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高职院校的诸多专业中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但是目前我们的市场营销学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尤其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人才不能直接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影响了就业率。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探讨,试图找出一个更好的专业能力培养机制。
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市场营销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在现在商品社会,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能够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在同类当中脱颖而出,这是每个企业都要解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
(一)市场营销行业的就业形势。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走出的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不能很好的适应,许多企业反映,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吃苦,不能抗压,不能承担责任,不能解决问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营销毕业生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这都让企业越来越不愿意任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从事市场营销行业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干劲儿,只有如此,毕业生才能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用自己的能力征服用人单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显示了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在社会中,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好于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占据着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尽量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1]。
(三)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目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与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脱节。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之一目前的市场热点为依托,而轻视了除此之外许多关键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才培养的元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普育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相对薄弱,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下风。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理念落后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把高职教育和一般性的高等教育混同,不能清楚高职教育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内涵,教学过程刻板片面。其次是许多高职院校都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角色装换时没有认清现实,仍然以过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最后学校只是改了个名字,换汤不换药[2]。
(二)教学方法单调。高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问题。许多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依然是长篇大论,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方法多年不改变,课堂教学手段陈旧落伍,根本勾不起学生兴趣。机关有的学校引入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反而成了更加偷懒的理由,学生学习兴趣被压抑,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流失。
(三)缺乏教学环境。市场营销专业不同于其他,需要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锻炼。而现在许多老师即使想要创造一个锻炼的环境都没有那个条件。有的学校把实践环境搬到了计算机上,用模拟软件来让学生体验市场营销的具体感受。但是模拟软件毕竟是模拟软件,不同于现实环境。在现实社会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量,都需要实践来锻炼。
(四)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专业的考核体系仍然照搬应试教育。学生想要通过只需要考前背一背题就可以,在考试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复读机式学生显然不是企业想要的。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尽早改变本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师资力量缺乏。我国高职教师一般都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一出校门就进校门,尽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强调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只有理论毫无用处。市场营销专业迫切需要一批真正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才来进行授课,但是这部分人才又十分稀缺,即使有,也不愿意来到高职上课,导致师资力量极度缺乏[3]。
(一)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要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广泛分布于营销行业的各级岗位。在培养人才是,要先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正确把握人才需求走势,从而积极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良性互动。
(二)拓宽教学内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着文化素质差,知识基础差等刻板印象,这是教学内容的长期窄化导致的。要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基础素养的提高更加重视,努力让学生不仅专业技能出众,各方面也可以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思维,用更实际的视角来看待教学问题。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营销,应当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区,针对实践要求来进行课堂活动。比如把考试型的课后作业改为实践型的,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4]。
(四)加强校企合作。归根到底,高职教育是为了给企业培养应用人才而建立的,在人才培养时应当保持与企业方面的畅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也给企业提供了好的专业人才。结论: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机构。而市场营销专业能够为商品社会下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在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有解决方案的,只要正确认识,积极进取,市场营销专业就能越办越好。
[1]赵文颂,郝群荣。创新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科技与企业,20xx,06:78-80.
[2]闫春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xx,15:13-18.
[3]周朝霞。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88-90 93.
[4]潘彤。广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xx,09:67-69.
最新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的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海南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但目前海南旅游业国际化程度还不高,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21.74亿元,占12.7%;国内旅游收入149.63亿元,占87.3%。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45.51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万人次,占4.1%;接待国内旅游者1770.2万人次,占95.9%①。应当说,这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国际旅游岛,根本在于旅游的国际化,而旅游国际化的突破口在于宣传促销。因此,要把实施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海南旅游业国际化的突破口。
