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心得体会手抄报报告 二年级下数学总结手抄报(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数学二年级心得体会手抄报报告一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出示26页“摘西瓜”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28 34 23=
(3)学生讨论: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算出来。
(4)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
(5)指名学生板书:
28 62
34 23
------ --------
62 85
(6)师:为了写起来方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边说边板书:
28
34
------
62
23
------
85
(7)引导学生写明答案和单位,让学生分析一下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8)课件出示:练习:让学生完成26页做一做,
46 25 17=
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
2、教学例2。
(1)测试课本27页“运西瓜”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让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板书:85-40-26=
(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4)师: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请写在练习本上
(引导学生根据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连减的竖式写法)
(5)展示学生的连减竖式
师:除了这个竖式写法,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引导学生看书本27页小男孩的算法和写法:
第一步:85-40=45可以口算,不用写算式。
第二步: 45-26 (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要口算,口算有困难的可以用笔算) (6)学生讨论:除了用85-40-26这种方法进行计算,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吗?
(7)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
(8)师板书:40 26=66(个)85-66=19(个) 课件出示。
(9)把例1例2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连加连减),并板书课题。
(10)练习:27页做一做第1题
54 20 16=
90-58-24=
三、实践运用、拓展思维。
练习五第1题,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多少人?
试一试
56 34-20=
78-24 39=
练一练:星星合唱队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填一填,跳绳比赛,
(1)前两次比赛结束时,小聪共跳 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 下。
(2)第三次比赛,小聪跳 下,小明跳 下。
(3)小亮获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多少?
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畅谈,师小结。
知识应用:把每一横行、每一竖行和每一斜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关于数学二年级心得体会手抄报报告二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2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
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出发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习例1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 2
师: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 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 2=7,再算30 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习竖式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是5 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习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 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
3、合作解决竖式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摆小棒算出了35 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一下。
小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
课本第12~13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要对齐。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要对齐。
关于数学二年级心得体会手抄报报告三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区分一些简单的形图形和方位,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
数学二年级心得体会手抄报报告 二年级下数学总结手抄报(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