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好!

面对三小这人才济济的大家庭,觉得自己很没资格站在这里。因为自己才来三小工作两年,也没为学校做出多大成绩,今天来参加竞聘,着实感到资历尚浅。今天早上我也这样与王老师交流着,但王老师却说:"没有试过怎能说不行".

是啊,这让我想起自己暑假期间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主题大致是《勇敢的亮出你自己》,讲的是一位教授在中国授课时,每每提到一个问题,大多数同学们的反应总是把头低下,不敢直视老师那扫视、搜寻的目光。从而课堂上教授也深感无奈,觉得自己的授课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不想继续下去。因此教授穿插了在国外授课的情景:一进教室,有很多同学会将自己的名字用最醒目的颜色和大大的字体写在一张纸上,贴在自己的座位上,以便于随时能让教授点出自己的名字。而每当教授抛出一个问题时,会有很多学生自信大胆的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实际证明,这些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同学,有时就因为一次回答问题,表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而被一些著名公司重用。

只有勇敢的亮出自己,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机会。新的时代,不需要过分谦虚。记得在师范时每节文选课的三分钟演讲,我有一次演讲的题目是《不要轻易说我不行》。

虽然自己经常用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激励我的学生,可是反思自己,我做到了吗?没有。虽然以前在原先单位干过少先大队辅导员,语文教研组长,但这一切都是领导给予我的厚望,没有一次是靠着亮出自己做到的。

直到今天,走上这个讲台,我想来一次挑战,这不仅将是我人生中的一种财富,我想我也是为自己孩子做榜样,让我那还有些胆小的女儿再自信些,我想这样也将是我激励学生的一次积极、真实而富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细细一想,这岂不是一举三得,还有什么比真实的例子更能打动人呢?

那么既然今天我勇敢的站在了这里,我想我应该勇敢的亮出自己的优势,也便于领导和同事坚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1.认真对待任何事情。

我用心想想自己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智慧和才能,但我总觉得"认真对待任何事情"是我的座右铭。也许有的同事会认为我的座右铭太简单了,太朴实了,究其核心其实只有两个字"认真",但我觉得这"认真"太不普通了,正是它让我收获了一些虽不辉煌,却对的起自己良心和付出的成绩。

2.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我记得在原先单位,领导老是说这样一句话:"能者多劳".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安慰话,但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承担这种多劳,怎能在一次次磨砺中成长起来。也像我们朱校长说的那样:破茧成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美丽的。

3.个性不张扬,能与同事和睦相处。

无论在上学或是工作期间,我一只有着较好的人缘,我想这与我的个性可能有关。从不敢认为自己多么优秀,哪怕是取的一点成绩也不敢居功自傲。自己不太善谈,但我会用我的微笑和真诚,敢于在同事间多挑担子,来让大家认识我,了解我,接纳我。我想大家在一起是缘分,真的就像张校长说的那样:同事们在一起的时间有时甚至比家人还多。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还有许多缺点,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做事有时会显得优柔寡断,沟通能力亟待加强,但我愿意学习,愿意改变,愿意提高。

因此,假如我能竞聘成功,我将一如既往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作为年级组的带头人,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率先垂范,全面关心本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在本组内形成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引导全组形成"奋发向上,锐意改革,团结互助,勇于奉献"的作风。

2.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给蹲点领导当好助手和参谋,步调一致地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意图,做到上情下达。认真完成学校各处室布置的任务

3.要作到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才会获得其他老师的尊重,便于工作的开展。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假若竞聘成功,我将会从细处着手,详细制定自己的工作思路。总之,是学校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与舞台,我将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学校的发展推波助澜。

谢谢大家!

主题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大家好!我是xxx,很高兴能够参加我们xx学校这次“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x校长让我给大家讲一节党课,其实各位都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是讲课的行家,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后生晚辈,不敢在大家面前献丑,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的主题是“回首来路,不忘初心”,主要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一是我们这个党是怎样一步步走来的,二是我们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三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怎么干?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加一个话题和大家讨论,就是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到底该怎么搞?

