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心得(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村里村外,家家户户,邻里街坊,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活跃来了。腊月二十三,扫房子,扫去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五,家家都争着蒸面食。在我的眼里,那冒着热气的锅永远充满了诱惑。那只有在过年才能见到的发糕、馒头,嵌着红红的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我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今年,妈妈蒸了三屉馒头,我在上面用红豆、黄豆、绿豆雕琢了一番,有像太阳的,有像小老虎的,个个活灵活现,可爱极了。妈妈还做成鱼一样的馒头,预示连年有余。
风里带来些熟悉的家乡的气息,混着蒸馍味儿,都在冰寒彻骨的空气里酝酿。雪静悄悄地从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马路上,田地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走着,笑着,踩两脚雪,打几回雪仗,堆几个雪人,滚几个雪球。手红彤彤的,雪软绵绵的。
不错的,瑞雪兆丰年。丝丝寒意,阻挡不了股股暖流在心间荡漾。
在家乡,大年三十贴对联是件传统而又隆重的事情。构思对联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妈妈出示内容,我执笔,我家的对联出笼了,上联是“迎新春笑接四季鸿运”,下联是“庆佳节喜纳八面祥风”,横批是“饱蘸憧憬,蕴含希冀”。妈妈说春联是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我们把内心的愿望也寄寓在里面了。贴春联是我和爸爸最拿手的,我抹胶水,爸爸负责往门上贴,我在旁边瞎指挥,一会儿说这边高了,一会儿又说那里低了,就像在表演“贴对联秀”。爸爸还将“福”字倒贴在门上,边贴着边说着“福”到我家了。我们都笑了。
中午团圆饭、晚上年夜饭,这两顿饭里凝聚着不少父母的辛苦。吃完这些好吃的,仿佛是完成了一项使命,肚子里满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屋外,成千成百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着,大大小小的孩子窜来窜去。烟花满天是:杂样儿,见过的,没见过的,遍布于空中像玛瑙,像钻石,还闪呀闪的。
家乡的春节像一支彩笔,把村里村外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家乡的春节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让家家户户充满欢乐;家乡的春节像一坛酽酽的老酒,让人滴滴难舍。
最新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此刻,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主角。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可是躺着,好吃可是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齐,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齐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那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能够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齐,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能够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是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完美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必须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此刻,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先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到达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可是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可是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趣味!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终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仅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终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能够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期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最新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新年,是许多节日中最重要的新年、新的开始、新的创造和新的进步。用365天的汗水和成本凝聚,展现了新的一年的新气象,遵循着共同奔小康的目标。我们对春节充满热情。
记忆深处,2008年的激情和荣耀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那一年,我们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那一年,火焰爆发,上帝问天空;那一年。
那一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是在周年纪念日举行的。那已经成为昨天的记忆。啊!仔细听,2009年的钟声缓缓敲响,家家户户开开心心过新年。
在今天的钦州,温暖的阳光无处不在。大家聚在一起过年。当地的烟雾在空中盘旋,充满了团聚。在大街小巷,人们用新对联代替了旧春联。每一副对联都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砰砰砰……”枪响处响起震耳欲聋的竹声,仿佛炸了天地。太霸气了!一条长长的红龙缠绕在树枝上,等待着人的客观存在。一个年轻人拿着打火机,渐渐的收了鞭炮,用火星轻轻的点燃了鞭炮。接下来是清脆的鞭炮声,零星的火焰从树上落下,就像花儿从树上落下一样,形成了壮观的“花雨”,代表了今年的巨大成功。
粽子是这里每个家庭新年的必备物品。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的主妇都开始开店,白天买粽子叶、洗棕榈叶、舀糯米、切肉条、捣芝麻,晚上用锅煮粽子。十几个小时后,厨房里充满了热香味。粽子终于熟了,又长又三角形。然后把粽子分成几份,分发给亲戚和孩子。大年三十的晚上,你在吃一顿大年夜饭的时候,再怎么饿也吃不完鱼,或者怎么叫“年年有余”!不用客气,真的很好吃!我情不自禁地为这一幕唱起了《一岁在鞭炮声中,春花暖入屠苏》。成千上万的家庭总是以新换旧。"
从高处看,眼前豁然开朗,新年的“白海豚之地”灯火通明,好繁华:整齐的高楼大厦,繁忙的路口,拥挤的市场。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这种不同的东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钦州日新月异,充满无限生机,孕育着希望。说明这个城市会有无比广阔的未来。
春节又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在此,衷心祝愿全国人民春节快乐,快乐度过2009年的每一天!干杯!
最新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根据我们家乡的规定,大约在12月23日,我们开始迎接春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春节”。
在“春节”那天,我们上街去买新年需要的东西。整条街都是红色的,像成千上万朵红花一起盛开,但这些不能与人们脸上的“花”相比。
此外,我们都必须开始打扫房子。全家人一起出去,扫地,拖地,拖东西。非常活泼。
12月26日至28日对我们来说是更重要的一天。我们出去玩吗?不不不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我们几乎都知道一句谚语——“26洗绿色,27洗疾病,28洗邋遢。”因此,我们都会在自己的家和浴室里消除厄运。一些新生儿的洗澡水被洒在门上来祝福每个人。
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之后。这时,家里的大家庭会安排宴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玩。饭后,孩子们聚在一起唱小年夜歌“在年底,老朋友很少闲着……”这首制服歌曲来自这个家庭的房子。下午,人们互相拜访,孩子们高兴地索要压岁钱。这一天还叫他“别老”。
出席的人非常活跃,每个家庭都忙得不可开交。贾樟湖充满韭菜的香味,这使得路过外面的游客想念他们妈妈做的食物。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穿新衣服,门上贴着像朝阳一样的红色对联,窗外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吉祥年画。每栋房子整晚都亮着灯,从不停止,鞭炮还在继续。街上挂着红灯笼,非常热闹!如果那天晚上家里有人没有出现,他们不会放手,直到他们的手机被关掉。
除夕之后,我们一直出去玩,直到元宵节。这是信仰的最后高潮。孩子们拿出他们珍藏已久的灯笼,走在街上。灯笼的真相是,在宁静的夜晚空有许多星星在闪烁,似乎像一只萤火虫一样四处飞舞。多漂亮啊!
转眼间,春节又飞走了,人们又恢复了往常的忙碌。
最新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玉兔辞旧岁,祥龙迎新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喜事、怒事、哀事、惧事当然也不少。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
“哈哈,哈哈!”这一年我赚的可是真不少。姥爷今年申请的退休金成功了,一月退休金加取暖费等于1897元,我回家后,因为今年考得好,姥爷奖励我奖金500元。你说说,我高兴不?
<>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老师留的作业每天5道题的本被弟弟撕了7页。我好不容易做的35道题被弟弟折飞机玩了。可是弟弟有妈妈护着,我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算了吧,有喜就有怒,不跟他斤斤计较。
<>
“俺的老天爷!”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多,我每天都得写的焦头烂额,就连回老家过年也要背着各科作业回去,真不知道作业的压迫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
“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电视上演一群未成年男孩在放威力很大的“二踢脚”,由于角度偏了,“二踢脚”不过炸在了一个女孩的耳前,导致女孩耳膜震裂。真可怕,提醒大家现在放炮可要小心啦!
这就是我的春节叙事,你的呢?
春节习俗研究心得体会怎么写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心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