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培训协议书 学校培训协议(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有关办教育培训协议书(推荐)一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镇一届人代四次会议上确立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抢抓机遇,知难而上,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的突破一是80000亩优质烟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烤烟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镇完成水浇烟工程14件,实现旱地水浇18400亩;改造小烤房2530座,新建qj20xx集群烤房13座,总投资1126.2万元。移栽节令、规格质量和轮作率好于往年。全镇56000亩优质烟、24000亩一般大田均在5月5日前移栽结束,较往年整整提前了一个节令。烤烟中后期管理有进步,烟叶收购工作进展顺利。二是80000亩优质玉米种植得到很好的落实。全镇共供应玉米杂交种140吨,玉米专肥20xx吨,地膜120吨。三是80000亩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全镇组织供应马铃薯良种14000吨(其中,外调会—2种薯1600吨);马铃薯专肥350吨;70000亩大春薯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种植任务,其中,完成马铃薯双垄高墒种植26000亩,实现了小春薯种植的突破。15000亩秋薯种植任务已基本完成。四是畜牧业生产在规模生产上取得突破。全镇培育饲养10头以上母猪养殖户138户,改造厩舍4950平方米;培育年出栏肥猪20-50头示范户302户,改造厩舍12490平方米;培育年出栏肥猪50头示范户151户,改造厩舍5550平方米;计划建养殖小区5个,已启动2个,新建厩舍面积120xx余平方米。年内肥猪出栏有望突破10万头。五是特色农产品、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坚持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营销大户,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路子。今年,我们以乐迤、述迤、海德、吉科、色卡等村为重点,着重抓好10000亩加工型青首萝卜种植;以柏木、关营、得德等村为重点,示范性种植南韩干椒20xx亩;以花鱼、陡沟、岱海等村为重点,示范性种植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时鲜水果、蔬菜,创造条件进行农业园区实验示范;在热水、营沟等村示范性种植丹波大豆600亩。青首萝卜实行订单生产,干椒引进了收购、加工企业。
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一是集镇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初第三期集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新增工商户30余户,新建各类商业用房15000余平方米。启动集镇绿化、亮化、净化一期工程。集镇规模、功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黑石盆至岱海40公里油路建成通车,拉近了热水与市城的距离,推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黑石盆至陡沟油路改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促进了全镇交通状况的改变。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我们制定了《热水镇信访案件处置预案》、《热水镇“平安热水”创建实施方案 》,加强了联防网络建设。镇成立了联防大队,村委会成立了综治办,对“热点”、“难点”问题实行领导挂钩、明确处理责任人;对重复上访案件实行专人监控及时化解。上访、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全镇平安稳定。安全生产方面,我们成立了执法大队,定期不定期对有煤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重点地段实行专人监控,坚持零报告制度,私挖滥采得到有效遏制。
科技培训、农村文化产业培育取得新的突破我们充分利用农函大和农广校两块阵地,采取镇、村共同培训的办法,定期不定期进行农科技术、实用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全镇已组织烤烟、蔬菜、生猪养殖技术培训11场次,参训人员6800余人,累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 25000余份。农村
文化产业培育,我们按照“把握着力点、抓住兴奋点、找准契合点”的发展思路,组建“一体四队”,开展“五进村”活动,着力培育农村文化产业,绿化农村“文化沙漠”,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文艺联合体创作剧本9个,排练节目21个,演出24场,观众达66000余人。举办法制讲座25场次,对8000余人进行了法制教育;发放科技资料20xx0余份,有效解决了烤烟、蔬菜、生猪养殖的技术疑难问题;开展义诊20次,为3000余名患者免费看病。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服务“三农”意识,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局域网络预计8月下旬建成交付使用,届时,将覆盖镇机关、站所及部分学校,实现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信息的网上适时交流处理,以电子方式获取、管理和发布信息。此外,我镇还在互联网上制作了自己的网页——热水信息网,主要栏目有:新闻速递,党建园地,农特产品供求资讯,生态旅游等。目前,在全曲靖市乡镇信息网中,点击率排名第二。
热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镇上下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揽全局、规划未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镇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二是“两基”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三是教
办教育培训协议书 学校培训协议(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