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十四五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十四五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学生学习十四五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召开全校动员大会,营造学雷锋氛围
三月伊始,学校召开了“学雷锋,讲奉献”动员大会,各大队积极响应少先队部发出的号召,纷纷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方案,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由此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各大队通过国旗下讲话、出黑板报、举行中队活动、开展讲故事比赛、歌唱雷锋、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以雷锋精神为坐标,大兴做好事之风,在校园中开展互助和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互帮互助。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组织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绽放。
学雷锋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队员们被雷锋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纷纷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3月5日这一天,学校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扫院子、擦玻璃、为老人洗手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把敬老院打扫的干干净净,让老人在温馨、舒畅的环境下生活。同学的笑脸虽然弄脏了,但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还与老人们一起谈心,为他们即兴的表演节目。孤言少动的老人也在天真的孩子感染下乐的合不拢嘴。和孩子们玩的很尽兴。看到老人开心的笑容,我们也感觉特欣慰。这种活动我们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下去。
三、树立学雷锋典型,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活动月活动开展以来,各大队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好少年。雷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扬这样的高尚精神,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方方面面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这种“雷锋精神”永远的流传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广大。为此,各大队通过各种形式表彰“活雷锋”,树立学雷锋的典型,使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弘扬。
活动期间,拾金不昧的现象层出不穷,如四一中队的隋宛瑽同学于3月9日下午,在校园内拾到十元钱上交到学校;五二中队王佳哲同学拾到10元钱,并帮助老师寻找到失主;三二中队的张萌同学在学校拾到五元钱主动交公;四一中队李泽昊同学在校门口拾到一块表主动上交;三一、二一、五(1)中队同学拾到钱包两个、水杯一个主动上交……校园内主动拾起垃圾袋的同学也多了起来,校园看不到垃圾更突显了校园的美丽。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却折射出了雷锋精神的光芒。
四、召开“学雷锋,讲奉献”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做到知行统一。各中队做了精心的准备,以多种形式歌颂雷锋,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会后学生写了自己学雷锋活动的心得体会。
五、爱心捐赠活动
三月是爱心活动月,学校开展了为八面亚校和贫困学生捐赠活动。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零用钱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在捐款活动中二一中队的贾彤彤同学捐款35元,二一的王金龙捐款30元,这两名同学能拿出自己攒的零用钱全都捐出来,可见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学校为他们颁发了“学雷锋标兵”奖状和精美日记本作为奖励。还有个别捐10元、五元的,基于他们的突出表现,学校向他们颁发了“学雷锋标兵”奖状。由于这次捐款活动中我校二一中队表现突出,整体意识感强被评为“学雷锋优秀班级”。
学雷锋活动月虽然已经过去,但通过本次系列活动,雷锋精神却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并不断引导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使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校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校园处处绽放雷锋之花!
关于学生学习十四五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计划实施的目标:1。提高自我在英语、数学(物理)的学习潜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好学习小组,以三个人一组为好,进行合作性学习。(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比较适宜)
2。按教材知识前后的顺序,整理上半学期的英语、数学(物理)练习卷和考试卷。(或者能够根据老师的推荐去买一两本适宜提高学科潜力的辅导材料)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我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潜力,树立自我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
5。无论在订正试卷习题,还是在做辅导材料时,遇到困难,三人小组一齐分析,或者到图书馆去找参考书,能够去找老师,也能够进行挑战性竞赛,看谁先解决问题。
6。把错题订正完成以后,就把错题订正的全过程背出来,进行接替方法的积累。
7。到办学质量比较好的社会业余学校去读英语口语训练班,提高自我的英语会话潜力,和英语学习素质。
8。对于新初三的学生,能够在暑期中参加一些竞赛辅导班,为新学年的各类竞赛打好基础。(也能够超前读一些新初三的课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学习资料)9。每周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
10。每一天晚上,听音乐,上网浏览,看书读报,和同学聊天等,做自我有兴趣的事。
11。每周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光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一天下午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光。
3。晚上两个小时是发展兴趣的时光。
4。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督促自律:
1。设计好每一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我每一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2。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督促,执行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有始有终。
关于学生学习十四五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积极主动的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xx级全体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282份,问卷有效率为97.6%。本次问卷主要围绕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情况、教师在大学生网络学习中的作用等方面,共设置15道题目。
问卷分析
(一)学生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
学生利用网络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电脑、是否开通网络服务、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上网的地点、时间、目的等。在被调查的282名学生中,拥有个人电脑的有65人,占23%。已经开通网络服务的有29人,占拥有个人电脑人数的44.6%,占被调查人数的10.3%。由此可见,拥有个人电脑以及开通网络服务的学生并不多。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多选)见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学生上网的地点主要分布情况是:寝室17%,学校机房或者电子阅览室55.7%,网吧56.7%。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情况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休闲解闷(70.9%)、学习(35.5%)、对外联系(64.6%)、看新闻、了解时政(29.1%)。由此可见,学生上网的目的呈现多样性,休闲解闷、对外联系是其主要目的。
