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和易思认知实习心得体会简短(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美和易思认知实习心得体会简短一
在这个人人谈贫富论成败、忙忙碌碌的时代,如何让心灵透过纷扰嘈杂,在荒芜中找到秩序,在纷乱中感受宁静?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的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真”如春风,可以拂去心灵的微尘;“善”犹春雨,可以浇灌出生命的花朵;“美”似朝阳,可以增添身边的韵色。
阿里木依靠每串羊肉串仅赚得的三毛钱,做起草根慈善家,迄今共捐出了十五万元多,他给晴天很少的贵州带来了照亮内心世界的爱的阳光。当初为人母的吴菊萍看到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时,她张开爱的怀抱接住女童,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成为“最美妈妈”。还有最美教师张丽丽,最美司机吴斌……他们书写了人间的大爱。
曾经全国都在讨论一个拒绝冷漠唤醒良知的问题,两岁的小悦悦用她幼小的生命撞击着国民的良知,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她本应该在妈妈的怀中撒娇,可是被那些没有良知的人夺取了生命,她两次遭车碾压、可十八个路人视若无睹。事件爆料后,全国人民都愤愤不满,可是经此一事人们的良知又是否真正被唤醒了呢?不,没有!就在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几天后湖南六十二岁的卖水果小贩李某连收四张假钞,因怒气攻心而倒地猝死,七百多斤的水果遭路人抢劫一空。四百元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不足挂齿的,但对于一个小贩来说是连续几天几夜的劳累辛苦挣得的救命钱啊,而人们贪图小利的行为更是可耻的!
马年春晚上由郝健等人演绎的小品《扶不扶》再一次震动了我的心,因为帮人而被坑、被陷害的事例使得人们即使想帮也不敢了,真真假假已经吓到了人们的心!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善,则永世长存。”
无论社会有多混乱,无论生活有多匆忙,我始终追求真善美,用我抒发真情的文笔,用我展现真爱的画卷,用我内心真实的呼唤,用我实际的行动去追求!
对于美和易思认知实习心得体会简短二
美是什么?我们怎样去认识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有点让我无从下手。如果单纯的说美是漂亮,有些肤浅;说美是善良,又有些抽象;说美是看着顺眼的东西,又有些狭隘……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我有些疑惑了。
然而,当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以后,我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力量的伟大。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用他毕生精力,向人们谈论美。这是他对美的魅力的深刻体验,是对他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更是给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他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力图在促进年轻一代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指南。此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并且谈了学习美学的基本方法。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美学是科学工作的一种,它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以及排除万难的勇气。马克思的名言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是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到这里人们就应该排除一切疑虑;这个领域里不容许又丝毫畏惧!’”朱光潜先生也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学道路的不懈追求。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
人们在不断的探究美的定义是什么?但是并没有固定的结论。美可以变为丑,丑也可以转化为美。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
谈美离不开谈人,因为美是一种对于人来说才具有意义的价值。文中写到:“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因此,人的活动大致分为知情意这三种,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并且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
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
对于美和易思认知实习心得体会简短(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