近年来,海南旅游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政府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断加大对旅游国际市场营销的投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营销措施宣传推广海南旅游,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政府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1)加大旅游促销经费投入。2005年,海南省旅游局的促销经费只有95万元,到2006年,省委、政府就投入1000万元,大手笔向海内外推进海南岛整体旅游品牌的宣传,实现海南旅游促销“10级跳”。海南将重点开拓俄罗斯市场、欧洲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美加和澳新市场等六大国际旅游市场。2007年,海南省旅游局宣传促销经费超过1000万元,海口市旅游局宣传促销经费超过2000万元,三亚市旅游局也在1500万元以上。
(2)制定旅游营销总体规划。海南省2007年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7:海南旅游促销年”。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宣传促销资金投入,省旅游局主持编制了《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2007旅游营销总体计划》,在行政资源、财力资源运用上对企业的照顾既有“阳光普照”,更有“重点支持”。
2.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营销。
(1)整体形象推广策略效果最佳。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展销会进行直接宣传促销、邀请国外旅游媒体和旅游行业代表进行商务考察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宣传促销效果。2007年,海南省委、政府分别组团赴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如参加俄罗斯旅游展、柏林旅游展、日本data展等。2008年6月,俄罗斯旅行商考察团就下半年组团来三亚旅游的有关事宜与三亚市政府进行磋商。这些营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俄罗斯一跃成为海南的主要客源市场,2008年第一季度共有6.2万多人次的俄罗斯游客到三亚旅游度假。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俄罗斯到三亚的游客每年将会增致20~30万人左右。
(2)大型节庆活动宣传旅游效果明显。2000年,海南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举办了第一届“海南岛欢乐节”。2006年,举办方提出了“政府主导、专业策划、市场运作、市县申办”的全新模式,并突出体现欢乐节的国际性、欢乐性、民族性,并邀请世界小组、海南世界青年大会等部分代表、世界先生以及海南的国际友城的代表参加,台湾东森台、香港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都现场直播,使欢乐节在国际上的宣传广度大大提升,成为对世界宣传海南旅游的又一窗口。
(3)会展经济吸引了海外游客。自从2000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后,海南省的会展经济日益发展成熟,成为带动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设立后,数千个大小会议落户海南,各种年会、交流会、研讨会也纷纷选择在海南召开,海南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国际会议中心。会议旅游已成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重大赛事的举行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效果最显著。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世界先生、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高尔夫球赛、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频频在海南举办,致使世界各界名流纷纷跨入海南岛,也使得境外诸多媒体开始把目光投到海南,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吸引各界眼球的“焦点”,大大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把海南国际旅游的美好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
(1)优质旅游产品不足,结构不合理。海南一统江湖的环岛观光游老化陈旧,特色越来越不鲜明,主要客源市场如东南亚地区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休闲度假游近年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但由于深度开发不够,软硬件设施不健全,仍然属于浅层次的“资源和产品共生型”产品,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商务(会展)游和高尔夫游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大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和区域经济日趋活跃的带动下,开始得到市场的追捧,但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其它种类的旅游产品市场份额更小。岛内已经老化的经过东线、中线公路的环岛三日游观光产品的主导地位却十年不变,并且有退化到连中线也不去的倾向。
(2)产品档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海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但潜在的文化价值并没有转化到旅游产品中来。游客来到海南除了享受阳光、海浪、沙滩外,没有更丰富的旅游项目可以参与,即使有也不尽如人意。如黎苗村寨里的歌舞表演与泰国芭提雅东芭文化村里的歌舞表演相比,就差之甚远。
2.旅游营销资源整合不够。
(1)区域间整合营销不够。海南地处亚洲中心,北联“泛珠三角”和港澳台,南比邻东南亚,有着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加之当前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海外游客需求的形势,区域旅游合作,实行捆绑式营销应是最佳的战略选择,但目前海南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较少,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仍是“单打独斗”,自身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2)旅游服务业整合营销不够。海南很多景区、酒店重开发、轻营销,有的甚至孤军作战,缺乏大市场、大营销的意识。在传统思维中,他们往往把宝押在地接社、导游身上,以高额回扣吸引他们揽客,忽视了主动面向客源地、组团社和终端游客的有效营销,没有整合旅游行业的营销力量。在旅游营销上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市场营销上,容易造成营销与服务的脱节,如酒店业、航空业的营销能力都没有发挥出来。旅游服务行业和旅游业一样,要形成大市场、大营销的意识。
3.现代营销策略组合尚未形成。
(1)国际市场营销以政府为主导。海南旅游海外促销是以政府主导,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力量。旅游作为产品,销售需要企业去营销,政府可以牵线搭桥,但营销主体应该是旅游企业。另外,海南省旅游协会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这与旅游管理部门管理过宽、过死不无关系。根据国际经验,要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2)网络市场营销平台尚未建立。海南从事旅游信息和电子商务的企业约8家,涉及旅游信息服务的网络企业约5家,海南本地的旅游网站或综合网站的旅游频道共有20家。但在这些从事旅游信息企业中,没有一家有专门的国际市场营销频道,没有一家多国语言版的营销网站,制约了海南旅游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1.创新旅游产品策略。
(1)创新旅游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休闲度假游”这个核心产品。瞄准国际一流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标准,从产品研发、项目规划、宣传促销、服务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进现有项目建设和新产品的开发,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顺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实现低端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针对日本、韩国、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境外市场,大力开发高尔夫旅游;以俄罗斯、东欧和亚洲其它气候带的国家为重点,大力开发热带滨海度假游,并将目的地向三亚以外地区拓展;瞄准国际大行业、大企业和国际区域组织,大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等等。
(2)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对现有景区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如:给天涯海角景区赋予“浪漫、婚庆、誓言、见证”等文化元素;给南山佛教苑赋予“不老松、重阳节、长寿、孝老敬老
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市场营销实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