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三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党总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三全育人的理念,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xx政法学院党总支将3 2 1学习模式作为主要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多层次、多角度、求实效地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搭建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聚合党史教学资源、打造党史思想园地,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引领全体师生共同汲取红色精神养料,凝聚前进动力,切实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学校的发展xx做出新的贡献。
随时随地学以三大板块搭建党史学习教育云平台
为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程,经济法学院党总支依托shupl经济法微信订阅号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特设党史学习专栏,构建薪火相传:红色故事云上传习所;继往开来:党史为纲云端学习库;坚定前行:党史经典阅读接力跑三大板块,突破传统党建教育的次元壁,以线上 线下、群体 自我联动模式推动院各基层党组织实现立体化、多方位、多样化的学习互动模式,赋予师生党员以学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充分拓宽了院基层党建工作的宽度与深度。
薪火相传:红色经典云上传习所通过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和传颂100个红色经典故事,共同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增强师生认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能力,厚植爱国情怀。继往开来:党史为纲云端学习库以历史时间为主要脉络,梳理历史上的今天具有重要纪念意义事件,使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来认识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坚定前行:党史经典阅读接力跑号召全体学生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组成30个阅读小组参与,通过每月阅读1本书、撰写1篇读书报告、举行1次读书分享会,实现阅读学习全覆盖,助力上好党史教育必修课,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
身临其境学以两条主线打造移动党课新阵地
经济法学院党总支围绕追根溯源悟初心、以史为鉴强使命的理念,集结校内 校外的课程资源,依托xx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移动党课新阵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党员通过寻访红色足迹、追忆历史征程,在行走中学史明史悟史,凝聚价值认同,不断夯实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根基。
以党的林初心和城市发展为主线,在经济法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各基层党组织分赴xx县革命文物陈列馆暨《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国歌展示馆、中共xx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xx省档案馆、xx省历史博物馆等多地进行参观学习。浸入式的体验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摆脱纸面上的表面工程,让静态的历史故事以生动的形式呈现,从整体联动上打通党史的内在联系,促使广大党员身临其境地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与此同时,经济法学院积极创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摄影大赛,鼓励广大党员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xx的变化,共同探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进一步加深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潜移默化学以一个社区创建党史学习新园地
为了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共同体,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经济法学院党总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方案、挖掘红色资源为载体盘活学生社区力量,积极探索党建 思想育人新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党史学堂,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有引力、显成效。
通过在学生社区设置深化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板、经济法学院党史教育特色活动展示板、党员亮身份展示栏等进一步推动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文化浸润中加强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同时,学生社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学习网络,通过载体优化,在社区活动室设置党史图书借阅角,开展党史阅读沙龙等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手翻阅就地学习,掀起党史学习新风潮,凸显党史学习教育的自主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经济法学院党总支将继续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深入推进做实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聚焦3 2 1学习教育模式,让党史学习更接地气,指导学生通过缅怀党的光辉历史,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关于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党史教育实训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