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的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工程监理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监理员的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市**区中心城区
本工程自20xx年6月5日开始施工。道路为东西方向,全长20xxm。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
1、道路工程
1.1道路技术标准:
1.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路位于**市**区中心城区内中部,第四纪地貌属于江南丘陵岗地及坳沟两个地貌单元上。西端靠近老山,地势较高;东端为坳沟地段,地势较低。
(2)水文
本道路的岗地地段在填土中分布少量上层滞水,该层水分布不连续,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坳沟(水塘)地段分布有潜水性地下水,水量较大,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0.00~0.50mm。
1.2.2工程地质概况
道路经过区域根据勘探揭示,未发现有影响建筑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属于稳定的建筑场地。场地位于两个地貌单元上,各层岩土分布及层位变化较大,属于不均匀地基。场地覆盖层20m深度内:岗地地段为中软~中硬土;坳沟(水塘)地段为软弱土,经勘察判定,岗地为ⅱ类建筑场地,坳沟为ⅲ类建筑场地。
1.3道路路线
1.3.1道路纵断面
道路起点标高为6.0m以上,道路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全线坚曲线共11处,最小坚曲线半径20xxm,道路最大纵坡为1.272%,最小纵坡为0.3%。
1.3.2道路横断面
道路起点~规划五路采取与已建道路相同的路幅形式,规划五路~终点为规划路幅形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道路路幅横断面表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1.0%。
路基未设挡土墙,除穿塘,河堤段设置护坡外,余均设置土质边坡,填方边坡为1:1.5、挖方边坡为1:1。
1.4路基、路面
1.4.1路基
(1)路基填料
路基填土采用黄土或山皮土填筑。
(2)路基处理
①农田路段:清除地表耕植土30cm,用山皮土、黄土及改良土回填。
②房基路段:清除房基建筑垃圾,探测原状填筑物,若虚填及含垃圾土,彻底
清除,按要求重新回填。
③水塘路段: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水塘处理,采用抽水、清淤、回填的处理方法。
(3)软土路基特殊处理
本道路k0 000~k0 550、k0 850~k1 925段为软基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式。
对于软土地基范围内的沟塘地段,在桩基施工前,对沟塘进行先清淤,再用砂性土回填压实,后进行桩基施工。
1.4.2路面
(1)路面结构
①机动车道及交叉口的路面结构层:
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13)
粘层油
6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6)
粘层油
8cm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
透层油 下封
3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
路基(压实度≧95%)
②非机动车道道路面结构层:
4cm细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3)
粘层油
6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6)
下封层
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
路基(压实度≧95%)
③人行道路面结构层:
6cm纽西兰地砖
3cm1:4水泥砂浆
15cm级配碎石基层
土路基(素土夯实,压实度≧90%)
2、桥梁工程
2.1、k0 128桥
该桥位于
1-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为桩接盖梁式轻型桥台。
桥梁横断面布置与**路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一致,采用:4.0*2(人行道含栏杆) 3.5*2(非机动车道) 2.0*2(机非分隔带) 7.5*2(机动车道)=34.0m
2.2、k1 490桥
该桥位于**路与都督河交叉处,全长为23.94m,与渠道正交。桥梁上部为1-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为桩接盖梁式轻型桥台。
桥梁横断面布置与**路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一致,采用:4.0*2(人行道含栏杆) 3.5*2(非机动车道) 4.5*2(机非分隔带) 8.0*2(机动车道)=40.0m。
3、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敷设位置:
3.1、k0 000~k0 235段
雨水管敷设于道路中心线北侧11m,污水管敷设于道路中心线南侧15m。
3.2、k0 235~k1 925段
雨水管敷设于道路中心线南侧14.5m,污水管敷设于道路中心线南侧17.5m。
(二)、主要工程数量:
1、土石方:全线挖地表土方46436立方米,路基共挖土方12696立方米,填土方112306立方米,碎石垫层32878立方米;
