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 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自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引马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党委政府联席会、党委扩大会对该项活动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会后,领导组成员分赴各村参加支、村两委会议,层层宣传发动,在群众聚集地及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为“大走访”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乡机关干部及中小学校长120余人进行了分工,全乡共分为8个工作组,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准确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次活动以特助贫困生和贫困群众为重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党和政府的关心,截至目前,全乡已对131户特困户、学生及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同时走访了老党员、老干部,并向每个困难户发放了50元慰问金。走访中,机关干部就引马乡发展思路、干部的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向大家详细征询了意见。
走访工作形式多样、方式灵活。除了基本的召开会议群访、走村串户拜访、田间地头随访,还开展了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大走访活动。一是设立群众工作站。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工作落于实处,活动渗透到位,将大走访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公布于众。二是制作“村民意见表和意见箱”。意见表发放到农户,乡联村干部定期收集整理,逐一办理答复,进一步丰富“大走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行“四个开展”。
一是开展集中调研,活动期间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一个月,走访不少于30户。认真解决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
二是开展定点联系。结合我乡实际,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定点联系村、组、户。通过开展定点接访,及时、就地解决合理诉求。
三是开展定期回访。对已办结的事项和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全部进行回访,通过回访及时掌握新情况,确保问题不反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对于没有解决到位的问题,及时向群众作了解释说明。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重点人员、重点对象保持经常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四是开展政策宣讲。深入村组,通过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印发宣传资料、上门谈心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政策,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描写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我们身边竖起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他们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同窗、或素不相识。他们总是以真诚的启迪,感召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以模范的作风,激发我们积极进取的决心。与他们同行,我们青春的道路似乎充满阳光。
在近日走访党员的活动中,我们与辅导员曹老师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就学习、思想、入党等问题在轻松而不乏严肃的谈话氛围中作了讨论,领略到老师身为一名党员的别样风采。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经过一系列高级党校的理论学习后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党员与普通群众间的差异,如何在平日生活中体现党员价值。梁老师结合自身入党经历让我们懂得一个人入党前后的态度应该始终如一,只是个人经验和感受丰富了。老师坦言自己在入党的路程中有过错失、有过曲折,更从中学会争取,明白只有切实的努力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实现自己的追求。
梁老师借谈话机会向我们指出当下大学生入党普遍存在积极性高,而动机不明不纯现象。他希望我们分析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不屈从外因,用自己的坚持体现自我内在追求的本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我懂得老师意在让我们深思入党这个严肃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清楚共产党员身上的使命和责任,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未来才能成为一名出色成功的党员。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的名言正是共产党员们一贯践行的为人原则,处事方针。谈话中梁老师强调了向他人虚心学习,重视细节小事的重要性。党员永远都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只是在困难时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不够的,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他督促我们珍惜大学这个自由广阔的舞台丰富自己的内涵,以学习为本职任务,积极投入各项社会工作。恩格斯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力求把小事做细,大事做好。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总是消融在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中。我们不仅要把每次的历练作为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更要在这宝贵的学习过程中与大家互勉互励、共同进步。落实党员们爱岗尊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尽一份力量,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梁老师认为大学生在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时除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经验充实自己,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党的知识,逐步提高思想觉悟外,更要注意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人生的道路弯弯曲曲,社会的环境变化万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没健全的人格,迟早会在纷繁复杂、坎坷崎岖的社会现实面前碰壁、受挫,甚至一蹶不振。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从容应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基本保证。我们应该擅于自我剖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长与短、得与失、名与利,不断提升自我人格。 这次走访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我深刻了解到了共产党员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反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从而保持作风上的先进性。这次主题活动虽然是学校组织的,但是却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关于党的知识,身为积极入党分子的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和党有关的东西感到很开心的。希望这些活动会在我们入党的道路上一直引导着我们,使我们在向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迈进了一大步。
