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心得体会总结 风俗民俗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风俗文化心得体会总结一
家乡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小年的早晨,家人拿着清洁工具,为迎接新年做准备--扫尘。扫尘寓意着扫除陈旧,把晦气扫出门。
一大清早,我们个个精神饱满。妈妈像是司令官一样,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我和爸爸开始分配任务,个儿高的爸爸负责打扫房顶和橱柜,细心的我则负责擦玻璃,说干就干,我先打来一桶清水,把抹布泡一下,然后拧干,在玻璃上擦来擦去。可是不管怎么擦,上面都留下了水的印记。我十分不解,便去问妈妈,妈妈拿给我一块干抹布:“你要等水分快蒸发时,再拿干抹布擦一遍,才能不留下印记”我按照妈妈的方法,不一会儿,玻璃就锃明发亮了。
转眼间,又到了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除夕吃饺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
今年,我们家准备包带有红,绿,黄,白四种颜色的元宝饺子。其中有三种颜色分别用胡萝卜,菠菜,玉米打成汁揉进面粉做成。
接下来,是包饺子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和面”。爸爸把面粉和鸡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温水,用筷子慢慢的搅拌,直到碗里成了面疙瘩,再把它分成四份。爸爸把先准备好的三种颜色的蔬菜汁分别倒进面团里,不停地重复揉搓,揉到面团的表面十分光滑时就开始醒面。这时,我们就有了红,绿,黄,白四种的面团。
然后,便是调馅,调馅十分简单了,妈妈把准备好的芹菜,猪肉,芝麻合在一起搅拌,放入佐料调味。
最后,便是元宝饺子成型了,此时,爸爸变得像是司令官一样,一边拿着擀面杖擀面皮,一边指挥我和妈妈包饺子。我拿起爸爸准备好的梯形的皮儿,将馅儿放到皮的上端,向前卷两圈,可是一卷,馅儿不听话的跑出来了,我一急,手一抖,饺子皮带馅儿全掉地上了,我一脸的失落,爸爸放下手中的活,过来给我做了一个示范,皮和馅儿像是爸爸的朋友一样,服服贴贴的粘在一起,形态像极了一个元宝,爸爸鼓励我说:“不要灰心,多试几次,相信你一定行的”。我接下来按照爸爸的步骤,小心翼翼的试着包一个,慢慢的一个不太像元宝的饺子包成了,我高兴的拿给爸爸看,爸爸夸奖我真棒,接着一个一个的真正元宝饺子在我手中完成了。通过参加包饺子全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不怕失败,坚持一定会成功”。
夜幕降临,四种饺子排队跳入锅中,锅里先是“咕噜咕噜”直响,“噗”地一下,锅盖就被顶了起来,白沫沫直往外冒,我往锅中倒入凉水,才见那一个个饺子浮出水面,饺子端上桌,妈妈告诉我:元宝饺子寓意着吉祥如意,财源滚滚。我夹起一个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放入口中,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之夜,人人都得守岁。你听,窗外听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到了。
有关风俗文化心得体会总结二
1、祭月
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古时候的人们会在庭院中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对着月亮祭拜,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2、燃灯
中秋之夜也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并且中秋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本就代表家人团圆之意,因此会挂灯来表示喜庆。
3、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这样就使得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人们会带着家人和月饼一起在庭院中赏着月色,谈笑嬉戏。
4、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个时候桂花开的正好。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还会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例如桂花糕等。
5、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随着后来赏月的出现,月饼这种祭品也开始慢慢流行于被人们品尝,后来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表示“团圆”。
6、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1、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桂花糕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5、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_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_元人统治。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6、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年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吃点别的。
7、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8、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9、烤肉
在我国台湾省,
风俗文化心得体会总结 风俗民俗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