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批注(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批注篇一
一看题目,便使人心生疑惑:天上不是只有一个太阳吗?为什么作者说是四个太阳?读文后,便会茅塞顿开。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老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这节课教师让学生自己来画画,画出心中最想拥有的一个太阳,把自己美好的心愿画进自己的画里。整个课堂形成活跃、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边2个偏旁;会写“太、阳”等7个生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多元识字。
4、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
5、朗读课文,能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
能结合文中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请学生根据课文题目疑问。
3、老师板书学生的质疑:
(1)四个太阳分别是什么?
(2)天上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
(3)天上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新词画出来。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四个自然段。)
3、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批注篇二
《架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
这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怎样才能过河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导入。
是啊!如果在河上架一座桥,那就方便多了。我们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这样想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画出生字。
2、学习生字
(1)师带读生字,齐读,比赛读。
(2)师重点提示“森、便、划”的读音。
(3)说说音节的特点。
(4)游戏巩固。
课件出示架桥游戏:将木板上的词语读出来,读对一个就在桥上架一块木板,全部读对就架好了一座桥。
(5)将生字宝宝带入课文,比一比谁能将课文读得更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小组内说说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3、将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师重点指导“桥、要、没”,师范写,生描红。
5、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熟读课文,情境学文
1、播放课文录音。
思考:谁和谁想要架桥?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3、读句子,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要架桥呢?
4、理解:方便。
5、学习第2自然段。
(1)要是有了桥,过河就方便多了,那么小猴和小熊又是怎样架桥的呢?谁能给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3)继续出示课件。
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准备些什么东西来造桥?
(4)表演读上面两句话:男生读写小猴的话,女生读写小熊的话,边读边演。
6、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桥,是谁架的呢?
(2)课件出示:大家都在夸奖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边。
此时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样呢?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想向谁学习?为什么?
(三)再读全文,总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我想对小熊说什么?想对小猴说什么?
3、师小结。
我们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有实际行动。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批注篇三
1、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重点)
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重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重、难点)
4、复习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5、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1、。(教师)
2、实物投影仪。(教师)
3、字母卡片。(学生)
4、小组汇报单。(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孩子们,秋天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这节课,再次跟随老师去秋游吧!
(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枯燥的拼音学习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活动,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出示:郊外美丽的景象,蓝蓝的天空下,一群孩子有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的围坐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在草地上欢快地跳着扇子舞。
2、孩子们,你们看,他们多开心哪!瞧,那扇子上还有拼音呢!你们愿意去读一读吗?
3、那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瞧了,请大家认真观察扇子上的音节,你能正确拼读哪一对呢?(出示扇子上的音节,学生自由选择拼读。)
4、区分前、后鼻韵母in-inɡ。
(1)教师强调:在读in的时候,舌尖要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在读inɡ的时候,舌头逐渐后缩,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2)如果在他们前面加上生母,一声,大家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īn、īnɡ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读出来,同学们可要记住哟!
(4)我们把这几对扇子上的音节再读一遍吧!
5、区分ǎn和uǎn。
大家注意观察:ǎn与uǎn这两个音节又有什么不同呢?
强调:一个是两拼音节,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整体认读音节要直呼。
6、区分平、翘舌音节。
(1)出示zuān、zhuān。谁能准确地读出这两个音节呢?边读边思考有什么区别。(指名读)
(2)要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规律,谁还能列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7、区分介母i、ü。
(1)出示iǎn、uǎn,读音时,应该注意什么?
(2)生试着读一读。
8、区分综合音节chán、chuán、chuánɡ。(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区分ie-ei,iu-ui,根据发音方法区分:先发第一个字母的音,再滑向下一个字母。
2、男女生比赛拼读这三组音节。
3、出示拼音卡,试着再拼读几组。
设计意图:除教材上的音节外,又补充一些类似音节让学生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批注(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