2、软土路基:水泥搅拌桩处理330374米;
3、路面: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40209平方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110平方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52319平方米,粗粒式沥青碎石为40209平方米,5%水泥稳定砂砾55956平方米,天然级配砂砾57239平方米,透层沥青52319平方米,粘层沥青92528平方米,封层沥青40209平方米,人行道块料铺设16227平方米,路缘石14130米;
4、桥梁工程:非预应力钢筋142吨(不包括机械成孔灌注桩),预应力钢筋33吨,机械成孔灌注桩922米,桥台盖梁331立方米,桥台耳墙83立方米,预制混凝土梁827立方米,桥头搭板111立方米,人行道板48立方米,桥台锥坡浆砌护坡362。
5、(pe)双壁波纹管d400铺设1130米,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d500铺设173米,混凝土管道d600铺设565米,混凝土管道d800铺设656米,混凝土管道d1000铺设740米,混凝土管道d1200铺设290米,混凝土管道d1350铺设54米,混凝土管道d1500铺设53米,压力钢管d1000铺设97米,检查井89座,雨水连水井126座;
6、电力过路管:玻璃钢管d150铺设462米;
7、cpvc电力管线:挖沟槽土方2435立方米,沟槽回填土1124立方米,电缆保护管铺设1629米,j2型电缆井16座,j3型电缆井25座,预制混凝土盖板41立方米。
(三)、合同、造价与工期等:
该工程业主为**区建设局;设计由安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监理单位为浙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本工程监理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施工单位为**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价5380万元。计划工期为20xx年6月5日至20xx年12月18日,实际工期为20xx年6月5日至20xx年1月25日(因设计变更、沿线水塘征用等原因致使工期顺延)。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
二、设计变更情况:
(一)、道路工程:
1、新增**路与“十三号路”、**路与“十四号路”及**路与“政府办公楼入口道路”三个交叉口,取消**路与娥芜路交叉口的建设(第001号)。
2、桩顶碎石层的土工格栅铺设由原设计30cm碎石处改至50cm碎石顶面,另外,桩顶50cm碎石垫层顶面到土路基顶面的厚度如小于等于20cm时采用6%的石灰土填筑,大于20cm时采用素土填筑(第006号)。
3k1 004.063~k1 014.0634、规划七路交叉口和道路主线的实施范围做如下调整(第008号):
①道路南侧实施至非机动车道外边线,即32m边线处;
②道路北侧施工至交叉口图纸所示的施工界线处;
③道路主线东端以图纸所示的交叉口施工界限为准,即:k1 925.786。
5、k0 934.063~k0 944.063路段由于高压线影响,故水泥搅拌桩处理改为块石抛填处理(第009号)。
6、k0 270及k1 410处的过路管与雨水管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k0 620处的过路管的埋深下降70cm(第013号)。
7、位于k0 902及k0 910处的两条横穿**路的通信光缆,采用下挖抛石或重新挖出光缆先回填50cm黄砂再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第015号)。
8、机动车道的6%石灰土改为2:1(体积比)的碎石土(第018号)。
(二)、桥梁工程:
1、k0 128桥大应变检测为2根,且为0#台、1#台各一根(第017号)。
(三)、排水工程:
1、w2~w7井段污水深沟槽开挖埋管施工改为顶管法施工,顶管管道采用顶管专用钢筋砼管ⅱ级管,接口采用f型钢承口,其它设计不变(第002号)。
2、雨水20号井以74号井的管内底高程为起点按0.3%的管道纵坡相应加深,管道由dn600改为dn800(第005号)。
3、由于顶管施工对接时出现流砂土体,流砂大量涌进管道内致使顶进无法进行,故增加沉井以解决流砂问题,另外,污水5#井由原设计的k0 263处改至k0 270处(第010号)。
4、窨井盖由铸铁型改为钢纤维材料型,另外,窨井盖标记内容为:“**建设 雨(污) 20xx” (第012号)。
5、雨、污水预留支管的长度均比设计增加1m、管径、管材维持设计不变。预留支管端部设窨井,同时窨井外另预留一节管道,窨井外的管道规格及管材为:污水采用dn300混凝土管,雨水采用dn500混凝土管(第014号)。
三、监理工作情况:
在**区建设局和**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该项目监理工作圆满完成合同及相关要求,真正作到了为业主负责、为承包商负责、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目的,竖立了浙江**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形象。
在整个监理过程中,加强和规范驻地办监理的自身管理和建设工作、严格执行监理工作的十六字方针、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监理合同的认真执行等始“事前监理”,让承包商少走弯路、消灭质量问题于萌芽状态,这些对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巨大
监理员的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工程监理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