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xx 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x 驻村办的指导下,在xx党委、政府及xx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和指导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组织。今年,xx驻xx 村委会的驻村领导进行了调整,驻村工作组及时与他们联系沟通,在原来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人员分工进行了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全村经济发展。xx 村地处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有华中变速、利丰纸业、钰阳化工等几个企业,又有奶牛场、养鹿场等特色养殖业,许多村民拥有建筑、运输技术,可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

3、督促、指导帮扶村搞好十项工程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该村的规划工作已经展开,村容整洁工程、乡风文明工程、文化大院建设等工程都在积极开展当中。

4、xx局积极认真落实xx 区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十项工程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出资3000元帮助帮扶村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5、重点搞好xx 路和xx 村的改造。今年,该村依靠刘庄村的示范作用,着重进行了对周庄村的规范化改造,目前村中道路已经修好,改造建设工作正在进行;该村还进行了华夏路的翻修,由原来的柏油路面改造成了水泥路面,同时还增加了供、排水设施。

6、为了把xx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好,xx 局全体人员给帮扶村捐赠图书500多册,充实该村的图书室。

7、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精神,积极做好对xx小学的对口支援,帮助该校做好双基验收工程。

8、积极参与爱心助学。该村的xx 今年考取了xx 大学,由于他们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生活非常困难,几千块钱的学费更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给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很快给该同学捐助xx元钱,解决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9、搞好城中村村民社会保险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民的后顾之忧,今年主要在广大农民中宣传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请劳动部门同志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

描写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驻村工作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新形势和村情实际,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注重突出xx村实际和特色,深入开展“一进(进农家)、二访(访村情、访民情)、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项目)、四促(促党建、促稳定、促发展、促和谐)”活动。通过宣传动员、走村入户调研宣讲、征求意见建议、梳理问题建议、完善基层基础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把党的政策方针宣讲给xx村群众,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所思所盼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为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下一步的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作如下介绍:

xx村位于青藏公路沿线,距离市区仅12公里,是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驻地村,也是xx县乃至整个拉萨市的西门户,地理位臵极其重要且特殊。全村海拔3700米,现有耕地面积仅为239亩,粮食产量537.15吨;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714户(其中牧业户25户),1979人(其中女性1082人,占总人口的54.7%);五保户5户、贫困户30户;运输车76辆,农用拖拉机18台,小型拖拉机3台;牲畜1018头(只)。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058.36万元,人均收入7225元(其中,大部分为征地补偿收入)。

一是深入调研,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工作组驻村后,严格按照区、市、县关于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xx县东嘎镇xx村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扎扎实实深入村组开展走访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工作组采取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民小组组长会、党员群众代表会和入户走访等形式,对xx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经过2个多月的走村入户,驻村工作组跑遍了7个村民小组,深入走访群众714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面对面地征求群众建议,为每户走访户建立了台账,经收集整理的各类意见建议已达100余条。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工作组专项检查等形式,全面检查了xx村近三年来64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和专项检查材料上报,为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积极协调,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驻村工作组考虑多方因素,对收集整理的问题建议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群众反应的土地征用、就业、劳动技能培训、养老保障等问题,认真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争取各

部门支持;对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对政府工作的误解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积极进行协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驻村工作组的协调下,截至目前,xx村已有67人参加了工作组组织的技能培训动员会;6名失地群众参加了县人保局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20名青年群众参加了拉萨市第二届人力资源洽谈会。使村民群众长了本领、长了见识。

三是真抓实干,落实驻村工作目标。我驻村工作组一方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驻村工作方案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所有的工作文件、强农惠农政策都先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领会,通过经验积累不断完善驻村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组日志台账、工作纪律,并将工作制度上墙,帮助村“两委”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进行。

我驻村工作组坚持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始终,为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工作组先后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实事活动方案,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作用,确保办实事工作顺利开展,工作组规定项目资金由专人专管,采购项目材料时不得少于两人,明细收支账目,并于项目建设结束后向群众公布资金运用情况。

据统计,驻xx村工作组为民办实事项目到位资金共计56300元(其中,上级拨付项目资金50000元,秦书记慰问款3000元,县政协单位捐款300元工作组个人捐款3000元,),截至目前,为民办实事共计支出35408.6元(其中,为南嘎7组修水渠16500元,扶持养鸡户7300元,慰问7385.4元,文艺演出和宣讲支出3223.2元,为东嘎镇政府解决办公费1000元)。办实事情况如下:一是送政策释民惑。工作组一进村,就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全村党员、各小组组长和群众代表共计130余人召开了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了“四公开”,即: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任务,让群众明白驻村工作组的来意和目标;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职责和工作纪律,以接受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监督;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组的成员及联系电话,以方便群众和工作队的沟通和联系;向群众公开每个阶段的工作中心及工作重点,以便群众积极配合。

