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号返航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神舟13号的感悟(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神舟13号返航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你们好!
你们在太空的表现真是太帅了,也想像你们一样来一回太空遨翔,那该多好呀!
现在的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强盛,在太空技术方面也非常厉害。就在不久前,我们国家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实现了太空授课,让地面上的孩子学习到了更多的太空知识。上次,还发射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而这次,也实现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手控精准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再次进驻天宫一号,按计划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这些成就都是因为你们的付出,因为大家的努力,使中国在航天技术上不断地提高,我非常佩服航天员叔叔阿姨,你们是那样热爱太空科学知识,那样努力钻研,这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精神。当然还有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们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许多的艰辛与汗水,我向他们致敬!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我国首次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了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巨大进步,使中国在航天发展上有了重大突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实现更多的航天技术上的突破。
我做为一名学生,也应该像你们一样,要勇于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我也期待下次飞船的升天,还有这样的太空知识授课,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更多的太空秘密。
祝你们健康平安!
推荐神舟13号返航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尊敬的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叔叔:
你们好!
我是葫芦岛市第二实验中学五年级四玫的一名小学生,我叫阚伊柠,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
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就看见爷爷在看电视。我过去一看,原来电视上正在转播你们两位叔叔从太空返回的情景。我看见费俊龙叔叔先下了飞船,接着是聂海胜叔叔也微笑着出了返回舱,向大家招手。这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我不禁想起了你们乘坐“神舟”六号起飞的场面:在火箭的轰鸣声中,你们面带微笑地躺在飞船里,直向太空飞去……在这五天中,你们从地球到太空,从太空又回到了地球,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呀,可是你们两位叔叔却坚强地面对这漫长的五天,用微笑面对着镜头,同时还拍了剃胡子、翻跟头和穿宇航服等画面传给我们,让我们放心,你们是多么勇敢呀!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叔叔,我有好多问题想要问你们:你们在这五天中睡了多少个小时的觉?你们在飞船上看到我们祖国伟大的长城了吗?太空中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太空中的日出像地球上的日出一样美吗?失重的感觉难受吗?……或许我的问题比较罗嗦,但我对你们的太空生活真的感到很好奇。
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叔叔,我非常希望你们能和杨利伟叔叔一起来到我的家乡葫芦岛。葫芦岛是你们的队友杨利伟的家乡,这里风景优美,有美丽的海滨,有壮观的古城,还有雄伟的水上长城。为了纪念杨利伟叔叔2003年10月15日驾驶“神舟”五号飞上太空,我们还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飞天广场。葫芦岛还是筝岛,这里是中国的古筝新筝教学基地,要是你们到这里来,我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来迎接你们的到来,让你们听听筝岛美妙的筝声……
真的好希望你们来到葫芦岛,来到我们学校,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
此致
敬礼!
葫芦岛市的一名小学生:阚伊柠
20xx年10月17日晚
推荐神舟13号返航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01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02
高考角度
爱国奋斗奉献团结
03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04
相关人物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适用主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主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适用主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9、王亚平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新华网评)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搜狐评)
[适用主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0、叶光富
16日,是叶光富母亲68岁生日,儿子出征就是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
叶光富告诉我们:这些任务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去完成,有人负责主操作,有人负责辅助的操作和提醒、帮助,具体的分工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告诉我们
[适用主题]团结合作、家国情怀
1、翟志刚
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
神舟13号返航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神舟13号的感悟(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