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商银行合规心得体会及感悟 农村商业银行合规心得体会(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山东农商银行合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崂山太清宫。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 ”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 ”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20xx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内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
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华北最受崇拜,因为她的“老家”在山东泰山。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古代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赐的,她能保护子孙后代平安成长。左边是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
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神仙群体之一,但八仙的产生与定型却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代,而这个班子的定型却是明代的事,并沿用至今,这显示了民间造神的随意性。
对于山东农商银行合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岱庙古称东岳庙、泰岳庙,也叫泰庙,明代开始称为岱庙。它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古代帝王来泰山时祭祀泰山神的场所。据文字记载及文物调查证实,岱庙初建于秦汉,随着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庙规模也日益增大,以宫城形制来营造岱庙,是宋代以来所严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庙的平面图。整个岱庙呈长方形,四周城墙高筑,四角都建有角楼,总占地面积约占9、6万平方米,城内布局严谨,对称规整,以一条南北方的轴线为中心,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两边以庭院形势对称分布,这些院落各自独立,以幽雅、质朴的风格与主要建筑的庄严、肃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统一。
游岱庙要从遥参亭开始。遥参亭又名“草参亭”是岱庙的前庭,古帝王来岱庙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遥参亭举行一个简单的拜仪式,遥参也就是遥遥祭拜的意思。在遥参亭与岱庙之间的中轴线上,是清康熙11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组织人筑建的“岱庙坊”,石坊的上部为仿木结构,在石坊的梁柱,额板等地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麒麟献宝等二十余幅图案,图案设计均采用对称的手法,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现存清代石雕建筑珍品。
岱庙四周有八个门,朝正南的为五个,中为正阳门,正阳门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门”西为“见大门”,意思就是说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门是岱庙的第二重门,创建于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间,取孔子语“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后曾多次整修,现悬挂的“配天门”牌是当代书法家舒同书写,殿内原供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现在是流动展室,为泰山民俗展。
走右边,此为三灵候殿,祭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说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为祭祀。现神像早已被毁,在殿中间陈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当”。
在岱庙内共有碑刻二百多块。有“宣和修泰岳庙记碑”它立于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庙的记事碑,碑高9、25米,宽2、1米,仅龟座就高1、85米,重约4万斤,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的一通龟趺碑。据碑中记载,此次重修后,岱庙内的古建筑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写,朝散大夫篆额并书,碑阳刻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东巡抚中州李戴,巡抚清源吴龙徵(zheng) 题,田东书写的“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前人有很多丰碑,在明代时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几个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进汉柏院,门匾上写“炳灵门”。这处雅致的小院名叫汉柏院,因院内保存有五棵柏树,相传为汉武帝公元前110年来泰安封禅时亲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灵宫,供奉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灵王,1929年毁于战火,1959年在炳灵殿旧址建起汉柏亭,此院内共有碑刻90余块。西北侧中间一块,是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碑,乾隆皇帝的诗文留世的很多,但画却很少见,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见。乾隆曾十次来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余首诗文,汉柏连理枝这幅图是乾隆回去后凭记忆绘制的。北边这通碑是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he),所题写“汉柏”诗(诗文:古柏千年倚碧峦,太平顶上觉天宽,晴空白鹤时来舞,云外逍遥得静观)。南面这通碑是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绘制的。碑额“汉柏图赞”由左佩璇篆写。
《第一山碑》是由北宋的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书写,米芾是北宋的书画大家,以行书成就最高。若仔细观赏三字,可谓各有特色,后人总结了三大特点,“1、三字笔画不一样粗细:“第”字笔用笔较细,书写瘦长,“一”和“山”字写得粗壮2、在这碑上三字所占位置不平均,“第”字占了碑了的一多半,“一”和“山”字只占了下面的一小部分3、三字所用字体不太一样,“第”字为行书,“一”字写得放松,有点草书的感觉,且有春蚕吐丝的意境,“山”字写的稳重,其中的一横有点隶书的味道,整体观赏此碑,立在这儿很稳,有稳如泰山之意。
东御座在元明时是贵宾休息的地方。明代称迎宾堂,清朝时乾隆皇帝将它改为“驻毕亭”,这里成为乾隆皇帝来泰山时临时休息的地方。因它处在岱庙的东华门内,又是帝王休息的场所,所以又称“东御座”。(这几个字是当代书法家李传周所书)它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影壁组成。
院内保存有我们现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国最早的记叙功德的刻石,它原立于泰山顶碧霞祠西侧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内容记载了秦始皇的功德铭和秦二世胡亥的继位诏书。这个碑刻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时候曾毁于一场大火,整个碑刻就遗失了,75年之后泰安知县蒋伯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边拾到两块残片,现仅存10个残字,内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块,但现在仅存琅玡1块,泰山1块,所以这块秦泰山刻石已成为稀世珍宝,是我国的一级文物。“高台三上五间正殿是皇帝来时休息的地方。中间是龙椅,两边的红木家具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按清朝时的原样陈列的,家具上有用象牙骨头、贝壳镶嵌的人物及花卉纹饰。在殿内抱柱上的这幅清乾隆皇帝的诗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横匾为“勤政亲贤”。意思就是说“天下要有一个人来统一治理,但天下不能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于政事,亲近贤明”。殿内东为书房,西为卧室。
岱庙内共存有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38件,以祭器为主,乾隆皇帝献给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为珍贵,被定为泰山镇山三宝,都是一级文物。——
沉香狮子“乾隆27年奉于岱庙,用珍贵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狮子的眼睛用琉璃镶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盛产于南方,不但木质坚硬,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为贵。
温凉玉圭:清乾隆36年奉给泰山神,圭衣90多厘米,重27、75千克,它由两块玉组成,上部为纯玉制成,质密而凉,下部为璞玉制成,所含的杂质较多,与上部比较手感稍温,上凉下温,故称“温凉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图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与天齐,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个字。
黄釉青花瓷葫芦瓶:此瓶为一对,是
山东农商银行合规心得体会及感悟 农村商业银行合规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