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培训感受(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及时处置各种电话、来人、网络信访,确保各类信访事项在时限内上报分管领导知晓和处置,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信访材料。一年来共收到群众电话、网络信访、论坛舆情事件共计15件,均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办理,未出现扶贫领域重大信访舆情事件。

在股长的带领下,顺利完成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任务,xx市级创建xx镇等3个乡镇、xx村等16个村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xx市级成功创建xx镇1个乡镇、xx村等6个乡镇为xx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完成了年初目标。同时,20xx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已对新安黑滩村和太平普照村项目进行了验收,其它村正项目施工收尾阶段。

较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完成了20xx年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审计、整改工作,xx市级经责审计资料报送工作,完成了20xx年脱贫攻坚年度交叉检查相应资料的归档,迎检工作。同时,完成了上报xx和省级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送签、报送工作,积极配合专项股完成脱贫攻坚项目验收,日常检查等工作。

我深知在业务工作和写作能力上,与本职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很精通,工作方法上还存在经验主义,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能力还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这一宏伟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关于加强国家保障河道河堤治理的议案

众所周知国家保障堤坝在防洪工作中发挥着极具重要的作用,淮河堤坝既是淮南的风景线又是保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命线,《国家防洪法》、《淮南市河道提防管理暂行规定》明文规定河坝两侧坡地属于国有土地,不得擅自垦植及修建建筑物。但在近年来,由于忽视城区河道的治理建设,导致个别河道或河段防护林大面积消失,堤坝两侧迎水区及背水区的陡坡地出现了开垦种植的现象,试想当洪水来临时:“我们将拿什么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是重要堤防:李咀孜上至孔集,两岸防护林及多段护提地由于不断被当地农户非法占用耕种、建房,致使河道变窄,流水不畅,水质也日渐恶化。下面我将用几组照片来说明保障堤坝的现有情况:

1、 保护较好的迎水坡防护林:

2、 已经开始大面积消失的防护林:

3、 保护较为完整的背水坡草坪:

4、已经出现开耕种植情况: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缺乏普法宣传;河道两侧居住的大多数都是本土居民以务农为主产业较多,相对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对于非法占用护堤地意识不明确。

2.河道迎水坡的护堤林多数为早年种植,没有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及时的进行整修维护,导致护堤林大面积消失。

3.个别乡村将护提地出租给个人建造经济建筑物。

国家保障堤坝是保障淮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因此希望市委市政府能象重视铁路建设那样重视保障堤的治理,还河道“水青岸绿”的美好环境。

有关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配置,朔良镇立足地区特色,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简要报告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些情况

(1)以三清三拆为线索,提高乡村风貌。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在开展乡村风貌提高三清三拆的百日攻势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备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备工作地图、一个露台、一封信、一个评价)为线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势活动期间,全镇共投资25万元,村垃圾清扫206吨,清扫混乱堆放1931处,去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混乱建设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农村危险住宅37栋1246㎡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配置和安排,我镇基本整备型村庄数量为13屯,杏花村百刚屯、那腾村塘屯、那腾村耀屯、宝达村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贡屯、南立村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到目前为止,13个已经开始建设,开始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剩下杏花村百刚屯、南立村朝屯两个村庄规划也报告了住宅建设规划部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整顿住宅基地,创造清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期管理机制。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委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开展,抓住效果,镇村分别设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执行各项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会议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下乡治理的运营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开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文件齐全。

(1)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大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加强大众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各村实行党建制度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组成员加强村党建联系和法治工作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度。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础管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效果。同时,优化人民调停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停委员会、警联合调动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停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的全权复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复盖率和目的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企业,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整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有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合作,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调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整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定期召开调整工作例会、研修会和推进会,分析、研究调查矛盾纠纷,整理、报告。

