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实用 强化警示教育心得体会(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警示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利用反面教材,引以为戒。认清大窟窿都是由小砂眼演变而成的,必须慎初、慎微、慎独;认清行贿者总是披着热情、友好的外衣,处心积虑地投你所好,借用你的权力为他服务,必须提高警惕,慎好、慎友、慎权。
二、树牢防腐意识,切莫糊涂。在廉洁问题上犯不得一点糊涂,抱不得一点侥幸思想。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时,要自觉拒腐防变,否则,不但毁了自己的一生、又危害家庭,更危害了国家利益、危害了社会。今天,几个犯人的现身说法,在让我们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又不难发现他们共有着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都曾受到家庭、组织的良好教育,都曾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二是都有辉煌的过去,曾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三是都曾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权力;四是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人民的罪人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而失去了拒腐防变能力。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组织惋惜,家人痛心,自己悔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以此为鉴。
三、慎用手中权力,造福社会。权力是一面双刃剑,用好权会给社会做更多的好事、实事,用不好权也有可能会毁了自己、毁了家庭、贻误事业、危害社会。迷途者的现身说法也表明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初,还是慎重掌权,慎重用权,但当获取了荣誉和得到领导的信任后就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放松警惕,混淆甲乙方,称兄道弟,无形中将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资本。我们必须引以为戒,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
四、端正人生态度,知足常乐。钱财是过眼云烟,幸福才是永恒。万恶皆因贪字起,贪念会让人的私欲无限膨胀,直至冲昏头脑,失去理智。迷途者的现身说法无一不是因为贪欲之手触及法律底线,而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一切向“钱”看,不要搞“攀比”,珍惜现有岗位和待遇,算好七本帐,不要迷失方向,在履行岗位职责时,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问心无愧。
五、加强学习改造,自警自律。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一定要不断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部门法规的学习,更要加强自身的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努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自身免疫力,始终牢记党员标准、岗位职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法分子便无机可乘。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要在保证自身廉洁的前提下,加强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加强员工教育管理,完善制度,杜绝管理漏洞,强化监督,保护好队伍稳定;加强自身抓廉政建设的能力提升,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把廉政建设的成果切实转化为企业经营效益。
中国建设银行警示教育案例学习心得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基层机构案件濒发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给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其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通过剖析案件成因,从源头上防范银行案件的发生,是各级银行机构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代价》警示教育案例的学习,结合自己在银行多年工作的体会,在案件的防范对策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一)端正经营理念,促进银行业务稳健、快速发展。以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早已明确了的经营指导思想。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抛弃只求规模、不讲质量、不惜成本抓存款的短期行为,始终把握正确的经营理[“文 秘 港”还有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念。
(二)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根据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年度综合经营计划,建立和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权责利相结合的绩效 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全行员工的风险意识,构筑内部稽核、委派会计主管、业务检查、风险管理、审计监督等多层次的风险抵御防线,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和落实各级分支行经营管理责任,推行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尤其对案件频发的机构负责人要实行引咎辞职制度。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队,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银行机构要把每一位员工都当作主人和价值创造者,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薪酬、晋升等激励办法,为员工搭建稳定的、通畅的发展空间。弘扬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提升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贡献度。同时,经常对员工开展警示教育,定期进行员工排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将案件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强化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培育合规文化。不断强化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逐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
警示教育对防范案件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警示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员工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问题,对照案例校正人生坐标,增强自律意识。在教育中陈述反面典型的犯罪过程,则应尽可能避免提及犯罪技巧和躲避检查伎俩,以免被居心叵测之人仿效借鉴。同时,要多挖掘犯罪根源,少展现个性细节。尽管犯罪形形色色,种类多样,但走上违法道路,都有其共性所在。应该从纷繁的犯罪个案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来教育人,在提及违纪犯罪实例时要对内容和具体细节把关。通过对违纪犯罪现象的理性分析,让员工明白一个道理:人的堕落,并非偶然,都有一个不知不觉从小变大的渐进过程,都因循从小恶到大恶,最终走向身败名裂的轨迹,如果不拘小恶,忽微常积,明天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就是你自己,从而让员工真正得到警示。
相关文章
对于警示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实用二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纪委监委要求,对局基层干部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记录片,学习了局党组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开展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是省、市、县三级部署开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应对反腐败公号文秘稿子整理严峻复杂形势,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有力抓手和迫切需要。局各党总支(党支部)、各单位党支部每位党员干部一定要提升站位、端正态度、扛起责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以案促改工作,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的工作部署上来。
(一)以案促改是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举措。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要完善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找准并堵塞制度漏洞,能够扩大执纪审查后续效应,巩固治标成效,有力促进治本,推动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以案促改是以案为鉴、正风肃纪的重要抓手。我县选取的x、x、x三起案例有其典型性,三人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且大都在中央三令五申的情况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案情触目惊心。我们从中既要看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严惩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力度,也要看到组织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教育保护挽救干部的关爱之情。要深刻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发生,真正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改一方”。
(三)以案促改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以来,县委对新形势下从严管党治党作出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越压越实、螺丝越拧越紧,开创了全县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作为基层我们要清醒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不敢腐的震慑有待加强,不能腐的机制仍需完善,不想腐的自公号文秘稿子整理觉尚未形成。当前,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以案促改,可以有效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不断加大预防治本力度,持续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为局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x、x作为党委的主职,忘了初心、心存侥幸,一步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沦为阶下囚,教训惨痛而深刻: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以此为反面教材,深刻剖析、举一反三,坚守党性原则,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一)理想信念决不能动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认真剖析这两起案件,x、x二人长期不注重理论学习、党性锻炼,思想“缺钙”,脱离群众,背弃了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是其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根本原因。各支部要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纪律规矩决不能松弛。纪律规矩既是“高压线”,也是“护身符”。这两起案件中,当事人都是放松了纪律要求,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心存侥幸,最终走上违法违纪道路。这两起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如果把党章党规党纪抛在脑后,就会丧失底线,什么规矩都敢破、什么“红灯”都敢闯,就会逐步走上不归路。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严守党的“六大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不踩底线、远离红线,始终做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的“明白人”。
(三)手中权力决不能滥用。权力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为人民负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确保手中的权力永远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四)监督约束决不能拒绝。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是对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干部的关爱。反观这两起典型案例,监督缺位,自我约束不严,不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是案件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事实证明,主动接受监督的干部较少犯错误,拒绝接受监督的干部很容易出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让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章党规党纪有效执行。
局党组已经出台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党总支、党支部要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分析案发原因、重点领域防控,选取本、本单位突出个案、共性岗位、重点领域和部门三个层面案例剖析,紧盯中心工作、关键岗位、民生问题三个重点领域,抓住事前教育预防、事发惩治预防、事后制度预防三个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做好宣传动员、剖析整改、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等各个阶段工作。
(一)深挖细剖,找准问题根源。把原因找准、问题挖透,找准努力方向,才能真正吸取教训、以案促改。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剖析案发的深层次原因,深挖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根源。
(二)制定措施,集中抓好整改。各党总支、党支部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一要突出具体有效。整改措施、整改台账要责任到人、措施到事,逐条提出目标、对策和时限,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要持续攻坚的设定时限、抓紧推进,确保条条整改、件件落实。二要注重统筹结合。把整改工作与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把以案促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
警示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实用 强化警示教育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