入这个对企业发展长期负责的团队,是我莫大的荣幸。现将我的试用工作情况、所负责的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以及本人的工作计划作如下总结汇报。
1、基本了解了产品生产工艺;工序排程、人员现状、分组情况、分工方法、岗位职责。
2、初步了解了产品技术标准;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
3、结合市场方面、顾客方面对产品品位的定位情况,按执行公司要求进行明确区分。
4、掌握了产品质量要求等相关工作知识;并具备担当产品质量审核质控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能依据产品使用性能客户要求,进行合理的制程品质控制。且能对质控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原因分析、判断,及时处理制程品质事故;从而指导完成检验、试验工作的实施。
1、检验工作使用文件情况;没有形成文件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前生产线检验员只是依据检验表格上的项目进行检验。大部分方式和方法来自于已往的经验和彼此间信息传递。这样的运作会导致检验自行其事,不利于对检验人员的管理。
我计划待进一步掌握了详细的信息后,拟制本部门用于生产用的检验作业指导文件。
2、生产过程的质量实际情况没有详尽的数据和记录;没有数据和记录的统计不利于分析、指导和控制生产。
我将会在今后工作时计划对制程首、巡、末检建立完整的记录控制;努力开展,实施这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司检验员的对质量工作的认识理解不是很到位,有部分新员工入职时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以至于部分检验人员不能单独完成产品检验和产品性能试验工作。
我计划建议本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的教育、培训,并结合技能状况进行考核、评比。
4、不合格品的管理;现阶段的不合格品管理无详细的记录亦无台帐式制度,这样不利于质控工作展开,往往使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合格品的产生。
推荐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全面抓好设备、材料供应各方面工作。
1、高效完成设备、材料招标及合同谈判及签订工作
上半年,克服山东新疆两地办公的不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完成定标设备约303台共计3个多亿,完成了地下管网材料和现场交通、劳保等物资的供应。为保证所订设备按时生产,及时与计划财务部门配合完成投料款的付款江作,基本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
2、完成了空分等进口设备免税前的准备工作
经过努力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进口免税的备案批文,为项目节省资金预计将达四千多万元。
3、审时度势,适时启动了设备催货工作
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前期所定设备陆续投产,为了提高设备制造质量,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经公司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由供应部牵头,各工段负责人具体负责,全面启动设备催货工作。
4、开展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自查及整改
按照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开展20__年度建设项目工程物资检查的通知(兖矿集团电传[20__]126号)文件精神,对照六项检查内容及标准,对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逐项进行了自查,查找不足,改正错误。
5、初步完善了设备档案登记。
针前期设备采购订货量大,合同多,供应部人手少,再加上两地办公,资料管理没有及时跟上,现在充实人员后,安排专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完善了设备档案登记。
二、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1、根据公司关于项目基本建设的要求,健全物资供应和仓库机构,充实了得力人员,编制了《供应部岗位责任制》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工作分工,明确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大幕渐渐拉开、供应工作山雨欲来做好了人员和机构的准备。
2、对物资管理相关制度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和实际进行修改了和整合,使物资管理制度能够适应建设时期客观实际同时达到简明、清晰的要求,从制度上明确。
三、加强人员培训,开展业务学习,打造适应项目建设需要的供应队伍。
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供应部成员利用每天一到二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不定时进行集体学习,掌握物资供应相关业务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及各个施工流程。
四、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上半年供应部工作有收获、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
1、物资供应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克服两地办公的困难,一套班子分成两拨人马,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创造性的工作,既完成了设备集中订货的繁重任务,又保证了施工现场物资的充足供应。
2、充分体现整理作战理念,在设备招标过程中,供应部、安全技术部不分你我共同协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设备的招标采购;现场物资供应,供应部仅仅依靠本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工程部、安全技术部、综合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现场的物资供应和管理工作。
3、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对计划的控制和执行没有严格把关,造成一些工作上的被动,在今后的供应工作中必须谨记教训,严格控制计划和采购程序。
推荐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20__年即将告别,回忆在这一年当中既忙碌着也有收获着,使我感到有喜
质量管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读后感(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