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孩子心理发展心得体会及收获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孩子心理发展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xx年12月5日

八年(2)班教室

八年(2)班主任赵老师老师、八年(2)全体同学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一)、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初中生和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初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

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

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

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4、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5、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6、勇敢和怯懦并存;

7、高傲和自卑并存;

8、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9,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再给自己一点爱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变你的行为

11、了解自己的极限

12、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13、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14、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5、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6、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7、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8、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9、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七)、心理小测试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八)、活动总结

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主动,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于如何健全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要正确的对待,融入集体,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并且了解到应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与他人交往,关注心理健康,从现在做起.

有关孩子心理发展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能否成材心理因素非常重要。成才并不代表着成“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心理教育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科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会学习的人轻松愉快富有成效。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通过包括学习智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和习惯的辅导,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应加以辅导。虽然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常能通过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要走一些弯路,而许多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班主任工作方面,精心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以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为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竞争的同学关系,营造创造教育氛围,创设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有益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组织创造性实践活动。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加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组建创造性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地开展创造性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创作,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健康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通过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人格,提高创造力。这些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班级工作的开展、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孩子心理发展心得体会及收获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