温曾说过“我心中寄托的是青年,是大学生,是整个青年一代。”此话让人在激动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更意识到成为党员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政治追求,也是一条逐步发掘自我,臻于完善的道路。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此次的走访党员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不能因为经验欠缺而放弃积累,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而放弃提高,不能因为没有即时得到回报而不去付出,只有真正做出了努力,才有成就事业、证明价值的可能,才为将来的收获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描写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近年来,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县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式逐年向好。20xx年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是近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发展,但基础比较脆弱,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摸清我县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根据县政府、局机关的安排,以煤矿安全课题,就我县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深入到煤矿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煤矿现状及趋势
我县是一个产煤县,现有煤矿6座,其中复产矿井有1个,复工矿井2个停工停产矿井3个。全市地方煤矿自整顿规范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各项制度、措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安全生产投入逐年增大,取的了较好的成绩。
(一)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得到高度重视。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落实责任制。县局和煤矿,煤矿和矿长、工程师、副矿长、班队长、工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并于年终考核兑现奖惩。二是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调度会,对有关精
神层层传达,对有关工作安排通报。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包保安全制度和驻矿督查员制度。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到煤矿督促检查工作,查隐患促整改。四是各级主管部门不定期开展安全抽查,如对人最困最易发生事故的零点班和四点班重点督查,防患于未然。
(二)安全投入得到增大。一是瓦斯防范措施方面。在巷道、采掘面等地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班组配备便携式瓦检器专人巡检。二是全部煤矿实现了有工作面必须配探水钻,真正做到了有采必探,有掘必探。三是煤尘防护,工作面采用防暴设施,通过洒水、喷雾降尘,采用湿式钻眼法。四是采取防电击火花、过流、接地、跳闸管理,用防静电阻燃电缆、风筒、皮带,配电点配备灭火器、灭火沙袋,专人跟班检查机电设备杜绝电机火花,禁带火种下井作业。
(三)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得以明确。通过明确煤矿法人承担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各部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督主体的职责,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及多年的摸索和总结,甚至于血的教训后,各煤矿业主逐步能意识到“安全即是生产力”的道理,加上国家“重典治安”方针的贯彻实施,现煤矿业主的思想意识已发生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质的转变。
(四)安全形势逐年向好。经过不断的深化煤矿安全整治,采取关小上大、明晰产权、强化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
为,加大煤矿瓦斯治理、采煤方法改革等基础性工作,及安全专项整治与安全生产许可相结合,严格程序标准,强制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煤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矿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较低,工人流动性大 首先,有部分煤矿业主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同时煤矿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班队级这些“兵头将尾”的基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业主的亲戚或朋友,技术短缺,安全意识不高。此外,许多工人干活凭经验,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等对他们约束不大;有不少人的观点是“上班就要出煤,出了煤才有钱”。
其次,采煤工人流动性大,安全意识差,培训费用高。井下采煤工人多为当地农民工,文化素质都比较低,缺乏采煤技术。在岗前培训的72小时中,对《安全作业规程》记不住。同时,农民工的随意性很大。煤矿使用的农民工,农闲时到煤矿打工挣钱,农忙时在家务农。由于没有用工合同的约束,煤矿也只能任之离去,新到的工人虽然进行了上岗
培训,但由于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因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按照要求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干部作风漂浮,有些干部下井不是为了管好安全生产,而是为完成规定的下井指标,走马观花现象不少;二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一些部门把煤矿安全指标纳入承包内容后,对安全生产缺乏严密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使各种安全承包流于形式;三是技术管理不到位,有的技术管理人员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写写《作业规程》、《技术措施》。从而导致了现场最直接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另外,在编制《作业规程》时有的与现场实际脱节,编制的内容大而全,工人记不住,对现场施工的实用性、指导性不强。
(三)“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煤矿业主虽然都按要求对安全生产进行了投入,但存在不同程度的 “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整合期间部分煤矿业主对政策把握不准,出现短期行为。他们大都采取突击生产,抱着能采一点算一点的心态,不注重安全的实质性投入,这样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多数煤矿业主及工人们总认为:“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因为作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是靠完成产量的多少而获得的。同
时,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下基层检查也是既下通知又打招呼,地方煤矿企业为了检查合格,也停产整顿忙一阵,检查过后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形成了应付检查的局面;煤矿自行组织的每旬工程质量验收也基本形成了规律,检查过后又不顾质量赶产量,形成了不良循环。
(四)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致使煤矿经济效益低、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历史欠账多,初期对安全的投入不足,现在面临关闭整合,在支护、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更显不足,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一些煤矿业主惟利是图,急功近利,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未安装瓦斯抽放系统等基本设施,矿井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弱。
三、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
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
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心得体会和感想 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