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 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初中(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新的学期将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进一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化、质效管理科学化、学校发展特色化。落实中心中学“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教育教学”会议精神,狠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安全,积极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夯实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的基本思路
1、以德育为首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三风”建设,确保学校稳定。
2、抓紧抓好安全工作,建立、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以初三为重点,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争取明年中考再创辉煌。
4、规范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实”管理,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5、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依《章程》办学,积极推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教代会、工会的工作。
6、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学生宿舍、浴室的改建和维修。
三、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和措施
1、认真落实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①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师生的政治学习,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②认真搞好普法学习,依法执教、依法治校、引导师生学法守法。
③继续规范德育工作,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切实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把开学第一周作为行为规范周,第一个月作为行为规范月,使规范教育纵贯整个学期。
④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活动,扣住主题班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环境发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①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中小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规定》,强化“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意识,坚持“素质教育进课堂”,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实施素质教育。
②认真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和研究,改革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新路子,争取人人做课件,充分发挥网上优秀教育资源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劳动技术课。
④切实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作用。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①强化坐班制度的管理,严格会议纪律,继续做好文明办公室评比工作,做到文明执教。
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教案周检查”、“教学检查”、“行政干部值导”、“教师教学情况调查”、“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完善“听课登记”、“作业批阅检查”、“教学设备使用登记”等措施,将检查、登记的结果与考核、评优、评聘挂钩。
③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有自己的教研课题,并经常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④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特别是音、体、美活动,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⑤炼好教师的“内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培训、进修,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学历学习和参加第二专业的学习,参加计算机高级水平测试和普通话测试,举办电教仪器设备操作、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培训。
4、加强后勤工作,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①认真抓好后勤管理,把“为教育服务”放在第一位。
②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加强后勤人员的业务学习,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育人意识。节约用水、用电,节约开支,争创节约型校园。
有关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
>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矗
>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有关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其人文属性中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其社会属性中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从其自然科学属性中,重视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专业使命;辩证思维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14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17a/2017b;忻平,2016;虞丽娟,2017),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18;邱伟光,2017;闵辉,2017;曹文泽,2016)、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18;何红娟,2017;高燕,2017;刘淑慧,2017;李国娟,2017;陈道武,2017)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17;倪成伟等2017;吕玉龙等2017;陈辉林,2017)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18)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
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 课程分析分享心得体会怎么写初中(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