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小标题总结 心理健康工作总结标题(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小标题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教育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立足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1.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科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真正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和效益。
2.优化学校、班级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学校要加强校园班集体文化心理环境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与交往,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3.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活动与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4.发挥自我教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班集体要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5.建立心理咨询室,同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通过个别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有关心理测试,对班级或年段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咨询等。
四、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在校长直接领导下,心理咨询室具体负责,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工作计划,统筹安排。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渗透。
2.通过学校“心语”信箱,心理辅导教师要及时回复学生信件,定时接受心理咨询。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学校及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建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本学期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5.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多方努力的共同结果,我们学校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力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普遍性个别性相结合,家庭和学校相结合,共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有关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小标题总结二
为了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师生关注心理健康,养成心理保健意识,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决定4月-月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现就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二级学院主导本院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由心理辅导站负责教师安排,充分调动心理发展部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参与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常识讲座、知识抢答、漫画、电影展播、主题班会、板报、展板宣传、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向学生宣传“·2”的含义和由、心理健康常识、心理保健方法等;促进大学生认知和体验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月9日-21日各二级学院展出宣传展板,月2日-28日全校展出(朝阳校区在饭厅门前,院本部在公共教学楼前),学生处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检查评比,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做出优异成绩的二级学院和学生干部(各二级学院推荐2-名)进行表彰奖励。
各二级学院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激发学生踊跃参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活动开展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站等宣传阵地,挖掘活动的亮点,对活动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和总结,拓展活动的影响范围。
1培训主题:师生有效沟通的探索和实践
2培训专家:xx工业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张xx
培训时间:2x16年月日全天
4培训地点:医训楼第二会议室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困惑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展现大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自己及身边的同学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自我保健和人格完善。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近年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深入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展示青春活力,演绎真情故事,传递心灵的力量,学校决定举办首届心理情景剧展演比赛。
1参赛内容
自我成长方面:自我认识、自我探索、情绪管理、自我调适、自我发展、自我挑战等;人际关系方面:同学关系、异性交往、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学习方面:学习问题、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感受等;生活方面:消费现象、装扮现象、休闲现象、上网现象等。
2参赛作品
以二级学院为单位选拔、推荐1-2个优秀剧目参加学校优秀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
参赛要求
剧本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反应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突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人以启迪。作品应反映出主人翁心理变化的过程,内容力求新颖、有创意;参赛队伍自备剧目所需道具、服装及背景音乐等;每个参赛作品应控制在8-12分钟,主要角色人数控制在8人之内;每个参赛作品需提前做好录制音录制工作,表演时原声与录制音同时出现。
4开展阶段
第一阶段:二级学院剧本筛选,组建演员队伍,并进行实际演练。(4月1日-1日)
第二阶段:二级学院初赛和筛选优秀参演剧目,确定演员名单,做好展演准备(4月18日-月1日)。
第三阶段:二级学院推荐报送参展剧目到学生处(月16日),学校心理情景剧展演和表彰。(月24日)
5奖项设置
校园心理情景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名,优秀表演奖8名(个人奖)。
6评分标准
原创剧本(10分);剧本内容健康向上且特色鲜明,有一定的思想性、启发性(0分);紧密联系校园生活实际,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分);表演吐字清晰,生动活泼,幽默机智,感染力强(2x分);服装道具齐备且富有创意(1分)。
有关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小标题总结三
【摘要】 目的 探讨人际关系敏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进行新生教 育及心理咨询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大学20 04~20xx级新生中人际关系因子超3的新生339人,对其scl90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①人际关系敏感新生的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新生总体和全国常模,且显著性达 到0.001水平;②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其他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显著性达到0.01水平。结论 人际关系敏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 、专题讲座 或团体训练等方式对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大学新生;人际关系
a study on the state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en with interpersonal-relationsh ip ning, guo xiaol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eihai 2642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the mental health offreshme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nd to supply a science ba sis for mental-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s. methodschose 339freshmen with sco 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no less than 3 from all freshmen in20xx~20xx. results①the factor scores of freshmen with inter personal relation ship sensi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cores of all freshmen and nation al model at 0.001 level. ②other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factor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t 0.01 level. 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 ip sensitivity.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by supposing e lective course, lecture, group training etc.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freshmen;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个体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 交往中的自卑感,心
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 方面症状的典型表现。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在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 中排第二位[1-4]。
大学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期,也处于从中学生向 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期,他们的心理状态既不同于中学生,又与高年级的大学生有所区别,他 们既有摆脱紧张的高中生活之后的轻松与愉快,又有面临大学生活的困惑与不知所措。他们 能否顺利度过大学的适应期,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在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适应新的人际交往模式,调整人际交往策略,对他们而言 ,是一项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小标题总结 心理健康工作总结标题(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