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舒心坊心得体会总结 家庭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家庭教育舒心坊心得体会总结一
2、浅水留不住大鱼,笼里养不出雄鹰,把属于孩子的都给他吧,别总在后面唠唠叨叨,他自己的路,终归得自己走。
3、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4、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5、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6、满心关怀,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本钱;满心祝福让孩子拥有自信的力量;满心支持,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
7、做事为之三思行,不要临渴才挖井;长大要有成功路,从小先不做懒人;刻苦学习功必成,切不可让志气沉;对人礼貌讲文明,助人为乐小事情。
8、望子成龙父母求,子不成龙反成虫;成龙成虫皆会有,劝君不必太强求;只要不是成害虫,子成益虫又何妨;世间常人随处有,凡虫俗子乐悠悠。
9、爱在左,情在右,道义在上,责任在下,公德在前,信念在后,心居中间。只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心感悟,用心经营,温馨幸福到永远!
10、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11、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12、家庭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长可以指引孩子的教育,也可以是孩子纠正家长的教育,还可以是和平探讨出真理的共同进步的教育。
13、家庭教育不是一昧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
14、优秀是一种习惯。要想让你的孩子优秀,就要逐步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15、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16、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17、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8、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19、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20、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21、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22、一个家,如果没有饭香,就像森林缺少了土地;一个家,如果没有书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鸟儿;一个家,如果没有心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阳光。
2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24、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25、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26、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早期教育也不例外。
27、用阳光的心态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
28、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一些非常态环境,如狂风暴雨,漫天飞雪
29、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30、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主题家庭教育舒心坊心得体会总结二
写在前面的话:孩子刚踏进校园学期过半有余,应班主老师的要求,家长要提交教育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作为家长,深感当前孩子学习的压力,每天都在完成作业中度过,而课堂甚少专门开设或教会孩子如何学会做人处事,注重德行的修为和品格的健全等知识课程,又谈何全面发展能应对未来复杂环境竞争和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对当前教育存在的不足,甚为忧虑。故而即兴略谈点滴,以之共勉。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格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模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格的培养与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最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采用“严、宽”相济,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用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诚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出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给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味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意识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督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内在潜能
兴趣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最大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造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鼓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五、坚持课余学习相结合,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引导孩子把兴趣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在畅谈古典音乐对人生的积极影响时说到: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欢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顽强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造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主题家庭教育舒心坊心得体会总结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
家庭教育舒心坊心得体会总结 家庭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