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心得体会和感想 高中历史感悟(五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是高一年级的18个平行班之一,现共有55名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30名,大部分来自于城关地区。在全部55人中,正取生48人,插班生7 人,班入学平均分579分。从现在已掌握的情况看,我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没有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因此,我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比吃、比穿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有很多学生不愿在校食堂吃饭,而喜欢到校外买东西吃;有的同学被子叠不好,衣服不会洗或洗不干净;违反校规偷带手机入校;随身携带许多现金等现象都时有发现。其中有五六个同学自律较差,应是本学期班级纪律工作的重点。
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比较自觉,据任课老师反映,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胆子较大,敢于发言、质疑。但作为班主任,我更多地注意到了我班学生在活跃的背后也存在着学习不够踏实的缺点,这种不成熟的自信一旦受到考试成绩的打击,很容易变成自馁。因此,我班本学期学习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致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此外,我班还有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很低,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有些学生已经有严重的偏科现象,都要在本学期设法解决或弥补。
二。班级管理的初步设想:
高中三年,学生最后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一的习惯养成。因此,本学期我为班级提出的一个口号是:习惯决定一生。培养习惯,首先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每天三次放学时,班级都要求学生把桌子收拾整洁,椅子放到桌面下面,要保持横平竖直;清洁区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死角;随时抽查校卡的佩带;作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且不得潦草,一有发现全部重做等等,总之,在一切方面都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去做,天天检查。在三个月之内我要跟死这个班,发现不对的地方随时批评整改。目的只有一个,力争在高一的一年中使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成绩的根本保证。
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关键是要形成适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本学期我给全班学生提出的另外一个口号是:做学习的主人。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强弱,学习特点,切实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上有什么问题,要求在第一时间解决,每天都不留下不懂的问题,努力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和思路,行有余力的话,自己再安排时间去主动拓展课外的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在这方面,学校已经想到了前面,开学初下发的 “晚自习时间分配表”很有指导意义,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在学法上,我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每天无论多么紧张,都要安排时间预习第二天的课;二是不要迷信各种各样的资料,课堂认真听讲最重要。另外我还要求学生一定要在高一把语数英三科的基础打好,这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我还准备在班级建立一个“学生综合情况动态表”,它要能够全面反映每个学生不同时期的生活、学习、纪律等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班干集体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考察,采用先民主后集中的方法,我已经顺利地组建了班委会和团支部并开始运作,总的情况看来还可以,以后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培养班干的独立管理能力,特别是不徇私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作为班主任,我既要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又要努力树立主要班干部的威信,教他们做而不代替他们做,争取尽快地把他们培养成班主任的左膀右臂,让他们真正起到班级灵魂的作用。
本学期班级工作还有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就是怎样使7位没有达到一中录取分数线的非正取生尽快适应一中的教学要求,尽快融入班集体并使他们的成绩有所进步。这一工作打算分三步进行。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我在班里明确地告诫每一个学生,入学的成绩并不能说明高中会怎么样,来到一中,所有的人都是从零开始,学校和老师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这样说的目的是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以便轻装上阵;其次,针对这一批人中有好几个是“双差生”的现状,分别找他们谈话,从思想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鼓励他们,从行动上指点他们,特别是要从纪律上严格要求他们,“逼迫”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才有希望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赶上来。对于这些学生,要特别注意经常与他们的家长沟通,研究恰当的教育方式,追求“家校合一”的教育效果。
另外,高一新生的年龄大多在15— 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从生理到心理都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一中学习上的竞争十分激烈,肯定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学生希图寻找感情上的寄托,因此,在高一阶段防止早恋就尤为必要。根据我的经验,如果这个问题在高一能加以预防,到高二高三就比较好办。针对这个问题,在入学教育时,我已经给全班打了预防针。我严厉警告学生,高中的三年,没有什么男性女性之分,大家都是中性,来到一中,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唯一的目标。如果有人胆敢触及这条高压线,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中决不会听之任之的。我还想就这个问题,专门安排一次班会课,
高一(3)班学生的来源和结构也许是九个平行班中最复杂的。从军训到现在,短短的十多天,作为班主任,我已经深深感受到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双重殷切的希望(也是压力),这种希望(或者说压力)将鞭策我殚精竭虑,为搞好这个班的工作而努力。
对于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很久以前的故事。
其实也没多久。微机派位结束,我被分到了该地区参加派位的学校中较好的那一所。高兴。说真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不知道什么是微机,而什么又是重点中学。就这么混吧。
开学第一天,我走过了狭窄的巷道,来到了绿树成荫的校园。人山人海,有排队的,有攥着钱不知道干什么的,有三五成群聊天的,还有找妈妈的。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挤满了不宽敞的校门口。我跟着妈妈快速穿过了人堆,来到了班级的门口。原来初中就是这番模样,不过除了六年级教室在4楼,而现在初一教室在1楼之外,我还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发现的地方。
交学费的队伍排在了外面,从前门一直排到后门。我理所当然的告别了正在排队的妈妈走进教室,找到小学的同学聊了几句便坐了下来。
“门口那个是班主任吗?”
“不对吧,应该是后门那个女的。”
“唉,男老师很少见吔。”
“哪有,我们以前那个跳到外国语的老师不就是男的吗。”
嗯,好像是吧。这样的对话真无聊,和半生不熟同学的开场白往往都是这么样。
家长渐渐散去,或者是远离了教学楼,一堆堆地扎在操场上,等待放学。有我们这群小孩子在,自然是安静不了多少。吵吵嚷嚷的过了不多久,进来了一个谁也没见过的人。胖胖的大叔,戴个银色边框眼镜,看上去可能要比实际年龄老上三五岁,也可能这位大叔只是一个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小伙。他穿着一件七匹狼的白色t恤,一条牛仔裤,外加一串钥匙丁零丁零的在腰间。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姓马。”说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马”字,“你们可以叫我马老师……”接下来便是开学军训的安排。
三天的军训过去了,我对这位老师没有任何印象,军训时他的出镜率很低,我们每天面对的只是一个对我们很凶的新兵,关于这个教官,班主任自然也是管不着,以至于我对他没有什么额外的感觉。另外,我只知道他姓马,教政治。因为他是我学生生涯里第一位男班主任,所以我对他还是有些好感的。
第一节政治课,也是我第一次上政治课,虽然教材是《思想政治》,但是我们一直把这门课称作政治。马老师上课很好,他风趣的言语很快吸引了我,课时不断穿插一些还不算过时的笑话,时不时地调起了课堂的氛围,所以我听他的课也是格外认真。不过他的课上得好不好于我后来高中选择理科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个人喜好。他是一个好老师,比起我小学那个只会强调在学校订豆浆的班主任来说,他更是一个好老师。作为初一的班主任,马老师自然也要处理一些告状之类的事件,比如谁谁谁拿了某某的橡皮啦,哪两个人又打架啦,谁弄丢东西啦,等等。不过他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总是耐心地处理这些琐事。
过着过着,男生的个头渐渐都超过了女生,打架告状的也没有了,桌子上的书也渐渐堆了起来。马老师那副普通的银丝眼镜后面,似乎隐藏了些光芒。越到最后的日子,老师越忙,不过他依然可以以各种方法应对着我们这群调皮的学生:对付放学以后上网的同学,可以采取晚放学的办法;早上抄作业的,如果正好赶上突击检查,连教室门都进不了;还有上课讲话的,就站在后面听吧……
再后来,中考过了,我们依然以许多途径与马老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心得体会和感想 高中历史感悟(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