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员工心得体会和方法 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心得(四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中国共青团员工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5月4日下午,校团委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在大操场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和“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校党委书记谭志远校长,彭锋副校长、张保健副校长、甄富贵副校长、雷式适副校长来到现场,与全校千余名青年学生共同庆祝五四青年节。
宣誓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首先老团员向新团员们佩戴上团徽,标志着新团员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紧接着所有的新团员在学校团委书记江泽彬的带领下,面对庄严、鲜艳的团旗进行庄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宣誓声响亮、激昂,充分展现出新团员的自豪、青春与力量。
张保健副校长对参加入团宣誓仪式的380位新团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所有的团员青年提出希望与要求,鼓励新入团员严以律己,勤奋学习,严守纪律,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并勉励大家弘扬“五四”精神,奋发向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让在场的新入团接受了一次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洗礼。
最后,新团员在江泽彬书记的带领下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宣誓仪式在嘹亮的歌声中落下唯幕。
紧接着,“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在《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高涨的参与热情、宏亮的美妙歌声,以及极具创意的队形变化,抒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唱响了学生们的热血青春,歌声或婉转,或激扬,或振奋,或高亢,或温婉,整个现场的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初二2班的合唱《国家》出现的`集体手语舞,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初一9班的《团结就是力量》唱出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力,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所迸发出的爱国热情,铿锵而激昂;初二3班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以近乎专业的唱法,道出了91年前那段岁月里的沧桑与激扬,追求与梦想。初一、初二级老师也进行了大合唱表演,把现场现场的气氛推向极点。
通过精彩角逐,由初二(2)班和初一(11)班获得了合唱比赛一等奖。比赛在同学们热烈的欢呼声、歌声和掌声中结束,也宣告了20_年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暨“唱响校园”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完满结束。
“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富贵的精神财富,是不畏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是追求进步的精神,是中国青年强烈爱国热情的体现。作为新一代的育英学子,在弘扬的同时,还应继承。
宣誓活动不仅仅是一次仪式,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意识教育,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一名政治合格的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做一名思想品质良好、有素质的社会公民。
最新中国共青团员工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齐晚上好(鞠躬)这里是2020年财政局共庆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现场。我是今晚的主持人___我是___齐欢迎大家的到来。
七月的天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大地笑语欢歌100年前的七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庄严宣告成立。
100年前的七月,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冉冉升起。
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此,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100年的曲曲折折100载的风风雨雨100年的光辉历程100载的翻天覆地在这面火红的党旗率领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一条巨龙于世界的东方傲然屹立
党旗飘飘,青山不老。在党的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用我们的歌声为她献上一份深深地敬意和祝愿。
今晚财政局全体同仁共聚于此,为了镰刀和斧头更加璀璨,为七月的祖国,为党的生日,共同举杯。
齐我们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年轻,繁荣昌盛;我们祝愿,中国共产党的明天更加灿烂与辉煌!下面我宣布——2017年财政局共庆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合正式开始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参加本次晚会的各位领导及嘉宾,他们分别是:……(轮流介绍)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踏起歌舞》改革开放奏华章普天同庆喜洋洋让我们一起踏起歌舞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家请欣赏舞蹈《踏起歌舞》。
《歌唱祖国》,《解放区的天》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文明也造就了炎黄传人的勤劳与善良.在这一片晴朗辽阔的蓝天下,我们奋发图强,吟咏歌唱.
在这一片晴朗辽阔的蓝天下,我门继往开来,自由翱翔.今天,我们放声歌唱,歌唱祖国,歌唱解放区那晴朗辽阔的蓝天。
下面请欣赏合唱:《歌唱祖国》《解放区的天》《红旗飘飘》你和太阳一同升起,映红中国每寸土地,你和共和国血脉相依,共同走过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
是啊,我们生长在红旗下,我们团结在红旗旁。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了我们永远不变的信念。请欣赏独唱《红旗飘飘》!《向党献一份忠诚为民建一座新城》潮白河的美景染遍京郊大地,甜美的歌声传递浓浓的情意,清澈的河水吟唱夏的韵律,披彩的新城涌动着喜庆的乐曲。
喜看顺义新貌,处处高楼林立、一派兴旺。
放眼潮白两岸,处处改革发展、强音激荡。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波澜壮阔。
中国共产党写下的华美诗篇,灿烂辉煌。
下面请听配乐诗朗诵《向党献一份忠诚为民建一座新城》《映山红》《红星闪闪》
八角帽、红五星,多少年轻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染成那岭上开遍的映山红然而,火映红星星更亮,血洒红旗旗更红!红,是旗帜的色彩;红,是热血的澎湃;红,是希望的火种;红,是灿烂的未来。
下面请欣赏合唱《映山红》《红星闪闪》《党啊,我们为你歌唱》100年前那只飘摇的嘉兴渔船,引航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
100年前那一只只郑重宣誓的手,挽住了一个孱弱国家延续百年的屈辱,托起了一个国度新的希望。
100年,沧海桑田,只有那句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誓言,划破了时间的屏障,依旧坚定在每一位盟誓人的心中。
100年,薪火相传。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和建设着伟大的祖国。
合:今天,在您100周岁的生日里,请允许我们为你唱响一首首灵魂的赞歌!下面请欣赏,《党啊,我们为你歌唱》《十送红军》《社员都是向阳花》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风展红旗,壮怀激烈二万五千里浩荡画卷,雄奇瑰丽,光照千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巨大精神遗产
长征精神是一种穿越时空,连接今古的强大力量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下面请欣赏《十送红军》《社员都是向阳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天增岁月人增寿,无情岁月增中减。自然规律谁都不可改变。然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们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冻,他们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请听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国家》当纷飞的大雪肆虐南国时,我们用温暖的爱心融化坚冰当举世震惊的地震扫荡我们温馨的家园时,我们用坚韧顽强,铸就了一座座心灵的城池当更多的困难、更激烈的挑战出现时,我们依然选择勇往直前,选择多难兴邦的坚强,选择不为艰险的前进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的国家请欣赏歌曲《国家》结束词从踏青的的燕山鸟瞰涌动的云烟,从澎湃的渤海湾眺看搏击的风帆,江河万里,七月的丰碑耸立不朽,神州大地,100年的党史辉煌灿烂。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时代的航船上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让我们在鲜艳的党旗指引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创造共和国更加辉煌的明天!2017年财政局共庆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晚会到此结束,让我们相约相聚的来年,合:再见!
最新中国共青团员工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同志们:
学习历史,我们必须掌握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定论,从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28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段历史29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建设”。第三个历史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历史34年,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改革”。第四个历史时期: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的标识就是“复兴”。
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我们可以把“四件大事”用4个“天、地”或是4个“大业”来高度概括,即: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第一个“天、地”,即“开天辟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的“救国大业”。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最终归于失败。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1941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把7月1日作为建党纪念日,7月23日是诞生日,7月1日则是纪念日,两个日子是有差别的),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第二个“天、地”,即“改天换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的“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解放,很多基层政权尚未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1954年6月,毛泽东主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6年,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有了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它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又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为增强国防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之后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一切进步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口号。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铁人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1960年2月,河南省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至1969年7月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灌溉面积达54万亩),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个“天、地”,即“翻天覆地”,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的“富国大业”。
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甚至是严重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影响全局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内乱。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1978年9月16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指出:“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
中国共青团员工心得体会和方法 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心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