三是完善阶段性调整制度。从村级开始逐步调整,逐步报告。根据法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移到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查系统。调查方式采用拉网式、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调查效果以调查准确、排列快、报告及时为基准,真正实现城镇不漏村、村庄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准确,情况清晰,底数清晰。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高层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店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大众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于乡风文明,保持乡愁记忆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相帮助、邻居守望的朴素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纸巾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相继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朗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种表演指导。

1.基础设施的弱点。朔良镇是我县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辅助设施较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大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有很多封建习惯。

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地区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坝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农村风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工作的陈规陋习,确立文明新风。

有关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秋高气爽,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内,游客们坐观光车、吃农家饭、听精彩讲解,乐在其中。

“目前,景区周边的民宿、餐馆已超过100家,今年以来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高峰时一天达1万多人次。”隆教乡党委书记陈玉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预计今年游客将突破40万人次,三年内有希望超100万人次!”

近年来,隆教乡党委夯实发展根基,推动沿海大通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探索“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3个贫困村、53户139名贫困村民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驻白塘村的隆教乡党委副书记郑武勇近来很忙,他不是在入户动员征迁,就是在协调项目施工。

漳州沿海大通道是漳州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大动脉,白塘段全长3.2公里,征迁涉及白塘村5个自然村122宗房屋。

“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多的一家入户动员了30多次。”为消除群众心中的疑虑、争取群众配合项目征迁,郑武勇带着乡村干部组成的征迁组,“沉”到征迁户家中,“早上六七点开始,晚上八九点结束。”

“刚开始想不通,后来明白国家要搞建设,干部找我们了解问题,帮着解决困难。我家人手少,是郑副书记和乡干部来帮我搬的家。”白塘村南透社被征迁户老洪感叹。

5个自然村100多户拆迁户一家一家谈下来,最后都将房屋腾出交由拆迁公司专业拆除,支持沿海大通道建设。“在这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中,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攻坚碰硬,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标杆。”郑武勇说。

在乡党委坚强有力的带领下,20xx年以来,全乡完成房屋拆迁6万多平方米,征地1500多亩,有力保障了沿海大通道龙海段、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福能风力等项目的用地需要,为推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白塘湾,有三种颜色最为醒目:绿色、白色、蓝色。绿色是高品位的海滨绿化带,白色是洁白如玉的沙滩,蓝色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谈起隆教乡这几年的变化,陈玉生颇为感慨,“我们隆教乡是龙海市偏远的少数民族乡,生态基础好,但过去发展中保护不够,曾造成较大污染。”

原来3.2公里的海岸线上,虾池、鲍鱼养殖场、育苗场、紫菜加工场等一家挨着一家,没有环保设施,加工场用水直排入海,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粗放型养殖让环境饱受污染之痛,也让经济发展面临桎梏。”陈玉生说。

隆教乡全面推进“两违”、水环境、渣土车、黄标车等专项整治,重污染产业实现全行业退出。同时,隆教乡利用白塘湾独特的山海景观资源,借沿海大通道全线通车在即的优势,引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进行开发建设,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顺利落地。

“眼下,怀特旅游酒店、海洋实验基地、北大培文学校等一批亿元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未来我们将继续利用海湾优势,打响‘滨海休闲’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住下来。”陈玉生说。

“像我这么大年纪,找活儿太难了。”闽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内,67岁的蓝玉桃边除草边和记者聊天。早年蓝阿婆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成人,本该安享晚年了,儿子、儿媳妇却因病生活无法自理,蓝阿婆再次挑起生活重担。“现在这工作是乡政府帮忙联系的,每天到合作社帮忙除草、拣菜,不累,一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

在闽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不少像蓝玉桃这样的贫困户。隆教乡依托合作社,根据贫困户需要,量身定制了系列帮扶措施清单,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支持、资金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果蔬产业是隆教乡的特色产业,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隆教乡鼓励闽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周边35户贫困户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分门别类为贫困户定制脱贫对策,带动115人脱贫。经过两年来的脱贫攻坚,隆教乡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39人全部实现

乡村治理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培训感受(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