首先是第一个话题: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会,但这一切,在97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党,一路走来不容易。

(一)艰难困苦,党的成长壮大不容易。我们这个党,从一开始就不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组建的时候(1921年党的一大时),只有50余名党员。连自己都不看好自己。党的两个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来。陈独秀是在兼任预科大学校长,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校舍,“人一走,开款子的事就不好办了。”李大钊兼任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时至年终,公务繁忙。可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有多忙,那些工作和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比起来,显然不值一提。不仅是他们,连毛主席也没有过多重视。到延安时,我们党需要设立一个建党纪念日,可当时在位的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他们也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天,只记得是7月份,天很热。索性定在7月1日。后来经考证,一大是7月23日召开的。所以当时我们的领导人就没有重视这次大会。

另外,这次会议也不顺利。会议开到一半,法租界的密探敲门,声称走错了。其他代表不以为然,但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季米特洛夫是名经验丰富的老革命,马上意识到暴露了,建议转移。之后,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进行。在这期间,广州小组代表陈公博(带着新婚妻子度蜜月来的),遇到一次偶然的情杀事件,吓得带着妻子跑了,没有参加后面的会议。

另外,一大代表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13名代表中陈公博1922年脱党,李达1923年脱党,李汉俊1924年脱党,周佛海1924年脱党,包惠曾1927年脱党,刘仁静由于长期没有参加组织工作1930年被党开除,张国焘1938年叛逃被党开除。13人里脱党、开除的竟有7人,超过了半数!还有4位牺牲:王尽美1925年,邓恩铭1931年,何叔衡1935年,陈潭秋1943年。最后看到革命胜利,站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金一南曾经发出感慨:那些脱党的、被开除的,你别走,参加完会议找个地方躲28年,新中国建立了,你的历史地位都是彪炳史册的。事实也是这样:由于长期没有参加组织工作1930年被党开除的刘仁静,建国后也被给予了相应的待遇,当上了国务院参事。1987年8月5日早晨晨练时,被22路公交车撞死,中共中央还专门派人进行了调查。

现在,我们的党已经97岁了,有8800万党员。当初那些建党的人能想到吗?当初的中国其他政治势力能想到吗?可以说是一个历史奇迹。

(二)历史抉择,党的执政地位不容易。中国是一开始就选择共产党来执政的吗?不是!可以说是试遍了所有方法,不得已,才选择了共产党。

鸦片战争后,各个阶级先后做了很多次社会实验:农民阶级希望改朝换代救中国,但是太平天国失败了。资本主义改良派希望兴办实业救中国,但是洋务运动失败了。君主立宪派,希望通过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百日维新失败了。资本主义革命党人,希望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辛亥革命虽然胜利了,但胜利果实又被北洋军阀窃取,也失败了。蒋介石希望引入法西斯主义,走德国的路,也失败了。所以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俄国人的路,是历史百般无奈作出的最后选择。

但是,执政的路容易吗?德国、法国共产党,在国内有合法政党地位,在希特勒取缔之前还能在议会开展合法斗争。俄国共产党,二大时就赢得了全国胜利。东欧各个国家的共产党,更是躺在床上,被苏军的坦克送上了执政党的位置。但中国共产党有这个条件吗?没有!

建国前,除了少数时期,我党是合法政党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匪”。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一旦被抓,基本上难逃一死。1931年,国民党抓住了当时我党的总书记向忠发。这家伙还没上刑就招供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叛变的总书记,蒋介石给出的命令还是:立即枪毙!对比一下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托洛斯基都被沙皇抓过,但最多也就是流放。可以说,沙皇对俄共(布)真是太仁慈了。

党的最高领袖都如此危险,下级党员就更不用说了。建党28年期间,我们的党员损失数无法准确统计。所以现在有人说:共产党如何独裁,应该搞多党制,轮流执政。要我说,先让他们拿出那么多人头来,拿不出来,就老老实实待着!

(三)筚路蓝缕,党的道路开创不容易。中国共产党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该往哪走的吗?不是!是一次次失败,付出血的代价后才得来的宝贵经验。列宁主义说: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在中心

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校长大讲堂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