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国名言与诗词心得体会怎么写 爱国主义诗词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爱国名言与诗词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扬帆起航,为国争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两岸一心,振兴中华。

志存九天,心系华夏;扬帆起航,为国争光。

有国才有家,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我离不开您,就像天空离不开大地。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伟大的祖国,因为有你,亿万儿女更幸福。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昔日士民心心振国途,今朝我辈言行扬国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如果胃囊空空,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盛世中华,子民同聚;龙腾马跃,河山长青。

爱我中华,爱我国家;为国复兴,振兴中华。

我与祖国一条心。我们是一家人就要一条心,不关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肩并肩的走下去。

怎能不爱您啊,我的祖国母亲。

有关爱国名言与诗词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孙中山先生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新中国的国父,他也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政治家,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幼名帝象,学名文,普名德明

1920年孙中山在上海 ,字载之,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

1911年10月,听闻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会议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与其他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及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曾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宣告失败。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史称“护法运动”。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翌年, 孙中山应中国时报演讲

因受桂系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赴上海著书立说,撰述《建国方略》。

1919年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1920年重返广东,次年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1922年因陈炯明武装叛乱,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他与时俱进,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23年再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不同是:明确的提出了反帝纲领。)促成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办黄埔军校,指挥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同年11月,应北京政府邀请,扶病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中国的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势 力作不懈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 部。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因积劳病剧,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遗著辑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全集》等刊行。[1]

早期革命

1894年6月,孙中山尝于《上李傅相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失望之余,他于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岛,筹划通过募款,创建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计划以“振兴中华”为目标,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同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其时,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已经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先行创立了“辅仁文社”。因志业相近,孙中山遂与辅仁文社接洽,而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其后租赁总会所一处,托名“乾亨行”。同年2月20日,孙中山在香港大学作公开演讲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2]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选出杨衢云为会办(president,当时译为“伯理玺德天”),孙中山为秘书。3月16日(阴历二月二十日),首 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随后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

当时,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于是他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10月26日(重阳节)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陆皓东等多位重要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

同年11月,孙中山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1896年断发改装的孙中山

1896年秋,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又译作“伦敦被难记”),孙中山被邀以英文写作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1897年,孙中山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中山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鸿章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一切不过是个清廷陷阱。而后李鸿章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

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称惠州三洲田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起义失败,孙遂返回日本。

1903年夏,孙中山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再度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设为革命誓词。同年9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希望在华侨中发展革命。

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代聘律师之后,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接着,他又到美国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

1905年,孙中山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再度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确定为革命政纲,并将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

他在《民报》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

爱国名言与诗词心得体会怎么写 爱国主义诗词心得体会(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