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玉良缘心得体会范文 红楼梦金玉良缘见端倪读后感(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红楼梦金玉良缘心得体会范文一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黛玉闻讯气死。尽管高鄂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我不是天生喜欢看别人的悲剧,只是觉得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看看宝钗的下场,更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以前我是很讨厌薛宝钗的,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得同情她了。
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黛玉更令人叹惜。如果贾府不倒,宝钗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如今呢,贾府已经沦落到何等地步,做宝二奶奶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独守空房,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夸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赋会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叹端娴处子,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可叹却遇中山狼,一味骄奢淫荡,叹芳魂艳质,一载去悠悠……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只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已。而曹雪芹先生也正是想抨击当时封建礼教的罪恶,并非单单描述剧中人物性格的悲剧,爱情的悲剧,则是反应了一个时代悲剧和社会悲剧!
关于红楼梦金玉良缘心得体会范文二
窗外的落红已是满眼,桌上的书已成山,只是那红楼韵却又神似地穿透出来,揭开了那尘封的泥,为我引一段线。
最爱她似笑非笑的迷人眼,最爱他似懂非懂的勾魂颜。最怨她捂脸葬花情已伤,最怨他撑脸开盒吃胭脂。最爱他们的幼稚,最爱他们的叛逆。
是第几次,翻开那厚重的书页,淡淡的书香拂过鼻尖,已记不清。
只是,那些捧书细读,字典在旁的朝朝暮暮,像是蒙上了一层细细的轻纱,从眼前掠过。此刻,雾里看花。
太白小时不识月,竟呼作白玉盘。而小时的我,不懂红楼,却也真真地落了泪。
是太小了吧?还未经世事,不问悲欢离合,不管七情六欲。只是生离死别,大概还是懂了的。
漆黑的夜,呼啸的风,她斜卧在榻上。阵阵白烟像是幽灵,一点点允吸着她的精魂。泪似乎已经流干,只剩下涩涩的痛。那熊熊烈火吞噬着她的情,他们的曾经。那些娟秀的字体,情意的诗句终将燃成灰烬,猎猎作响。
雪似的手绢,冰似的人儿,终在这火热的情中融化。突兀的留下了那格格不入的红,呕心沥血的红,她终究还是放手了。
用一世的泪,还了他的滴水之恩。遂了愿,了了情。
在学堂的第三个年头,少不更事的我,为这段情,这个人,流了泪。不懂爱,不是因为爱,只是那份至死的执着,箍紧了我充血的心脏,丝丝入扣。
到了此刻,我已不会为了那份纯真的年少情而落泪。只是,心中还是会有些抑郁,挥之不去。
身处红尘,只是过客的我,已明白,往事如烟,不必忧愁。
只是,还是爱捧着书傻笑,望着天思念,还是会幼稚得像天上纯洁的云。不过,我们还是被时光的风磨出了些许棱角。我们已习惯了反抗老师,顶撞父母,我们叛逆得像草原上驰骋的马。
对于宝黛,有人感动于他们的爱情,有人感动于他们的悲剧。而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的我们似乎已学会了感动于他们的真实。
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悲伤,他们可以狠毒地道出心中的不悦,他们有勇气翻看开那本罪恶的《西厢》。但他们最真实的莫过于他们躲不过人世的网,再怎样躲避,逃脱,不过是自己织网,独自死亡。
但至少,他们曾努力过,努力冲出那银丝的网,却已足够。
都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非也。于我“不求结局如愿,但求有过奋斗!”这已足够,这便足够。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捧一杯红茶,梦一回红楼。
关于红楼梦金玉良缘心得体会范文三
作为当代青少年,理应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位居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就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想必大家都了解过《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名《石头记》。原著偏向文言文,这对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讲实属难懂,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是青少年版的《红楼梦》,它是由何小陆改编的,虽然是白话文,但其中包括了原著中所有的章节。
起初接触这本青少版《红楼梦》是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看到同桌拿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时,我就已经被具有古典美人物的图片吸引了。当这本书被买来后,我仅用了三天课余时间,就把这本书咀嚼了一遍。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坦率真诚、才华横溢的贵族小姐,但悲惨到临终前都未能见心爱的人最后一面。贾宝玉是个衔着玉出生的贵公子,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叛逆性,始终站在封建主义之外,也许正是书中的两大鲜明的人物,让我对《红楼梦》的兴趣只增不减。
通过三次对青少版《红楼梦》的拜读,我了解到《红楼梦》这本书是以林黛玉因丧母,被外祖母贾母接到贾府拉开帷幕的,主要写了林黛玉在贾府与贾宝玉发生的凄惨爱情故事。也许有人看了《红楼梦》之后,会对先天虚弱、诗化了的才女林黛玉心生怜悯和喜爱。《黛玉葬花》是《红楼梦》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怜花惜花,她认为落花进入污水会被糟蹋,所以她觉得落花埋在土里最干净,同时才华横溢的林黛玉又对此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她惜花其实就是爱惜自己,但鲜花的凋零仿佛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这也正反映出了林黛玉思想方面的消极。我一度为林黛玉的博览群书、坦率真诚所吸引,但也为她的消极思想和为爱被动所惋惜。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书中的另一位女主角,那就是娇艳欲滴、博学多才的薛宝钗。这是继林黛玉之后,另一位对贾宝玉心动的女子。薛宝钗是大家闺秀,举止娴雅,而且精通文学、历
红楼梦金玉良缘心得体会范文 红楼梦金玉良缘见端倪读后感(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