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血压预防与保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预防高血压心得体会500字(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高血压预防与保养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每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2011年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知晓你的血压和控制目标”。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目前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评价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

中国成人体重分级标准:bmi<18.5体重过低

18.5≤bmi<24.0正常体重

24.0≤bmi<28.0超重

bmi≥28.0肥胖

此外,判断肥胖的另一个标准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脂肪集中于腹部,为“中心型”肥胖,或“向心型”、“苹果型”肥胖。

成人血压<120/80mmhg为正常血压,或称健康血压;65岁以上老年人群,血压<130/80mmhg也应认为是基本健康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成人血压120-139/80-89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

超重、肥胖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常伴发多种疾患,如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肿瘤、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肥胖者影响生活质量,行走不便。

1.血压130-139/85-89mmhg可认为是亚健康血压,这些人10年内有一半成为高血压。

2.高血压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是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者致死、致残,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六保持健康体重、健康血压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①一般成人每天吃蔬菜8两至1斤,水果2-4两;

②主食(米、面、杂粮)适量;

③用植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半两;

④不吃肥肉及动物内脏,每人每天瘦肉不超过2两;⑤适量增加豆制品、鱼类、奶类,鸡蛋每周不超过5个;

⑥控制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⑦不用或少用咸菜等含盐量高的腌制品。2.适量运动

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

②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③运动强度以耐受为准,参考心率=170-年龄。3.限制饮酒

①不提倡饮酒;

②如要饮酒,应少量:每人每天白酒不超过1两,葡萄酒不超过2两,啤酒不超过5两。4.不吸烟

5.定期测量体重、血压

①正常成人每两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②35岁以上成人首诊测量血压;

③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压1次;

④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每周1次,血压不稳时,每天测量1-2次;

⑤一般成人每6个月测量1次体重;

⑥肥胖或减重者每月至少测量体重1次。

2022高血压预防与保养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老年人:老年(>65岁

高血压预防与保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预防高血压心得体会500字(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