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大港杨少华四语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南大港杨少华四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20xx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20xx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天应元年(920xx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文物遗存
古城楼
1、文献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20xx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2、五华楼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3、南城楼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4、北城楼
北城楼,又称“安远楼”。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古书院
1、西云书院
西云书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区城内,大理市第一中学内。书院建于清代,原为杨玉科私人府第。《西云书院》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筑,对研究大理教育史、清末历史、古建园林具有重要的价值。
2、大理府考试院
大理府考试院位于大理古城博爱路北段东侧,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举的场所。大理府考试院始建于明代,原建筑在大理城内西北角,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迁至现址。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宇
1、天主教堂
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是辐射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
会法人牧师严美璋(中国名)于1927~1932年建盖。教堂坐东朝西,由大门、通道、二门和礼拜堂组成。主体建筑为台梁式结构,外面双层皆偷心,顶施彩绘藻井,大门斗拱挑檐歇山顶,二门与教堂相连。堂前为门楼,双层,中间高两头低,采用白族实木结构建筑形式,由狮、象、龙、凤等瑞兽斗拱挑檐。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督教堂
大理古城基督教堂由传教士韩纯中于1920xx年(1920xx年)建盖。当时称“中华基督教礼拜堂”,1956年,更名为“大理基督教合一会”。1980年,又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会”。20xx年再次更名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教堂坐北向南,由石拱形大门进入东西两道二门、礼拜堂、祷告室和屋顶的钟楼。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四面墙壁均由石头垒砌而成。20xx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三塔
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三塔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是南诏立国时的都城。南诏在751年和754年与唐王朝发生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776年,为“立此存照”,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之外,“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入“”期间全国百项重大遗址项目名录。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游览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关于南大港杨少华四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文化特色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古代建筑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 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关于南大港杨少华四语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湖南大学寝室文化节
活动策划书
主办单位 湖南大学社团联合会时间: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地点:湖南大学
一.活动背景
初到大学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有一点憧憬,有一点羞涩,有一点害怕,开始了新奇的大学生活。报过名,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宿舍,认识的第一个人便是舍友。而且许多时间我们都会呆在这个地方,宿舍逐渐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宿舍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舍友间的那种姐妹情,兄弟情,是大学校园常常回荡的乐章。
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我们在宿舍的时间甚至远远多于在自己家的时间,于是,如何使我们的宿舍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氛围,增强宿舍的凝聚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办宿舍文化节便能使宿舍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为打扫、美化宿舍而努力。既能促进彼此的室友情谊,又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更好的生活氛围,两全其美。
二.活动目的1.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提高我院学子的文化素质
2.美化宿舍,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3.增进室友间友谊,融洽校园氛围
4.展示我校学子才艺,提供一个表现平台
5.丰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身心得到放松
三.资源需要
人力:湖南大学社团联合会成员、全体湖大学子参与、校领导支持 物力:活动组制作活动所需道具、购买所需物资
财力:学校划拨资金、拉商家赞助
四.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12月
五.活动开展
1.充分发挥学社联的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
具体方式:a.张贴海报、拉横幅、分发宣传单(也可进行扫楼)
b.在各个教室黑板上宣传
c.在爱晚红枫论坛、潇湘槐市论坛、qq群、人人网上宣传
2.制定评分表、详细评分细则以及报名点与报名方式
3.详细分工,提高效率
具体方式:a.策划组—负责活动内容、方式的规划
b.外联组—负责与商家进行洽谈,拉取活动所需资金
c.活动组—负责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挥
d.道具组—负责制作活动所需道具
e.宣传组—负责宣传本次文化节
f.后勤组—负责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吃饭等问题
4.提前向校领导报备,获得学校支持
六.活动构成1.星级文明寝室评选
2.雅室文化设计大赛
3.“我拍我家”宿舍摄影比赛
4.“just show”宿舍才艺展示
5.寝室文化节闭幕晚会暨颁奖仪式
活动流程
1.星级文明寝室评选
a.评判标准:a.整洁度30
b.成员平时成绩30
c.成员回寝状况20
d.宿管阿姨推荐20
b.奖项设置:一等奖2名
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
优秀奖8名
2.雅室文化设计大赛
a.活动内容:a.寝室名设计
b.寝室环境美化
b.活动要求:a.在活动规定时间内完成b.寝室设计大方、得体、美观。色彩搭配协调,整体气氛温馨、和谐,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适当创新
c.鼓励多运用手工制品
d.寝室整洁干净
c.评分标准:卫生参照宿舍卫生评分细则 30
美观色彩搭配、内容健康、风格
关于南大港杨少华四语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