(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
对于“您是否阅览相关学习网站”这一问题,有21.3%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览”,有75.5%的学生表示“偶尔阅览”,有3.2%的同学表示“从不阅览”。说明大部分学生一般不去阅览有关学习的网站。在“网络对您的学习是否有帮助”的调查中,87.2%的同学选择“有”,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网络所具有的学习功能。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评价,72.1%的学生认为“非常丰富”,19.5%的学生认为“一般”,8.4%的学生认为“不丰富”。对于“您周边有没有同学沉溺于网络而影响学习”,48.9%的学生认为“有”,28%的生认为“很少”,23.1%的生认为“基本没有”,说明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三)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情况
学生日常使用的网络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qq(100%)、移动飞信(34%)、电子邮件(77.3%)。进一步说明网络是学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生活钟,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主要有:word(81.3%)、excell(30.5%)、ppt(25.6%)。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计算机网络能力:60.3%的学生通过“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39.7%的学生通过“自学”。这说明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利用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教师在学生网络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32%的学生非常希望任课老师能提供与该课程有关的学习网站,48%的学生希望任课老师能提供与该课程有关的学习网站,20%的学生认为课老师是否提供与该课程有关的学习网站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老师提供与该课程有关的学习网络学习资源。那么在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38%的学生表示教师提供过,48.6%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提供。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方面还需要加强。当被问到“如果教师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您是否会利用”的问题时,31.6%的学生表示“肯定会认真去阅览”,66%的学生表示“可能会去阅览”,2.4%的学生表示“不会去阅览”。如何引导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去阅览所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提高网络学习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几点建议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学习还没有真正成为当前大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多数学生只是把网络作为娱乐和通讯工具,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也有待提高,任课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网络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效应。近年来,由于沉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导致学分太少,未达到学校学籍管理的要求而退学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为其所用,将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有效方式,而不是被其所用,被网络所俘虏。网络学习将会改变传统的学习形式,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网络学习能力是人们生存、求知、做事、沟通的必备素质,是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师生校园网络交流平台
学校门户网站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为师生交流,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如何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学生关注、喜爱的重要媒体,关键在于能否符合大学生兴趣和爱好,能否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栏目,形成积极、健康的网上校园文化氛围,并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加强学生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
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还缺乏认识,任课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学习的重要性,还应加强学生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网站网址,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良性互动,带领学生步入信息技术的殿堂,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感受其魅力。
总之,网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了放纵自己的空间。相信通过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引导,一定会走出暂时的迷茫,走向美好的明天。
大学生对网络学习方式看法的调查报告2篇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5日~2月25日
调查方式:网上抽样调查、摘集资料数据统计
调查结果
1.95.1%分大学生喜欢上网。而且75%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
2.大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大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其中他们平均会发掉60%的时间用于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浏览新闻。而他们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平均只占40%。
⑵.9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不管是扩展知识还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有75%的同学承认自己为完成老师布置的的作业,他们直接copy过。
(3).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关注时事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85.2%的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国内外的时政要事。他们普遍比较关注网上比较热门的帖子。
4.大学生上网的时间:
89.6%的大学生每天都会上网,其中68.9%的同学上网时间会超过4小时。20%的学生上网的时间超过来两小时。调查中,值得一提的一个现象是,75%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的同学的用于上网的课余时间占75.4%。从科学与健康方面考虑,这一个数据值得我们大学生好好深思一下。
5.大学生上网的途径
80%大学生在宿舍或者家里上网,其次是
学生学习十四五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十四五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