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课堂教学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观察课堂教学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本单元我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古诗三首》、《蟋蟀的住宅》这三篇文章,它们都跟“观察”有关,于是老师叫我们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
我在一次性碗里接了一些水,“扑通”一把绿豆被我扔进了碗里。那绿豆小小的、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蚂蚁般小的绿豆在水里安静地躺着,我知道这个过程无比漫长,但我会去耐心等待。
10月13日星期三晴
已经过去两天了,我非常期待它的成长。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就飞快地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小绿豆。绿豆的身体胀开了,从中间冒出了一个小芽。我问妈妈:“妈妈,它以后会变成绿豆芽吗?”妈妈回答:“它会的。”我轻轻拿起一颗,但绿豆芽滑下去了,我的手里只剩下一个绿豆皮,我再仔细一看,呀!绿豆芽比原来的绿豆大了好几倍。实话实说,我其实是一个小吃货,所以我一直念着:“豆芽白,豆芽圆,豆芽胖,但我只求豆芽快快长大……”
10月16日星期六晴
我一不小心又几天没去看我的绿豆芽了,我去到阳台,先把所有的绿豆壳挑了出来。这时我发现它又长大了一倍。现在豆芽已经比指甲盖还长,我又拿尺子量了一下:有5厘米长。豆芽就像一个摇篮,小芽就是里面的小宝宝,小宝宝非常可爱,我真想摸一摸。前几天它还是一颗小小的绿豆,如今却变成了豆芽。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就算是非常普通的东西,但你如果仔细、连续、耐心地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观察课堂教学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观察时间:2021年x月
观察对象:刘洵可
观察实录一:
刘洵可小朋友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无论什么活动都不进取、不主动,有时甚至站在一边,不敢靠近。无论提出什么问题,气氛多活跃,她一向扮演的是观众主角。在一次活动课上,我示意让她起来回答,可喊她名字三次,她都无动于衷。还有与人交流时从来不说普通话,记得一次放学时,她妈妈来接她,她用土话和我说:“教师,再见,”我故意和她说:“可可,你说什么?我没听见啊!”并亲切的恳求她,“再和教师说一遍好吗?”当时可可难为情的看了看我,什么都没说,就跑开了。
观察实录二:
每当吃点、吃饭,孩子们先洗手,已成为必然的习惯。有一次上午吃糕点时,孩子们一组一组轮流到洗手间洗手,可刘洵可说:“教师,我手不脏,不用洗的,不信你看,”说着伸出了手。应对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没有说话,其她孩子开口了:“细菌是看不到的,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吃点以前必须要洗手的。”然后不好意思的跟随孩子们去了洗手间。
实施措施与效果:
针对性格有些内向,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进取、不主动,从不说普通话的可可,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她谈话,主动和她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她,并且让可可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她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我,并对她的点滴提高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我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经过努力,可可参加活动的进取性提高了,活动时经常听到她大胆的发言,有时还会主动的与教师交流,平时也经常看到她和同伴一齐玩耍,一齐说笑的身影,并且在我们大家的鼓励与熏陶下,她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对于观察课堂教学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观察对象:张承续 性别:男 年龄:3岁
观察时间:上午09:50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进餐
观察记录
午餐时,大部分孩子都在安静地进餐,作为刚入园的小宝贝们,部分孩子需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进餐,我正在喂着一个年龄较小的小女孩。
突然听到临近的餐桌嚷嚷的,我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黎又文捂着脸“哇哇”大哭起来,旁边的小朋友说:“张承续打人了”,我蹲下身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问他是否打人了,他点点头,我继续问道,“为什么要打他呢?”“他总是用他的勺子弄我的碗!”小家伙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转身和黎又文谈了一会儿,然后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看着小家伙认真地点了点头,我才微笑着离开。
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同时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
观察课堂教学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