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唐朝的对外关系心得体会实用 唐朝对外交往发展的表现(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唐朝的对外关系心得体会实用一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 时间和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 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_____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 的局面。

3.755年,______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 年被平定。

4.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 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的局面。

5.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__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 。

6.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________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7.______年,朱温建立了 政权,唐朝灭亡。

8.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_”。

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_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合作探究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三、练习巩固

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d.开元末年

2.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 )

a.高力士b.李林甫 c.杨国忠 d.魏征

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

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d.李自成起义军

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7.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经过及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

1.唐玄宗 矛盾 2.行政 外重内轻

3.安禄山 安史之乱 唐肃宗 763

4.由盛转衰 中央权力 藩镇割据

5.宦官 兼并战争

6.黄巢 7.907 后梁

8.北方黄河流域 五代十国

9.藩镇割据 统一

二、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辅、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三、1.d 2.d 3.a 4.a 5.c 6.d

7.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年平定了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有关唐朝的对外关系心得体会实用二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玄宗幸蜀图》图)讲述杨贵妃的死: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的画像)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二)过程

(多媒体展示以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1.(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2.(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的地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就是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有关唐朝的对外关系心得体会实用三

章节内容 课题名称:《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 1 课时

时间 20__ 月 日 班级 七年级

课程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安史之乱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认知提示:比较

唐朝的对外关系心得体会实用 唐朝对外交往发展的表现(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