活动期间,工作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先后组织群众召开宣讲会3次,进寺庙宣讲1次,举办“3.28”文艺汇演1次,向群众发放藏文宣传资料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书籍共计1428本,制作了活动专栏、展板,悬挂宣传横幅、标语10余幅(条)。同时,工作组将“送政策”活动与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有机结合,通过组织群众参观西藏历史博物馆、雪城让群众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信心跟党走!通过在宣讲过程中采取有奖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政策宣讲的积极性,加深了群众对各项政策的印象,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

二是送温暖聚民心。驻村工作期间,工作组在xx村“两委”的陪同下先后开展慰问活动10余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物品共计金额73854元。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过程中,工作组成员了解到群众的困难,自觉进行爱心捐款,并将3000元捐款全部购买了砖茶、酥油、大米、面粉物资,慰问了xx村“三老”人员、贫困户及退伍军人共计10人。通过慰问活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

三是送项目解民难。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工作组梳理出村民的“八个愿望”(即,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建设安居工程附属工程,为7组修筑灌溉水渠、乡村公路,解决水泥厂污染问题,划拨村集体经济预留地,兴办采砂厂、养鸡厂)。针对xx村7组地处偏远三区,农作物灌溉困难的情况,工作组仔细考察了当地情况,出资16500元购买了600米波纹管,彻底解决了7组70亩农田的灌溉难题;针对xx村失地村民发展家庭养殖业的愿望,工作组出资7300元,为村民购买了鸡苗120只、饲料2000余斤,并亲自送到村民家中,为村民靠自己双手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项目,我工作组将通过积极协调争取多方支持,逐一落实。

描写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三台县志办联系帮扶紫河镇石桥沟村,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部署,《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市、县扶贫攻坚的部署安排,结合三台县紫河镇石桥沟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石桥沟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情况。该村位于紫河镇南面,距紫河场镇4公里,全村面积2.42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69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7.2亩。村道硬化道路1.9公里,泥土机耕道1.8公里。村内现有毛渠3.3公里,其中硬化0公里,现有人畜饮水深井35口,堰塘2口。

(二)人口结构情况。该村现有总人口1398人,445户。其中劳动力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89人,留守老人儿童共502人,贫困户92户,226人,五保户11户,低保户42户。

(三)经济产业情况。该村无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以生猪、土鸡为主。20xx年,该村人均纯收入4050元,主要为外出务工收入。村社集体经济仅有1口堰塘每年承包费1千元。

(四)基层组织情况。该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48名,60岁以上党员29人,占党员总数60.4%。现有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3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2岁。村级活动场所系“5.12”地震后党费援建项目,面积达标,设施完善,作用发挥较好。

(五)阵地建设情况。该村村容村貌较好,村活动场所院坝进行了硬化,建立了远程教育活动中心、广播室、农家书屋等工作阵地,阵地作用发挥较好。

二、贫困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该村村道路虽然基本已经硬化,但另有2.3公里断头路没有硬化。20xx年社道路硬化3个社,无一事一议资金补助,总长1.9公里,资金缺口22.3万。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群众日常出行,更让一些有意向进入该村发展的企业,见到基础设施投入大、成本高、回快慢的显示而望而却步。

(二)劳动力缺乏,思想管理陈旧。该村现有劳动力人口610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就达389人,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年人。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发展意识不强,生产方式传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亩产量不高,种植业收入少。

(三)贫困家庭脱贫难度大。该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两多一少”、“两低一少”的情况,脱贫难度大。一是贫困家庭人口“两多一少”。即:人口数量多,病号多,劳动力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儿童比重明显偏高,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堪忧,长期患重病的人数较多。二是贫困家庭劳动力“两低一少”。即: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少。该村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农技知识匮乏,发展意识不强。

三、具体规划内容及措施

(一)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1、村级班子建设。一是强化村两委班子团队意识。村两委班子成员都是村各项工作的“推动者”、“落实人”,发展的“领路人”,都是村上的“顶梁柱”,对村两委实行民主管理,不搞“一言堂”,通过交心谈习心等方式,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确保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学习。建立村委会、党员大会会前学习制度,加强对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的教育学习力度,提升其政治素养和致富带头能力。

2、党员发挥工作。将农村发展能手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力争每年能发展一名党员。

(二)产业发展方面

1、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20xx年计划发展养羊养猪养鸡专业户4户,其中养羊2户共500头投入资金60万、养鸡1户共10000只资金投入20万、养猪1户共50头能繁母猪资金投入25万。

2、20xx年计划种植藤椒300亩,计划投资18万,争取扶贫资金9万,农户集资9万。

3、发展中型养殖业。20xx年在石桥沟村5社培育中型养殖大户1户,主要从事肉鸡养殖,力争每户年出栏肉鸡10000只,实现纯收入5万元。按照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村内社道路建设。20xx年计划硬化6社道路0.5公里,2社0.2公里,8社0.4公里,5社0.88公里,7社0.3公里,共计2.28公里,总投资69万余元,群众集资34.5万元,缺口资金34.5万余元。

2、水利设施建设。一是20xx年在6社三湾堰除淤泥,面积16亩,总投资12万元,争取扶贫资金12万元。二是20xx年建立电灌站一处,受益人口三百余人

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加驻村队员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