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 家校共同努力的感想(九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一
四年级家长
大家好!我是方奕尧的爸爸。感谢本次家长会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要特别感谢各位老师,让我们的孩子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让他们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我代表所有家长对各位老师的付出表示忠心的感谢!
对于教育孩子,我并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谈,只是把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说出来,供大家交流。在座的很多家长都比我做得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并不是因为我口才好,也不是因为我教育孩子有多成功,而是作为家长,我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自从孩子进入四年级以后,我发现孩子变得快乐开朗和有责任心了,我很欣慰!在学习上,我没有给过他压力,对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所以,每当他三心二意的时候,我会跟他说:“要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该是学习的时候就不要想着玩,该是玩的时候就要玩的尽性。”这句话的本身,我想也应该是对的,因为过于强迫孩子学习,会对孩子正在发育的身体和心智造成损害,甚至厌学。结果,我不知道他在学习的时候,有没有想着玩?但我知道的是,他在玩的时候肯定没有想着学习。也由于我的这种松懈的教育思想,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不上不下,这个问题我会做进一步的思考,掌握好对孩子的松紧度。
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为父母,要经常以好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孩子,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虽然不能做到完美,但要努力让自己做好。
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记得我家奕尧小的时候非常胆小,在幼儿园的一次六一表演中,全班的小朋友都兴致勃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出场,结果表演的时候,唯独我家这个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大哭起来,我当时又急又气。这件事对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我就在想,他做为一个男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个性,想着怎样去帮助他改变。直到一年级的时候,我意外地了解到少儿街舞,既能煅练身体,又能培养自信,真是两全齐美。于是,我鼓励他去学习,经过两年的时间,他从抗拒到接受,再到现在的喜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足以证明孩子的兴趣和性格都是可以培养的。目前,他已参加过两届少儿街舞个人挑战赛,面对上百名的选手和评委,都能从容以对,表现自如。在一对一的pk赛中,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内心十分紧张,但他没有放弃过,勇敢地展现自己,这种坚持到底,欣然进取的精神,正是我想要看到的。我发现,在每次老师和父母的赞许中,他都能找到自信,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我们412班的全体就像一个大家庭,三位老师就好比是我们的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基本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次向为了我们孩子而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四(12)班方奕尧爸爸
12月15日
描写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二
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并能健康成长。虽然我觉得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处。
谈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许多其他家长的文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及时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对不好的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
家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他。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关注成绩。要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应让孩子经历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原因,讲明道理,让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能勇敢的站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斗志。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来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已深深的体会到做家长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描写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三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描写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四
1、成立亲子成长共同体
每个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所在社区、成绩、兴趣爱好等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和家长形成“亲子成长共同体”,亲子成长共同体作为家校合作、亲子合作开展活动的基本组织和平台。每个亲子成长共同体选出一名学生组长和一名家长组长(学生组长可由班团干部或课代表兼),作为该共同体的学生和家长代表及开展活动的组织联系人。
2、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
学校成立基于亲子成长共同体的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各班的班主任和各个亲子成长共同体的家长组长组成本班的班级家校合作委员会,班主任为主任;年级部人员和各班家校合作委员会成员
家校共同努力心得体会范本 家校共同努力的感想(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